无口为天,有口为吴:看孙吴谒者仆射薛综如何机敏辩难蜀使

岁月静好人 2024-12-25 17:54:16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吴大帝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蜀相诸葛亮为联吴抗魏,多次派使通好江东。有一次,蜀使张奉在孙权面前拆吴尚书阚泽名字嘲弄,谒者仆射薛综反唇相讥:“‘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张奉又问:“那‘吴’又作解呢?”薛综应声道:“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一时说得张奉哑口无言。

电视剧《三国演义》薛综剧照

一、孟尝后胤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今安徽宿州)人。沛郡严格来说应该叫沛国,治相县(今安徽淮北),属豫州刺史部。

按西晋张勃《吴录》所记,薛综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田文的后裔。孟尝君受封于薛邑(今山东滕州),是为薛公(孟尝君为谥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薛公断祀,其子孙分散各地。

刘邦平定天下后,经过齐国故地,感念孟尝君功绩,寻其后人,得到他的孙子田陵、田国。刘邦想恢复薛公封地,但二人互相推让,不肯受封,遂来到竹邑,在此定居,其后人遂以薛为氏。自薛国至薛综,世代在州郡为典籍官,逐渐成为当地大姓。

薛综年少时即通晓经学,擅长写文章,有卓异之才。汉末中原大乱后,薛综与族人一起避乱交州,又师从同在此避乱的北海(治剧县,即今山东昌乐)人刘熙学习。

刘熙是当世闻名的经学大家、训诂学家,他在交州著书立学,讲授学问,其弟子中知名的,除薛综外,还有孙吴太常程秉、季汉大长秋许慈等(参见许慈篇)。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以步骘为交州刺史,步骘南行,董督交州七郡、领交阯(治龙编,即今越南河内)太守士燮归附(参见士燮篇),薛综、程秉一起受孙权征辟,程秉被拜为太子太傅,即太子孙登的老师(参见程秉篇);薛综则被任为五官中郎将,后又相继出任合浦(治合浦,即今广西浦北)、交阯(治龙编,即今越南河内)二郡太守。

交州七郡图

交州远离中土,汉末中原诸侯纷争,当时实际已成了士燮家族的天下。自步骘始,交州才得以重归中原(参见步骘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背刺关羽得荆州,步骘被调回长沙(治临湘,即今湖南长沙),吕岱接任交州刺史。

当时交州刚附,各地叛乱不断,甚至士燮亡后其子士徽也欲割据自立。吕岱率军征讨,薛综与其一道前行,渡海南征,直至九真(治胥浦,即今越南清化)。

交州平定后,薛综回到武昌(今湖北鄂州),兼谒者仆射,即掌礼仪与传达使命的谒者台的主官。

二、智辩蜀使

吴王黄武二年(223年),夷陵兵败后的刘备在永安(今重庆奉节)辞世,后主刘禅继位(参见刘备篇),季汉一切大事都由丞相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为继续联吴抗魏大事,多次派使通好江东。有一次,蜀使张奉在孙权面前拆尚书阚泽名字嘲弄,阚泽不能回答。这时薛综起身挨个让酒,到了张奉面前时,他提着酒壶对张奉说:“蜀使既善拆字,我也拆‘蜀’字为乐。蜀者何也?有犬为独(獨),无犬为蜀,横目苟(句)身,虫入其腹也。”意思就是,“蜀”字加个反犬旁就成了“独”,而且这个字横目苟(狗)身,肚中有虫,不是个好字,意在反唇相讥张奉。

张奉还是不服气,就说:“那‘吴’字又作何解呢?”薛综应声道:“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意思就是,按“吴”字,我大吴当君临天下。

有犬为獨,无犬为蜀

孙吴众臣听了哈哈大笑,张奉一时哑口无言。

署名欧阳不弃的《薛少傅传》,对此事有更为详细的记载。

此书载,张奉调笑阚泽的话是:“有敢为阚,无敢为门(門),双日同升,其心可见。”以此嘲笑阚泽无胆识。在薛综拆“蜀”字回怼张奉后,张奉又说:“那‘魏’作何解?”薛综道:“有山为巍,无险为魏,与鬼相连,其势杳然。”既说了魏国凭地势(山)立国,又笑它得国不正(与鬼相连),难以长久(其势杳然)。

张奉又说:“那你们‘吴’岂不是:无言为吴,有言为误,行差踏错,踵丧其身?”他再笑孙吴也是走错了路。薛综当即回道:“非也。有金为鋘,无金为吴,克尽厥职,枵腹从公。”鋘为铧的异体字,意为犁铧。枵腹意思是空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大吴得天之正,文武官员,克己奉公,对一切反叛都可摧枯拉朽、犁庭扫穴。

张奉刚想反驳,薛综又道:“‘吴’字又有一解: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张奉因此不能对。

有意思的是,此书还说,阚泽并非不能对答张奉,只是为吴蜀联盟大局考虑,不想逞口舌之利罢了。阚泽还说,程秉当时也在场,你以为他为什么不发一言呢?他也是虑及吴蜀同盟而已。薛综不服气,说明明是程秉是辩不过张奉。阚泽又说,程秉辩才,不在先生之下啊。薛综就去找程秉论辩,果然不如程秉,于是他再潜心修学,终成一代大儒。

晋人虞溥所著《江表传》,也记载有类似的论辩,但主角换成了费祎和诸葛恪(参见费祎篇),这就说不清了。

《江表外》记载此为费祎出使江东时事

三、力谏时务

吴大帝黄龙三年(231年),孙权以交州平定,将吕岱召回。薛综却虑及接替吕岱者难以称职,因此上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千字长疏,极力倡言选择合适人选治理交州的重要性。

薛综在疏中说,交州地处偏远,民未开化,不懂礼仪,婚嫁不媒。经历代官员教化,他们才粗通言语,略知王化。但其地广大,人口众多,地险瘴生,易生祸乱。我从前入于其地,但见官员或侵虐百姓,或横征暴敛,或威不慑众,或不懂治务,以致民变四起,官吏被杀。故知绥服边境,所任官吏更须合适人选。今交州虽粗定,但各郡边界尚未安绥,所以新任刺史一定要选策略智谋之士,恩威并重,方能保此地不久远成害。

因薛综曾在交州任职多年,对当地风土人情非常熟悉,所以这篇疏文后来成为研究交州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之一。而孙吴后来分别以陆胤、虞汜、陶璜等能臣相继治交州,使岭南不致大乱,不能说没有薛综的功劳。

吴大帝黄龙三年(231年),孙权次子建昌侯孙虑任镇军大将军,屯驻半州(在今江西九江)。孙虑以薛综为长史,让其外掌诸事、内授典籍。

大帝嘉禾元年(232年),孙虑去世,薛综再入朝为贼曹尚书,即主管水火、盗贼、词讼、罪法的尚书。后来,他又升为尚书仆射,即尚书台的主官副职。

薛综颇受孙权礼敬

嘉禾二年(233年),辽东(治襄平,即辽宁辽阳)太守公孙渊向吴称藩,孙权不顾众臣反对,派使携金银宝玉赴辽东,立公孙渊为大吴燕王。使者到达辽东,公孙渊却将其斩杀,并将首级送给魏明帝表忠心(参见公孙渊篇)。

孙权十分震怒,就想要亲率军前往征讨。薛综这时又上了篇千言疏进行劝谏,他在疏中说,夫帝王者,万国之元首,天下所系命。故其居则重门,行则清道,以此存万邦之福,镇四海之心。辽东戎貊小国,无城池之固,无备御之术,往必成擒。但其地寒苦,谷物难殖,空得其地,又有何益?若行仁义,海内垂定,则辽东必拱手以待,何必肆一时之怒,而让朝臣不安呢?

当时众臣也多有进谏,孙权遂放弃出征。

同年,孙权令薛综作祭祖赞文,同时要求不得用一般套语。薛综承诏,仓促成文,而文采斐然。孙权看后又说:“能否再添头加尾,使其成为三部分?”薛综又加文辞,依然立意新颖,众人一时一片喝彩。

大帝赤乌三年(240年),薛综转任选曹尚书,执掌典选。赤乌五年(242年),他又任太子少傅,成为太子孙和的老师,仍领选曹尚书如故。而太子太傅,正是前番被张奉调笑的阚泽(参见阚泽篇)。

阚泽、薛综并为太子太傅、少傅

四、学识规纳

赤乌五年(242年),孙权以薛综学识规纳,即能规谋献策,赐其紫绶囊,即三公的待遇。薛综推辞说,他佩紫色非合所宜。孙权却说:“太子年少,涉事不深,先生正应博其文采,约束以礼,分茅裂土,舍君其谁?”所以当时薛综以名儒居师傅之位,仍典选举,优待礼敬,传为美谈。

薛综平生著有诗赋辩论集数万言,名为《私载》。他又考订《五宗图述》《二京解》,后世都有流传。

赤乌六年(243年)春,薛综去世。

薛综的儿子薛珝,吴景帝孙休时又为五官中郎将。薛珝曾受命入蜀求马,回吴后,孙休问及季汉现状,薛珝说出那段名言:“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孙休听了震惊不已。这也是历来评价季汉后期朝政昏暗的主要论据之一。吴末帝孙皓建衡元年(269年),威南将军、大都督薛珝曾与监军虞汜、苍梧(治广信,即今广西梧州)太守陶璜一道从荆州出发,共击交阯叛军,并于建衡三年(271年)攻破交阯(参见孙皓篇),但薛珝在返军途中病逝。

薛珝的弟弟薛莹,初为秘府中书郎,他与韦曜、周昭、梁广、华核一起,受命著吴官修史书《吴书》。孙休时期,薛莹为散骑中常侍,加驸马都尉,以规谏过失,后因病去官。孙皓时为左执法,后升选曹尚书。建衡元年(269年),孙皓立孙瑾为太子,薛莹又兼太子少傅。

孙休时薛莹为散骑中常侍

建衡三年(271年),殿中列将何定议凿圣谿以连通长江、淮河,孙皓以薛莹率万人前往,却终因多巨石阻碍难以施工,无功而返。后他又出任武昌左部督。后何定被杀,薛莹也因圣谿之事被流放广州。再后来韦曜被杀,薛莹又被召回任左国史,主持《吴书》编纂。不久,薛莹又因维护被诬陷的选曹尚书缪祎再被流放广州。但他未到广州,又被召回,复授左国史。他曾多次上疏减轻刑罚,偶尔也会被采用。后升光禄勋。末帝天纪四年(280年),晋灭吴,孙皓降书即出自薛莹之手。薛莹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后,被任为散骑常侍。

薛莹之子薛谦,少与同郡纪瞻、广陵(治广陵,即今江苏扬州)闵鸿、吴郡(治吴县,即今江苏苏州)顾荣、会稽(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贺循齐名,并称五俊。他仕晋为丞相长史、丹杨尹、尚书、太子少傅。所以史书称“自综至兼,三世傅东宫,谈者美之。”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