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的导演真牛,短短几句话就道出鸡娃的真谛

春风追剧 2025-02-21 15:47:39
《哪吒》的导演真牛,短短几句话就道出鸡娃的真谛

还记得那部燃爆暑假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吗?除了炫酷的特效和感人的剧情,电影里还藏着不少教育的真谛。导演饺子用申公豹一家,巧妙地揭示了“鸡娃”的真正秘诀——内驱力!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才能让孩子像小哪吒一样,拥有学习的“风火轮”。

先来看看申公豹。他可不是普通的豹子,人家可是阐教的仙人!从一只普通的豹子修炼成仙,这可不是光靠运气就能成的。申公豹对自己够狠,为了提升修炼速度,他戒掉了酒,放弃了玩乐,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修炼上。想想看,连围困陈塘关的时候,他都不忘修炼,周围的小妖都累趴下了,他还在那儿坚持。这份自律和勤奋,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是什么支撑着他如此努力?是他想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是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他的内驱力!

再看看申公豹的弟弟,申小豹。他也是个修炼狂魔,年纪轻轻就修炼成了人形。申小豹说,他这些年天天用功,从没偷过懒。他的动力是什么呢?一方面,是他对哥哥的崇拜。在申小豹眼里,哥哥申公豹就是他的偶像,是七山五岭的骄傲,考上了“顶尖大学”阐教,还留校当了“教授”,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另一方面,申小豹也向往着进入阐教,在他看来,阐教是名门正派,是天下闻名的圣地。

从申公豹和申小豹身上,我们就能看出,普通人家的“鸡娃”重点,就在于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这内驱力主要有三点:不服输的好胜心、对美好目标的向往,以及榜样的力量。

我曾经认识一位剑桥大学毕业的博士妈妈,她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路名校,简直就是学霸中的学霸。她跟我分享过一个故事,说她小时候,邻居家的哥哥考上了复旦大学,街坊邻居都羡慕不已。虽然她当时还小,不太懂复旦大学意味着什么,但她知道这肯定很厉害。于是,她暗暗下定决心,也要考上复旦大学。结果,她“用力过猛”,考上了比复旦更好的大学。这位博士妈妈的经历,完美诠释了目标和榜样的力量。而且,从我跟她接触的经验来看,她本身也非常好强,这股不服输的劲儿,也是她成功的关键。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培养孩子的这三种内驱力呢?好胜心虽然有天生的成分,但后天培养也很重要。多让孩子玩玩棋类游戏,或者参加一些体育比赛,都能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至于目标和榜样,则需要父母潜移默化的引导。平时可以多跟孩子聊聊那些优秀的人和事,让他们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受到影响。

当然,除了这三种内驱力,还有更高层次的动力,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家国情怀,或者像韦神一样对某个学科的浓厚兴趣。不过,这两种内驱力比较难培养,咱们普通人还是先从申公豹和申小豹身上取取经吧。

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需要耐心和技巧。好胜心的培养不是要孩子处处争强好胜,而是要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树立目标也不是要强加给孩子,而是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并给予支持和鼓励。榜样的力量也不是要让孩子盲目崇拜,而是要让他们看到榜样的闪光点,并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

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的学习氛围,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其整天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多花点心思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学习。

别忘了,一次小小的成功,就能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当孩子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他们自然会更有动力去探索、去学习。所以,我们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鸡娃的重点不在于逼迫,而在于激发。与其把孩子变成申公豹式的“鸡娃”产物,不如引导他们找到学习的内驱力,像申小豹一样,在榜样的引领下,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最终超越申公豹,成为更好的自己!《哪吒》这部电影,不仅是孩子的最爱,也是家长育儿的宝典。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