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提灯向前行
编辑|提灯向前行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
车建新坐拥巨大的商业帝国红星美凯龙,四年前的他更是登上富豪榜,430亿成为常州首富,但就是这样的人,却一夜之间面临破产局面。
公司不仅走下坡路不说,负债还达到325亿,在无能为力之际,车建新只能将这个“烂摊子”转让,由此政府接管股份。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会让这位前首富“倒台”?转让过后是否恢复过来?
转让股份
从2021年开始,红星美凯龙公司发展倒退,无法保持正常经营,起初,在公司面临负债时,金额比较小,因此,车建新并未采取措施解决。
比如2017年,三四年时间,红星控股负债就达到2000多亿元,为此,看着公司一步步负债上涨,依旧没有消退现象。
车建新不得不想办法弥补,因为所投资的领域比较多,他只能靠公司股份转让其他公司和控股人。
就比如,2021年时,红星公司的地产70%股份卖给远洋集团,同时在物业等业务方面,车建新也以同样方法转让。
总体来说,凡是红星公司涉及到领域的债务,车建新想通过大量股份转让来减轻负债压力,并有效进行解决。
可哪曾想,这种看似是一个解决公司负债的办法,实际上在效果上面并不好,尽管车建新张让股份后,手头值钱货值减轻不少。
而红星公司因为房地产股份转让,也从此退出这个领域。
但历经两年,红星公司还是没有得到解决,2022年红星公司净资产是304亿元,次年净资产就只剩下将近14亿元,这样净资产极度下滑的局面,也让红星公司破败不堪。
净资产下滑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净亏损增长,据统计,红星公司2023年净亏损达到271亿元,从公司整体来看总负债是325亿元。
面对岌岌可危红星公司,车建新只能找到建发股份,将29%转让,事实上,站在另一个企业来看的话,接管破产公司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要知道,一旦红星公司被建发股份接管,车建新就没有实际的控股权,无法管理公司,当然,建发股份也将面临负债压力。
可即便如此,建发股份还是选择接手,原因很简单,虽然目前红星公司状况不好,但房地产很“香”,毕竟头衔在那里放着,这为以后建发股份管理提供了便捷。
不过,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建发股份是国企,实际控股人却是厦门市国资委,可以说,车建新直接将压力给了政府。
伴随着转让股份,再加上所持股份都被冻结,车建新的身价下降,从而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那么,建发股份接管车建新红星公司后,是否让公司重整旗鼓恢复了过来?
如今状况
不可否认的是,建发股份管理红星之初,面临问题非常严峻,就拿2023年来说,尽管红星公司有营收入115亿,可却不断下跌。
这年的营收入比去年一度减少18%,如果是这样的话,营收入一旦处于亏本状态,公司只能宣布破产停止经营。
而且商场的出租率也不断下滑,同年下降2个百分点。
可对于建发股份来说,红星公司似乎还有发展的余地,由此,红星公司旗下商场,有275家归政府所管。
至此以后,建发股份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从管理以及业务下手,对其优化改革,同时,红星公司之后会与国外企业合作提高开辟新的渠道。
2024年,面对营收和净利依旧下滑,红星依旧不慌,在此之前,红星公司提出新能源汽车销售以及家具家电等领域,从而对商场进行扩张。
此举红星公司是抓住了房地产政策,处于宽松阶段,让公司更好的从市场中脱颖而出。
只能说,在建发股份带领下,红星公司的路在一步步铺垫牢固,倘若继续发展,有望脱离困境。
当然,可能许多人不明白,红星公司为何会面临负债呢?
这还要从红星公司发展领域说起,自从车建新建立红星公司起,他就一度踏入房地产领域,当时与红星公司竞争力比较大的是万达。
万达属于王健林产业,十分强盛,而红星公司为了能挤进房地产,它只能不断的打压万达,由此,车建新采用一个全新的方法,那就是大肆扩张商场。
等到红星公司充分在房地产稳定时,车建新就在家具上面建立一个发展平台,由红星控股等三家公司组成发展体型,家具运营成为红星主要发展模式。
事实上,车建新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这里从他白手起家,用600元开始创业起,到2015年,红星上市,身价达到430亿,就是车建新能抓住机遇,有远大志向实现的。
所以,在房地产得到很好发展时,车建新又将目光投入到其他领域,比如餐饮,网络等等。涉及的投资领域很广泛。
不过,让车建新没想到的是,在疫情到来后,因为投资领域广泛,再加上业绩一度下滑,没过多久就开始出现负债现象。
起初漏洞不大,但停留一段时间,等到回过神来去解决已经为时已晚。
总之,红星公司出现负债并非没有原因,除了内在因素以外,还有外界因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