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人与人的关系,始终不能超过底线

平凡女子 2023-07-07 22:04:24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前几天,和好久不见的学生,走进了电影院看了这部《消失的她》。还没看的时候,两个人嘴上都说着怕看了对人性失望。然后,我们还是走进了电影院,选了这一场。出来的时候,两个人都静静地,感觉好多东西需要我们去消化。

然后就想起了这部电影的片尾曲《笼》,突然间,很清晰地,脑子里飘过了其中好些个歌词:“人心扑朔晦涩,怎么猜透看透故事结果”。

就像这部电影的剧情扑朔迷离,如果不是到直到最后一刻,我们或许都不知道前面看了那么久的剧情,是李木子的闺蜜为了找她导演的一出剧。

所以,谁又能提前猜得出每一个故事的结局呢?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1原生家庭的存在,并不是犯错的理由

剧中的主角李木子是一位画家,好像每一位热爱画画的人,都逃离不了梵高的存在。而梵高的那些画作,在他去世之后,更是受到世人的追捧。

对于梵高,除去作品,当人们谈起他本人时,就像何非说的,“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大概说的就是,梵高在他的绘画世界里是成功的,但是对于他自己而言,是不堪的。何非大概也是这样定义他的出生的。

父亲好赌,母亲爱打牌,所以他从小就耳濡目染了。等到他长大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样的他,人生是失败的。

为了生活,他不得不从事很多的工作,然而在工作之余,当他拿起手机,他的下班后娱乐依旧会被赌博这种游戏吸引了。或许一开始只是一个手机软件的娱乐作用,谁知道后来越来越上瘾,再后来是沉迷。

再然后是借贷,被追债,再然后差点痛改前非。只是在那个时候,遇见了学习潜水的李木子,顺便知道了她的身世。所以一场普通的邂逅变成了刻意的营造话题,然后生出了刻意出来的共同爱好,再然后,刻意变成了一个和你志趣相投的人。

其实,每个人的原生家庭的印记是深刻的,哪怕往后的余生中刻意地调整,可还是会在不经意把那些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暴露出来。

在他们即将谈婚论嫁的时候,何非的坦言相告看得出确实是想戒赌了。然而,当李木子很大方地提出要帮他还债的时候,或许他的侥幸心理又再次出现了吧。

就好像曾经看过的一句话:“你每天送别人一颗糖,别人觉得是应该的。然而,有一天,你突然不送了,别人会觉得你怎么今天变得小气了”。

所以,当李木子发现何非又再次赌博的时候,她拒绝了帮他还钱。正是这一行为,才招来了她的杀身之祸。

那一刻,在何非的心里,李木子不是妻子了,只不过是一个拒绝帮他还债的人。

甚至于到电影的最后,他始终都没觉得自己做错了,反而是沈曼破了他的局,原生家庭让他变成今天的这个样子。

他始终没有意识到:原生家庭的种种,并不能成为后来我们生而为人犯错的理由。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2人与人的关系,再好不能超过底线

其实,在何非和李木子因为“还债”问题争吵的时候,李木子的三观是正确的,因为她意识到:如果她再帮他还钱,会害了他,甚至以后他还是会继续如此。

而何非却觉得,妻子为何如何绝情,为何不能在这个时刻站在他身边,甚至在他的认知里,妻子此时帮他还债,是应该的。

而他始终都没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甚至可以说,沉迷赌博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而言而无信会让一个男人变得没有担当。

这不禁让我想起前阵子看的电视剧《公诉》,里面的检察官安旎和李仪棠也是很好的闺蜜,后来李仪棠的男朋友赵继凯犯了错,没有律师会帮他辩护。以至于李仪棠为了他,放弃原本的工作,重新做回老本行,自己替他辩护。

之后,为了能够知道更多的消息,李仪棠便去找了安旎。因为工作立场和工作需要,安旎拒绝向李仪棠透露任何与案情相关的内容。

结果,得不到李仪棠的理解,反而在她理解里,安旎是故意和她作对的,甚至觉得法院调查赵继凯所在的公司,也是安旎在背后推动的。

到最后,甚至拿出她们这些年的闺蜜情相要挟,如果安旎不站在她这一边,以后这闺蜜就不用做了。

当时看着的时候,也是特别地无语。我无语是,每一个人处在每一个行业里,我们都知道有一些行业的消息是不能说的,这是一种职业素养。

然而,当自己身边的人犯错的时候,为什么就可以破坏规矩呢?今天和学生看完电影出来后,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我说,可能我是一个比较冷漠的人,再加上我又是一个被动的人,所以我好像从来都不会不顾一切地投入到任何一段人际关系中。

在我的认知里,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靠三样东西链接起来的:能不能一起吃饭,能不能一起聊天,能不能一起玩。要是这三样里,没有一样符合条件,基本上只能是陌生人的关系了。

而我始终相信,一段关系的建立,是不能超过你自己的底线的。如果为了成就某种关系,让一个人放弃自己的做人底线,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03誓言是存在,是让我们在一地鸡毛的生活里相信美好的存在

在这部电影中,还有一幕让人比较印象深刻,何非在回忆过去的时候,甚至于在说服自己动李木子下手的时候,他反复提到,是李木子忘记了结婚时的誓言,所以才有后面的内容。

因为在西方婚礼的誓言里说道:“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我都不离不弃。”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挺讽刺的。就好像古人说的:“贼喊捉贼”。

世间万物,都有它的理想状态,交朋友时,我们常说“为了你,我可以两肋插刀”;干事业的时候,我们常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踏入婚姻的殿堂时,我们常说:“白头偕老”……而我们也知道,现实中的很多事情,并不都是如此。

所以,我们能说“童话里的都是骗人的”吗?其实并不是。

每一句誓言的存在,其实都是让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人生那些一地鸡毛的时候,还能依旧相信,只要不放弃,未来会变得更好。

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有待继续努力的奋斗感,以及一种可继续努力的期待感。所以,它并不是让给人们设置牢笼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安旎和李仪棠的友谊,如果安旎在闺蜜情的煽动下,放下了自己的职业素养,帮助李仪棠救了赵继凯,那么那些被赵继凯祸害的网络青年,又该如何呢?

是非对错,永远是在誓言之上的。而誓言的兑现,也是基于最基本的做人底线完整的前提下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知我者,为我心忧”。而当一个人明知道是错的,却还是向你提出过分的要求,其实,你也是有拒绝的权利的。

对于我而言,考量一个忙帮还是不帮,永远都是问自己三句话:“这件事会犯法吗?”“会伤害到别人吗?”“这个忙是否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后来也发现,这个标准是一丁点也不能降的。就像曾经我对自己说,要学会理性,不能太感性,因为感性有时候相当于情绪化。而今,我却觉得,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相信自己的直觉,但凡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让你觉得不舒服,其实也是换一种方式在告诉你,该拒绝了,不然就成内耗了。

因此,任何良好的关系的建立,都是基于打从心里为对方着想的。再好的关系,也不能超过做人的底线。个人觉得,这也是一种避免内耗和外耗的途径。

最近在看一本关于杜甫的书,书中提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杜甫依旧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人。你看,这人那么多,还是有那么一个人完美到被后来的人一直记得的,就像一句一句的誓言一般,虽然兑现的概率很低,但是它依旧会让我们觉得,我们还有努力的空间,只不过,我们的所有努力得在做人的底线内而已。

1 阅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