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逆风作战能力最强的将领,除了“绝境看彭”,陈毅也值得一说

轮回历史 2025-04-02 19:46:45

民间历史爱好者有一句评价流传很广,就是“顺境看林,逆境看粟,绝境看彭”,林总、粟裕大将、彭总都是我军三个非常能打的将领,其中彭总是作为压轴出现的,在绝境中展现出过人的逆风作战能力。

在井冈山时期,毛主席为了打破敌军3万多人的围剿,曾亲率红四军主力3600人携1100支枪,转战赣南,希望“围魏救赵”,把敌军吸引过来,从而保护井冈山,于是,只留下彭总的红五军700来人守卫井冈山。可没想到敌军还留下2万多人继续强攻井冈山,正如彭总所说:

“进攻井冈山之敌,全部兵力大约是12~14个团。每团平均以2000人计,当在2.4万至2.8万人之间。我以七八百人对上述敌军兵力,敌优我劣,是三四十倍之比。”

一般来说,敌我悬殊三四十倍,是处于绝境,绝对不敢打的,但彭总就是敢打,撑住了敌人对井冈山很多天的轮番进攻。

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很多将军都不敢接招,包括林总在内。其实,从军事上来说,林总比彭总确实更适合挂帅,林总打仗讲算计,讲精巧,如若能在朝鲜战争创造顺境,有可能减少损失。

但和美帝打,在军事实力有代差的情况下,已然算是绝境了,这就不仅仅需要军事能力,更需要过人的胆识和气魄,这一点林总远远不够。最终,只有彭总敢于亮剑,把嚣张的麦克阿瑟直接从总司令的位置上赶下来。这种对外战功,让彭总和其他元帅拉开了距离,成为独一档的存在,我们说“逆境看彭”当然是可以。

但我军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是陈毅元帅,他在绝境方面的开拓能力,在我党也是顶尖水准的。

陈毅在南方三年的游击战争,基本是绝境中的绝境。

人员方面,我军的精锐力量都给中央带走了,留下的大部分是伤员,没什么战斗力。

资源方面,我党决定长征后,把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都搬走了,160多副扁担挑子,装满了黄金白银,几乎所有的资源都随军带走。

人和钱是非常重要的两方面,现在陈毅元帅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正如陈毅元帅所说:

“三年游击战争,是我一生中所经历的最艰苦的斗争。整年整月在山里睡,外面跑。春天雨水多,全身都是泥巴,两个多月没干过。吃的是野草、杨梅、笋子和蛇。根本不是过人的生活,像野兽一样。在那三年中,我只进过两次房子,一次是过路到南雄的大街上,在房子里睡了觉;一次是转移到白区时,到公路边的小房子里喝茶。三年看到四次山外来的老百姓。”

在这种绝境情况下,其实陈毅元帅是打算赴死的,他已经写下了“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的遗言诗句。

但就是没想到,三年游击战争,陈毅元帅在弹尽粮绝的绝境下,居然能够生存下来,没吃,没喝,没住的,还能够把兵力越来越发展壮大。

长征,有9个元帅参加,再加上天才军事家毛主席坐镇,他们几乎是我军最顶级的军事指挥天团。

但陈毅在南方,就他一个元帅级别的人物支撑着,新四军也因为有了陈毅,才得以强大;即使皖南事变,新四军的重建,也是陈毅用自己的威望和能力,让新四军迅速恢复战斗力。

从某种程度来讲,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加另外九个元帅,他们直接发展壮大了红军,演变成八路军。

但南方的游击队,都是陈毅元帅在绝境中发展出来的,最后居然也能编成新四军,成为我党主力部队。

因此,不得不说,要说到绝境的逆风作战能力,陈毅元帅自然有一席之地,绝对值得一说。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