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天已黄昏,航船就近靠岸停泊休息,船上旅客却愁绪难解。
向远处望去,视野非常空旷,远处的天际好像比近处的树木还低,江面波澜不兴,天上的明月与我非常亲近。
这是一首抒发愁绪的诗作,但是由于作者充满感情地描摹旷野、月色和平静的江面,细细品味,愁闷之中也透着达观。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曾游历东南各地,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天已黄昏,航船就近靠岸停泊休息,船上旅客却愁绪难解。
向远处望去,视野非常空旷,远处的天际好像比近处的树木还低,江面波澜不兴,天上的明月与我非常亲近。
这是一首抒发愁绪的诗作,但是由于作者充满感情地描摹旷野、月色和平静的江面,细细品味,愁闷之中也透着达观。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曾游历东南各地,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