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人话!7个快问答看懂LPR下调背后信号

用户_810414 2021-12-27 11:07:09

历经两次降准之后,降息终于来了!12月20日,央行宣布了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8%,较上月下调5BP;5年期以上LPR为4.65%,与上月持平。

时隔20个月,1年期LPR迎来下调,释放出明显的积极信号。而5年期以上LPR却依然未见变动。

LPR报价为何会在此时出现非对称下降?背后是什么样的信号?不少行业专家都发表了他们的看法,但是长篇大论,术语连连……本文通过7个快问答,“讲人话”带您看懂本次LPR下调背后的信号。

Q1: 为何此时出现LPR报价利率下调?

A:今年7月15日和12月15日,人民银行先后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释放2.2万亿元长期资金,每年节约银行资金成本280亿元。

此外,6月存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降低了中长期限定期存款利率,12月7日人民银行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亦有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下行的累计影响,为银行下调LPR报价提供了动力。

Q2: 1年期LPR与5年期以上LPR有何不一样?

A:一般而言,贷款五年以内的适用1年期LPR,而贷款五年以上的则适用5年期以上LPR;又因为房贷贷款期限往往都是二三十年,所以房贷利率基本是使用5年期以上的LPR定价利率。

即是说,1年期LPR,主要服务于实体产业和经济;5年期以上LPR,主要是房地产贷款等长期利率的参考。

Q3: 为何只下调1年期LPR?

A:从11月经济数据看,基建投资继续走低,社零和服务业生产指数表现疲弱,新增就业人数偏低,实体经济对融资的需求不高。

下调1年期LPR,降低信贷利率,向实体释放让利信号,可刺激实体融资需求,进而刺激实体经济发展。

Q4:为何5年期以上LPR变动相对谨慎?

A:一、目前银行净息差(注:净息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已经较低,若全面调降LPR(可视作银行向社会放贷的利率)但不调整MLF(可视为银行向央行借钱须支出的利率),会对银行净息差形成较大的收缩压力,打击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反而不利于稳信用。

二、中长期资金贷款利率在去年疫情的时候已经做过几次下调,若当前继续下调,有可能会引起资产价格泡沫、金融市场投资收益率明显下滑、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风险。

三、房住不炒依然是一个大方向。因此,作为房贷利率的基准,5年期以上LPR的变动会相对更为谨慎。

Q5:5年期以上LPR未下调,是否会对楼市构成利空影响?

A:相比实体经济,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利率降息更为灵活,可通过“加点”来调整降息空间,即“贷款利率=LPR报价+点差”。而LPR只是一个定价基准,实际上房贷利率具体是多少,还得看加点数值。

这次虽没在明面上给房贷“降息”,但目前很多城市房贷“降息”力度非常大,房贷利率不断下行。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2月全国103个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63%,二套为5.91%,已较11月回落5个基点。

Q6:对债市影响几何?

A:LPR报价下调,表明政策仍然聚焦于宽信用、支持实体经济,宽信用冲击将利空债市。

Q7:未来LPR还会下调么?

A:降准大环境下,银行可贷资金规模会增多,资金面的宽裕,客观上会使得房贷利率有下调的可能。

因此,若未来房地产市场继续承压,不排除在后续LPR报价下调过程中,5年期LPR报价与1年期LPR报价同时下调的可能,这样便能进一步降低银行按揭贷款利率,更好扶持合理购房需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美联储在议息会议后宣布提前缩减购债规模(Taper),并传递出2022年或加息三次的信息。

但美联储预计2022年6月才开启首次加息,这中间的时间窗口,仍为货币政策提供了相当大的弹性操作空间。由于目前我国采取相当稳健的政策,自然也就没有大幅跟随加息的必要,但并非不存在小幅加息的可能。

所以,未来会不会转向加息,还取决于全球加息压力、通胀形势、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发展。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