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近80年后,德国正式启动首次海外永久驻军计划。 4月1日,德国政府宣布,在立陶宛部署一支5000人的装甲旅,此举被外媒解读为德国军事政策的历史性转变,也意味着欧洲地缘政治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德国军方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郊外举行了第45装甲旅的正式启用仪式,并设立了临时指挥部。
• 该旅预计到2027年具备全面作战能力,未来将长期驻扎在立陶宛靠近白俄罗斯边境的鲁德宁凯军事基地(距离维尔纽斯以南约30公里)。
• 目前已有150名德国士兵在立陶宛驻扎,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将增至500人,并最终扩展至5000人。
• 这是德国自二战以来首次在海外建立长期驻军,标志着德国军事战略的重大调整。
德国为何突然选择立陶宛驻军德国的这一决定,显然与俄乌冲突以及欧洲安全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德国政府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使得北约东翼国家(如立陶宛、爱沙尼亚、波兰等)面临更大安全风险。
德国媒体德新社(DPA)此前报道,德国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有三点:
1. 加强北约东翼防御,在俄罗斯周边部署更多军事力量,提升北约在欧洲东部的威慑力;
2. 应对欧洲安全环境变化,在乌克兰战局仍未结束的情况下,为未来可能的军事冲突做准备;
3. 德国军事政策的重大转变,长期以来,德国因历史原因对海外驻军极为谨慎,此次派遣装甲旅是军事政策上的巨大突破。
德国军力复苏?二战后军事政策发生剧变德国自二战结束后,长期奉行“防御性军事政策”,不仅在海外驻军方面保持克制,在军费开支上也远低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然而,近年来,这一状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 2022年,德国宣布建立1000亿欧元的国防基金,以大幅提高军队现代化水平。
• 2023年,德国成为欧洲最大国防开支国,并承诺加强北约防务。
• 2024年,德国国防部长明确表示,德国将在未来几年承担更多北约军事任务,包括海外驻军。
如今,德国派遣装甲旅至立陶宛,标志着其军事政策的巨大调整。这一举动不仅影响德国自身,还可能深刻改变欧洲的安全格局。
德国驻军立陶宛,欧洲局势会更紧张吗德国在立陶宛的驻军,是否意味着欧洲离新一轮大规模军事冲突更近了?德国未来是否会在更多地区部署军队?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全球军事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