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明星出行信息被判刑!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点你占几个?

鉴清看国际 2023-08-29 09:18:06

据央视新闻报道,陈某等人利用担任铁路部门车站客运员的职务便利,在铁路车票系统查询演艺明星搭乘高铁的行程信息。将高铁乘车时间、车次、乘车站、到站、座位、证件号码等公民个人信息,以每条10元至60元不等的价格对外销售。最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被告人陈某等人9个月至3年8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来源央视新闻频道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接到过广告推销电话?你是否经历过“被出事”的诈骗案件?如果答案为“是”,小心!你的个人信息很可能被泄露!

个人信息泄露后有什么样的风险呢?

那些被泄露的个人信息会被用来做什么呢?其实,不同类型的个人信息在不法分子手中,有不同的用途。

伪造证件:身份证或护照能被用于伪造手机卡、银行卡等证件,并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活动中。

广告推销:个人信息被转卖至广告推销方手中,用于对用户进行推广信息轰炸;广告推销

获取更多信息利用现有个人信息重置网络系统的密码,以获取更多信息。

发送钓鱼邮件:个人电子邮件信息可用于向他人发送垃圾邮件或钓鱼邮件。

社会工程学攻击:个人信息可被用于向周围人发起社会工程学攻击。社会工程学攻击即利用人的弱点(如好奇心、贪便宜心理等)欺骗、伤害他人,以获取利益的手法。

普通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呢?

免费Wi-Fi不要蹭:拒绝免费Wi-Fi,断开手机Wi-Fi自动链接功能,在公共场所不要随便使用免费Wi-Fi。

纸质单据要销毁:在处理快递单、购物纸质对账单等含有个人信息的文件时,先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

陌生链接不要点:上网时,要仔细查看登录的网址,不安装不明软件。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

个人信息少暴露:谨慎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社交软件发布带有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的火车票、登机牌等信息,也不要轻易转借个人身份证件和银行卡等。

“免密支付”慎开通:不轻易开通“免密支付”功能。若开通免密支付,最好设定单日累计支付限额或单次支付限额,一旦出现意外可避免损失扩大。

0 阅读:11

鉴清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