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61岁的孙松与妻子侯继林在街头牵手散步时,路人或许很难将这个温和的老人与35年前全民痛骂的“负心汉”联系起来。1989年,《渴望》中“王沪生”一角让他尝尽名利双收的滋味,却也背负了半生骂名。更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出身演艺世家的老戏骨,辉煌背后藏着对母亲的终生愧疚——直至双亲离世,他始终未能让二老抱上孙子。
1963年生于北京文艺名门的孙松,父亲是中央实验话剧院导演孙庆荣,母亲韩影是《渴望》中“刘大妈”的扮演者。与妹妹的乖巧形成鲜明对比,少年孙松是胡同里有名的“混世魔王”:逃课打架、成绩垫底,气得父亲摔碎过三把戒尺。转折发生在14岁的话剧后台。看着父母在舞台上光芒万丈,叛逆少年突然开窍。为考取北京电影学院,他把自己锁在阁楼苦读三个月,英语词典翻烂四本。1984年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母亲含泪道:“老孙家总算没断了戏脉。”
1989年的暴雨夜,26岁的孙松浑身湿透站在《渴望》剧组门前。导演鲁晓威本想让这个“关系户”知难而退,故意把试镜约在雷雨天。未料孙松提前两小时到场,连皮鞋里都灌满了雨水。“就冲这份狠劲,王沪生非你莫属!”副导演赵宝刚当场拍板。这个自私懦弱的知青形象,让孙松体验了冰火两重天。电视剧播出时万人空巷,观众把对角色的怒火倾泻到演员身上:菜市场被扔烂菜叶,公交车上遭大妈痛骂“陈世美”。但业内看到的却是教科书级演技——他把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扭曲演绎得入木三分,连原作者王朔都感叹:“这小子把虚伪演出了诗意。”
1993年《雪祭黄沙镇》片场,孙松与新人演员侯继林的相遇颇具戏剧性。彼时迟到的侯继林险些错过试镜,是孙松硬闯导演休息室为她争取机会。戏里戏外的呵护,让两人三年后终成眷属。为支持丈夫事业,侯继林毅然退居幕后。这对模范夫妻携手走过28年风雨,唯一遗憾是始终无子。2005年韩影病重住院时,看着临床老人含饴弄孙,曾拉着儿媳的手落泪:“妈就盼着听声奶奶。”为圆母亲心愿,45岁的孙松带妻子遍访名医,终因高龄风险选择放弃。2020年母亲葬礼上,他跪在灵前连磕九个响头:“儿子不孝,让您带着遗憾走了。”
如今淡出荧屏的孙松,把时间留给话剧舞台和京剧票友会。在《茶馆》复排中饰演的秦二爷,被业内赞为“接得住于是之的气场”。偶尔被问及丁克选择,他总是豁达笑道:“我和继林把彼此当孩子宠呢。”只有老友知道,每年清明扫墓时,他总要在父母墓前摆上拨浪鼓和虎头鞋。当年那个气哭父母的顽童,终究活成了最重传承的守艺人。或许正如他在回忆录中所写:“戏里戏外都是债,我欠观众一个反派救赎,欠父母一声婴啼,唯对得起‘演员’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