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养娃可真不是简单地在餐桌上多摆一双筷子,确保小家伙吃得饱饱的就行,90后的家长们,可是肩挑经济重担,手握生活琐碎,还得变身“家庭教师”,亲自上阵辅导孩子的功课。
虽说90后家长个个都是高等教育的“产物”,但讲真,教育这行当可不是人人都能拿手的。面对自家宝贝,那份焦虑和迷茫,简直比解高数题还让人头大。
不少年轻爸妈辅导孩子写作业时,那叫一个自信满满,仿佛小学知识就是小菜一碟,张口就来。
结果现实往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人直呼“真香警告”。
有时候,连大学生都可能栽在小学生作业上。
知识点越基础,辅导起来反而越让人抓狂,这也是为什么低年级老师总是累得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就拿这个事儿来说,有位家长发现自家孩子做了一道题:9+9÷3,答案写的是“12”,家长一看,没问题啊,这答案妥妥的。
结果呢?老师一个大大的红叉,旁边还写着“细节决定成败”。
家长不乐意了,找老师理论去了。
结果老师一解释,原来是“除”和“除以”的差别。前者是后边的数做被除数,后者是前边的数做除数。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算法应该是9+3(即9除以3的商),而不是9+9再除以3。
家长一听,瞬间红了脸,原来是自家孩子审题不仔细。
这事儿在网上一传开,网友们炸了锅。有人调侃说,这到底是考数学能力呢,还是阅读能力?简直就是给学生设了个“坑”。
还有家长晒出了自家孩子遇到的“奇葩”题目,比如“教室里有11盏灯,灭了4盏,还剩几盏?”不少孩子张口就答“7盏”,结果大错特错。
因为无论灯亮不亮,它们都在教室里头。
这些题目看似是脑筋急转弯,实则是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们学会认真审题,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小朋友们遇到这类题目时,别太担心。
老师只是想让你们动动脑子,开发一下潜能。
毕竟,未来的路还长着,遇到难题得学会迎刃而解。
你对这事儿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哦!
题有问题。数学锻炼的是逻辑思维、算数。而不是钻牛角尖。
乘和乘以一个意思,但除和除以不是一个意思,小学老师讲的很清楚,不听课的学渣就别逼逼了,还有这标题跟题完全是脱轨的,典型的哗众取宠、断章取义,仅仅就是为了骗人进来,必须举报拉黑。
小编你要不要看看你第一题写的什么东西?自己说了是除不是除以,还在那算9+3呢
数学就一个答案,公式解题。搞语文的模棱两可是什么意思!
我小时候学的就是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除非加减数被括号包裹在里面才先算加减,图里做题思路就没错。
乱棍打烂它头大家都高兴
有乘除先乘除、再算加减、老师脑子进水
滚她妈蛋[得瑟]
现在的老师太好当了,检查作业,很多事都扔给家长,家长还不敢吭声,会别区别对待
我算了半天也没整明白先算9+3 9+3从哪来的?
你这是严谨的数学呢还是考老脑筋急转弯的语言字眼呢?学不为所用,我去尼的球啊。
乱七八糟的教育,还有什么未来?都是专家说的算。
按题目应该是九又三分之一
所以现在的孩子都被教脑残了!
[呲牙笑][呲牙笑]小编啊你幼儿园毕业了吗?[呲牙笑][呲牙笑]
这老师上学时候肯定没好好学 误人子弟
希望算得对就行,不要搞什么文字游戏[呲牙笑]。多研究些怎么算得快,准狠的方法出来[哭笑不得]
哎嘛,总算看到个跟我想法一样的文章了,现在数学题真的是千奇百怪,从第四页看到第十五页,一共看了多少页,我想了半天还数手指才意识到是12页,算式是15-4+2,跟孩子说了半天才理解,这是算术题还是文字游戏,我真的是服了
奇怪,最后一张图哪里做错了?
[抠鼻]题目表达不清晰,什么时候数学的题目需要用文字来描述了?9+9/2和(9+9)/2不能表达?玩文字游戏设陷阱题目能培养啥类型的人才?
把除和除以定义为两种顺序,除了坑娃外毫无意义,强烈建议取消区分,都表示前除以后!
哗众取宠,小丑一个
玩文字游戏有意思吗?建议不要再区分除和除以,应该和乘法一样。
这都什么文字游戏,这是驯兽呢吗?恕老夫不敢苟同这种玩意
这个题目的结果是1/6。因为是文字叙述,“9加9除3”,先算“9加9”为18,“18除3”结果为1/6。 “9+9÷3”规范读作“9加上‘9除以3的’商”,是“9加上商”; “(9+9)÷3”规范读作“9加上9的和除以3”,是“和除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