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我的旅行精神故乡。

痴梅的旅游 2024-09-20 06:56:40

故乡,是在越走远越模糊的记忆中,逐渐清晰可见的原始风景。那小小的村庄,涓涓的流水,袅袅的炊烟,古老的台门倒映在水中的影子,浮动的白云,静谧的岁月,皆是故乡的画像。

如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描摹,我们长大的乡土在渐渐模糊,我们的故乡也在慢慢褪色,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寻故乡的影子。可是在绍兴,却还留存着一个「清晰」的故乡模样。

那桥,那水,那条古巷,那缕炊烟,那栾树飘落时候的水乡…… 在我们记忆的故乡渐渐模糊的时候,故乡的想象与绍兴的一桥一水、一草一木慢慢重叠,慢慢清晰可见。

绍兴,依旧保持着故乡的模样,这不仅是一种 “风景”,更多是一种难以淡化的 “乡愁”。

在席慕容的诗里,“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在贺知章的诗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丹家村 |

如果乡愁可以具象化,那大概就是绵延不尽的山水,袅袅不绝的炊烟,雾色绵连,山峦起伏。晴时看日,阴时看雨。

绍兴山水之间

绍兴的山水之间,城与城交叠,村与村交错,正是中国故乡的生动写照。这里依稀留存着往昔故乡的姿态,悠悠乡村,小桥流水,月照人间,鸡犬闻声,恰如梦中苦苦寻觅的故乡。

绍兴从来不会让你失望。山山水水,森林植被,她皆精心装扮,呈现在你眼前,你只管看,只管游,只管在游逛中领略山水那冰肌玉骨般的清凉和欲语还休般的诗意。

南山村 | 幸福儒岙

没有到过绍兴的人,也一定在梦里见过绍兴。没有在梦里见过绍兴的人,也一定在诗词里听到过绍兴。那是一种陌生的熟悉感,是刻在骨子里的故土牵绊,犹如武陵人对桃花源的向往。

西坑村 |

如果中国有一个精神故乡,也许就是绍兴。因为绍兴,有古镇的古朴,有水乡的灵秀,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白墙黑瓦的民居,烟雨蒙蒙的气质,在这一方沉静的水土上,长成了一种中国的乡愁。

这乡愁,在布满青苔的墙根下,在水乡袅袅升起的炊烟里,在迢迢不断的春水间,在台门街巷湿漉漉的旧梦里。梦中依稀,故里秋浓,绍兴眉目清晰。

香炉峰 |

从山水间移身,走入绍兴的诗词里,桥下之水,岸边之风,烟柳画桥,峰峦翠幕。山一程,水一程,风一程,雨一程,迢递千里万里的诗意。

就连陆游经过此处,亦要叹一句,“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

沈园 |

若到梦里去寻精神的故乡,曲径通幽,桃源依然,台门林立;沈园一地诉衷情,钗头凤落,红酥手暖,这梦鲜活如旧。

安昌古镇

桃花开时,秋叶落时,那铺满东方美感的每一条小道,木格子隔出来的每一扇窗户;安昌古镇月光洒满的屋脊,会稽山云雾遮蔽的山峰,柯岩的云骨…… 绍兴处处都是精神的原乡。

村落,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血脉。山长水远,云水相合,远望是炊烟袅袅与青青稻田,近处是瓦屋垂檐,桑树鱼田……

小昆村

那青石板上垂落的细雨,那泛黄的江南旧日风烟。透过车窗窥见一点点朦胧的黄昏,都是梦中我们远去的童年,和那似是而非的故乡。

小昆村 |

陶渊明笔下,有处不通人烟的桃花源,阡陌往来,鸡犬相闻,溪水潺潺,岁月谦和,是风尘仆仆中的一点理想之色。在绍兴,如此的桃花源还有很多。

小昆村 | 楼漂亮环游世界(小红书)

山川平原之间,依旧留存着许多古老的村落,小昆村、董家山村、东澄古村、兢山村、梅渚古村…… 在千百年的更迭流转中,它们容貌依旧,乡音未改,还是记忆中故乡素朴的样子。

兢山村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待到十月,兢山村里,一个圆拱门,一道篱笆墙,几棵柿子树,便带你走进课本里的秋天。

兢山村 |

山间古村、秋叶红柿子,便有了画与诗的味道;在村中抬眼望去便是天姥山连绵壮阔之景,拾一枚软糯香甜的柿子饼,抿上一口柿子酒,颇有诗仙李白的梦游天姥的意境。

兢山村 |

绍兴的乡村,总是淡淡的,淡淡的安静,淡淡的欢喜,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感,宛如在混沌的大千世界里跌跌撞撞,落满一身尘埃。若将尘埃抹去,又重新回到清明模样。

梅渚古村 |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在内心深处,一座村落的重量或许大于一座城市。因为这里有流传千年的历史,有仁义礼智信的坚守,有沉积百代的乡村梦境,俨然是当代打工人的“淡班精华”。

东澄古村

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来到绍兴乡村,其实是一场溯洄寻梦的旅程。我们在这个旅程中,触摸历史,叩问岁月,也找到灵魂中的自我。

董家山村 | 东山古村集

在绍兴的乡村,岁月从未远去,一切如同往昔。一场薄薄的细雨,浇湿一点细微的惆怅;牌匾上的镂空还悬挂着旧年的蛛网;白日浮云来去,人就在乡间任由时光漂流。

覆卮山 |

在这样的山水光景里,人是闲逸的、放空的,也是最接近自我的。山高云阔,看白鸟翻飞。走在翠绿满仓的乡间,望得见清秀山川,听得到虫鸣蛙唱。辛弃疾词中的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随处可以邂逅。

绍兴的乡村,其实是中国人的桃花源,是我们精神的自留地。

绍兴,好似是一块古璞玉,深深浅浅的色泽,浓浓淡淡的纹理,从蜿蜒的河水,到静谧的湖水,山水尽是装点着古朴的美。

绍兴的山水,原是没有什么章法的,更像是自然的天工,随意的铺陈,不是工笔,更像是行云流水的写意,四处着墨,随意插花。

春日的一场花开,夏日的雨水洗净,秋天的雾色绵延,冬日的山峦覆雪,皆能让这山山水水骤然清晰。

绍兴美景 |

剥去云雾霜雪,原来,绍兴本就眉目清晰,眼含秋波。

绍兴其美,美不外秀,美在一刹那的了悟。春花、秋叶、浮云、飞瀑、落日、青山,皆是遮眼的纱帐。

清风吹散浮云,一场花开,一场秋风,一场细雨,都会让它独具东方的美。

五泄风景区 | 吴拯

站在五泄飞湍的瀑布前,流水飞湍,人亦飘飘如谪仙。见此山水,如见神明;

绍兴美景

从高处俯瞰穿岩十九峰,四处山野,满目风情,山川树木鳞次栉比,还是当年模样;

覆卮山 |

覆卮山、西白山的山水,像无字天书一般扑面而来,潦草却又清晰地告知你,“中国的文化是什么”。

覆卮山东澄古村 |

清晰感,这是中国美学中很独特的风格。而绍兴,是最具这种清晰感的地方。村的古意,花的忘我,蒙蒙的烟雨,都能瞬间让这里的风景变得明晰起来。好像是让记忆中或是浮动在内心深处抓不住的东西,一下子变得清晰明了起来。

站在绍兴,方才明白,这就是精神的故乡,也许是一生在远离的,却又一生在追寻的方向。

绍兴天人合一的山水,就是中国人文最好的场域。这里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既是潦草的,又是清晰的;既是自然的,又是文学的,也是充满思辨的。

正如曹子建见洛神,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绍兴文化就像曹植所见的洛神,惊为天人,却倏忽无踪,在心里荡漾,留下余波。

山水帮助人开化。这样的仙人之境,会触动人内心的柔软。当人与山水浑然一体的时候,自然就会从心底流淌出诗歌与精神美学。

兰亭 |

所以东晋会有书圣王羲之在此挥毫泼墨,成就《兰亭集序》之千古绝唱。所以南宋会有陆游这般爱国诗人在此留下无数动人诗篇。所以李白会在这里诗兴大发,写下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所以杜甫在这里心生感慨,“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所以白居易亦留下千古名句,“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

阳明故里 |

绍兴拥有清晰明亮的自然,随之也长出清明通透的人文。所以绍兴便像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容器,这里孕育着越文化,阳明心学等诸多流派在这里轮番登场,文学也一度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

绍兴上下,崇礼尚学,过往来者皆无白丁。这里还有贺知章、陆游、鲁迅、徐渭这样的文学大家,也有王阳明这样的思想大家,还有蔡元培这样的大教育家。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言非虚,“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绍兴的人文,便是自然最好的注解:“山水清晰,文化清明”。

文化的最高境界也在于此:万古繁花,千里江山,人在其中,了悟天地,便是清明。

绍兴,中国眉目之地,这眉目之间,如诗如词,如画如韵。如一场花开,如一场雨来,如一摊水泽淹没了群山,让山峰之地变成了岛屿,在模糊的同时,也让清晰的更清晰,明白的更明白。

在恍惚间,仿佛找到自己,只有来过,才真正明白为何 “绍兴” 是中国的精神故乡。

///

自然之姿,化为绍兴文化之韵

万物之态,成就绍兴人文之美

水乡之德,铸就绍兴意识之品

绍兴,我心安处是精神最好的家

0 阅读:0

痴梅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