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3 日,来自山东潍坊的李博雯,在父母的殷切期望中,踏上了前往马来西亚的留学之旅。这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为了女儿能拥有更好的学历,将来在求职路上多一份竞争力,省吃俭用,只为圆女儿的留学梦。马来西亚,因其相对低廉的学费,成为了李博雯一家的选择,况且还有朋友的孩子在此平安完成学业的先例,让一家人对这次留学充满信心。初到异国的李博雯,面对湛蓝的天空、高大的椰子树,一切都那么新奇,她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分享着自己的激动心情,给妈妈发语音讲述新生活,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可谁能想到,仅仅 5 天后,一场噩梦悄然降临。

3 月 18 日,李博雯抵达马来西亚的第 5 天,一通自称 “马来西亚通讯局” 的电话,彻底打破了她的平静生活。对方准确无误地说出她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甚至父母职业,称她名下的手机号在中国涉嫌发送诈骗信息,并 “贴心” 转接至 “上海虹口公安杜峰警官”。电话那头,“杜警官” 厉声指控她涉嫌参与犯罪集团,导致一名老妇死亡,还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发送伪造的逮捕令和案件卷宗,文件上鲜红的公章看起来无比逼真。这一连串的操作,让涉世未深的李博雯瞬间陷入极度恐惧之中。“杜警官” 要求她支付 25.8 万元人民币 “自证清白”,否则将面临跨国逮捕和至少十年的监禁。
接下来的 4 天,堪称李博雯的人间炼狱。诈骗分子几乎 24 小时与她保持视频通话,实时监控她的一举一动,吃饭、睡觉、上厕所都要报备。不断强化她的负罪感,威胁若不配合,父母也会受牵连,还警告她若挂断电话或告诉他人,全家将被 “通缉”。在这种高强度的精神折磨下,李博雯的精神防线逐渐崩塌,开始深信自己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3 月 22 日中午,精神几近崩溃的李博雯,颤抖着拨通母亲的电话,含糊询问家中存款后,发出一封手写求救信,哀求母亲汇款 25.8 万元 “救急”,还提及签了 “保密协议”,要求母亲看完立即删除以免 “被连累”。李博雯的母亲收到信后,凭借经验立刻意识到这是电信诈骗,试图联系女儿劝阻,可电话已无法接通。原来,诈骗分子早已控制李博雯的通讯,切断她与外界的联系。当天下午,远在中国的李博雯父母接到马来西亚友人通知,怀疑女儿坠楼身亡。随后,他们紧急飞往马来西亚,最终确认女儿已从租住公寓的 39 楼跳下,坠落在 6 楼平台,当场身亡。认尸时,父亲悲痛欲绝,哭到无法站立;哥哥泪流满面,难以接受这残酷现实。李博雯的手机里,留下了长达 5000 字的 “自白书”,字字泣血,详细罗列生平经历,哀求 “警方” 重新调查,满是无助与恐惧。
李博雯的悲剧,绝非个例。近年来,针对海外华人,尤其是留学生群体的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留学生初到异国,人生地不熟,心理防线脆弱,又因与家人存在时差,沟通不便,成为诈骗分子眼中的 “肥肉”。此次事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教育体系中,对留学生出国前的反诈培训不足;家庭沟通方面,孩子 “报喜不报忧”,遇到问题不敢向家人求助;社会层面,对年轻一代的保护和培养,在面对复杂现实时存在短板。

李博雯的父母表示,会全力配合大马警方,调查女儿惨遭诈骗集团害死一案。他们的悲痛,也让我们更加警醒。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多次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或 “视频监控”。希望社会各界能以此为契机,加强对留学生等群体的反诈教育,完善保护机制,别让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