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散步对血糖有帮助?医生建议:55岁后,坚持做2件事或比运动好

徐小康评养护 2024-12-12 02:23:08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散步,这件看似普通的事情,真的能对血糖产生影响吗?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迈入中年,甚至步入55岁之后的人群来说,身体代谢开始逐渐下降,血糖波动也变得难以预测。

有人宣称,多散步有助于调节血糖,其效果甚至优于专门的高强度运动。

其实,多散步确实对血糖调节有一定的好处,但它的作用原理很多人并不完全清楚,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人体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

但问题在于,现代生活中,很多人的饮食习惯偏高糖、高脂,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更是让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会导致细胞无法有效吸收血糖,这就容易引发高血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

散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提升上。饭后血糖通常是一天中最高的时候,如果在吃完饭后就瘫在沙发上,血糖很容易快速升高。

但如果你起身,哪怕只是慢悠悠地走上十几分钟,肌肉的活动就会开始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这不仅能避免血糖飙升,还能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

另外,散步对神经系统也有一种特殊的调节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它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而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散步可以让身体进入一种“副交感神经占主导”的状态,从而改善胰岛素分泌和利用效率。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研究都表明,适量的低强度运动对控制血糖尤其有效。

当然,散步的益处并非仅体现于对饭后血糖的控制,其对长期血糖水平亦有一定的调节之功。

比如,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以上的人,其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明显优于久坐不动的人,对于已经有血糖问题的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散步对缓解慢性炎症大有裨益,而慢性炎症恰为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坚持散步,尤其是选择在绿道、公园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行走,可以显著降低身体的炎症水平,让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更灵敏。

这里要提醒大家,散步的方式也很重要,如果只是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科学的散步方式应该是匀速、有节奏的。

比如,刚开始可以用较慢的速度热身,逐渐提高到中等强度,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消耗血糖,还能增强心肺功能。

55岁以后,身体的新陈代谢开始逐渐放缓,肌肉量减少,脂肪开始堆积,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这些都让控制血糖变得更加困难。

很多人认为,通过运动比如散步、跑步甚至游泳可以有效控制血糖,确实,这些方法有用,但我今天要告诉你的是,有两件事情坚持做下去,效果可能比运动还要好。

每天坚持早晨晒太阳,调节生物钟,平衡激素水平。

晒太阳,这件听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其实对血糖调节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它的作用机制很多人可能从未听说过。

人体内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叫做“褪黑素”,它主要负责调节睡眠,但它还有一个隐藏功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

褪黑素分泌一旦紊乱,不但会对睡眠产生影响,而且会致使血糖调节能力降低。

再来说说维生素D,这是一种被称为“阳光维生素”的物质,它的不足也和血糖调节密切相关。而阳光是获取维生素D的最佳来源,每天早晨晒15-30分钟的太阳,可以显著提高维生素D水平。

这不仅对控制血糖有效,还能改善骨骼健康、增强免疫力。

当然,晒太阳也需要讲究方法和时间段。最佳的时间是早晨7点到9点之间,因为这个时间段的紫外线强度较低,对皮肤的伤害小,但却足够促进维生素D合成。

再者,清晨的阳光有助于调整身体生物钟,使我们白日精力充沛,夜晚更易入眠,莫小觑睡眠之功,睡眠质量佳,血糖的控制亦会更为轻松。

在饮食结构里增添发酵食品,对优化肠道微生态颇有益处。

说到控制血糖,很多人会想到调整饮食,比如少吃点碳水化合物、多吃点膳食纤维这样的方法。

但你可能不知道,肠道微生态对血糖的影响同样巨大。肠道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它里面住着数万亿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炎症反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咱们来聊聊酸奶、纳豆、泡菜和味噌这类发酵食品吧,其中蕴含着诸多益生菌和短链脂肪酸呢。这些好东西能帮助咱们的肠道菌群保持平衡。

肠道里的菌群要是不平衡,特别是那些坏菌多了,就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坏菌会制造炎症因子,这样一来,胰岛素的作用就可能受到影响。

不过,增加发酵食品的摄入也需要注意量和选择。每天吃一小份即可,比如200毫升的酸奶或者一小碟泡菜。

注意选择低盐、低糖的发酵食品,因为过多的盐分和糖分会抵消其健康益处,对于一些肠胃敏感的人,可以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以免引起不适。

坚持这两件事,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晒太阳和增加发酵食品,看似简单,却从内分泌、免疫系统、肠道健康等多个维度优化了身体环境。

这种优化不仅对血糖调节有效,对整体健康也是一场深层次的“重塑”。

55岁后要控制血糖,不一定非得靠高强度的运动,科学合理地利用生活中的简单习惯,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收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多散步对血糖有帮助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1]丛媛.应用食物升糖指数为糖尿患者做饮食指导,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11-25

0 阅读: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