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对佛教的镇压:唐武宗李炎,是唐朝末年最有功绩的一代帝王,也是会昌中兴的创始人,在他的统治下,他击败了回鹘,平定了藩镇,巩固了中央的权力,虽然他在位的时间不多,但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人。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场浩浩荡荡的灭佛战上。到了唐代后期,由于几大藩镇都只向朝廷上贡很少,有些根本就没有缴纳任何的贡品,所以,唐代朝廷的财政已经很吃紧了,再加上佛教寺庙的田产不必征收了税款,和尚们也不用缴纳任何税收,所以,佛教寺庙的经济发展过度,不仅影响到了国家的税收,而且还引起了民间的冲突。
武宗迫于经济压力,当机立断,提出了铲除佛门的方案,摧毁了将近五万的寺庙,还了二十多万名和尚,奴隶十五万名,并没收了寺庙的田产。不过因为藩镇众多,所以在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剿灭佛门的计划,但武宗的这个决定,还是让他更加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增加了自己的财力,这一现象被称为“会昌法难”。
后周世宗与佛教的斗争:后周世宗柴荣,登基不久,却是一代枭雄,文武双全,为北宋一统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后周世宗虽然没有将佛门赶尽杀绝,但也算是对佛教的一次巨大的洗礼,从那以后,佛教逐渐与中国文明融合,经过中华文明的改良,这才换了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下去。
五代十国时代,四分五裂,纷争不休,民不聊生,很多人都信奉佛教。而周世宗则是一个有远见的君王,他一心想要开拓疆土,佛教的出现,对柴荣的革新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利益与佛教的信仰发生了极大的矛盾,从而引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剿灭佛教”。
在登基之前,大周世宗柴荣宣布,“无侍养不出家”,并且大肆破坏寺庙,禁止没有赡养的人出家当和尚。一年之内,全国只剩下两千多座寺庙,废弃寺庙超过三万,和尚和尼姑共有六万多名,因为他发布的“无侍养不出家”这条律法的效果很好,所以被后人使用很久,从那以后,佛教开始没落,逐渐进行了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