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甘地:非暴力不合作,印度荣耀的泡沫还是崛起的阻碍?

北街老酒 2024-09-08 14:46:10

在历史的长河中,甘地,这位被称为印度“国父”的人物,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存在。他所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犹如一颗投入历史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至今仍引发着人们的深刻思考。 印度,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曾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辉煌灿烂的文明。

然而,随着雅利安人和中亚游牧民族的不断南下,印度文明如同秀色可餐的千层饼般被层层叠压,呈现出纷繁杂乱的状态。千百年来,人种的混杂使得印度文明的继承性备受质疑,而雅利安人创立的种姓制度更是如枷锁般束缚着广大印度人。

甘地,便诞生于这片弥漫着咖喱味的土地上。作为种姓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婆罗门种姓,他所在的贵族阶层长期享有其他种姓难以企及的财富与地位。这一先天优势,加上在英国深造的后天努力,使甘地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印度土著精英的一员。

1857 年,印度民族起义被镇压后,在土著精英提拉克的领导下,印度人民踏上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道路。然而,面对暗流涌动的危险局面,英国使出了屡试不爽的杀手锏——分化瓦解。1885 年,英国成立了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英国积极联络土著精英,给予特殊待遇,很快便将印度土著精英分化瓦解,一场潜在的暴力反抗偃旗息鼓。

国大党成为了土著精英的斗争舞台,也成为了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缓冲垫。以资产阶级为主的印度土著精英最终成为了英国殖民者的模范抗议者。 提拉克与国大党分道扬镳,提出将英国佬彻底赶出南亚次大陆的坚决斗争目标。他深知只有团结所有被英国殖民者压迫的族群,印度的独立才有可能成功。

然而,他的努力最终未能撼动英国殖民统治的基础,却推动了国大党在分化中逐渐萌生革命性。眼见革命形势风起云涌,英国殖民者再度怂恿国大党灭火,国大党领袖纳奥罗哲提出自治诉求,巧妙地平衡了改良派和激进派的矛盾,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危机再度平安度过。 提拉克的绝望却奇葩地让甘地看到了和平抗争的希望,这便是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实践基础。

1891 年,甘地取得律师资格回国后,在印度遭受英国殖民者的无情羞辱,于是选择逃离印度,前往南非另谋出路。在南非,布尔人为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压迫与英国进行了两次血战,最终迫使英国妥协,同意南非自治。布尔人的成功深深鼓舞了甘地,他曾因买了一等公民票而被人连人带行李扔下火车。

为了提升南非印度人的地位,甘地在波尔战争中毅然加入英军抬担架,企图以卖力讨好换取英国殖民者的同情,给予印度人更高的社会地位。然而,英国殖民者虽感动,却将甘地的诉求忘得一干二净。在布尔人获得自治权后,南非的土著祖鲁人开始反抗英国殖民者和布尔人,甘地再度组织担架队为英国殖民者鞍前马后,却未能为同胞争取到更多地位,反而留下一堆笑柄。

1915 年,甘地以社会活动家的身份回到印度,首次提出非暴力口号并用于印度的抗争实践。一战期间,英国无暇东顾,对甘地领导的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行了妥协,这极大地提升了甘地的社会地位以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所谓正统性。但英国在感动之余,又一次选择忘记承诺。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让印度人民愤怒不已,国大党陷入矛盾之中。

在这样的矛盾下,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正式成型,并逐渐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 非暴力不合作最妙的地方在于,它让针锋相对的双方都感觉找到了知音。尤其是印度人民,感觉国大党终于雄起,英国殖民统治完蛋只是时间问题。而英国则没有伤到一根毫毛,甚至还胖了好几斤。

1920 年,甘地被任命为国大党全国运动的代表,负责领导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出现拯救了陷入困境的国大党,让国大党继续两头通吃,跪在地上对英国殖民者喊打喊杀。但非暴力不合作也再度加速了国大党的撕裂,比如尼赫鲁主张印度要自治,钱德拉鲍斯则直接要求暴力革命,甚至在二战时期勾结日本反攻印度。

甘地无疑牢牢占据着国大党的核心地位,因为作为对手的英国,始终在不断助攻。英国从未见过非暴力不合作这样的奇葩反抗模式,当见识到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骚操作后,毅然决然地接受了甘地的挑战。随后几十年,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国紧密合作,一步步将甘地推到了神明的位置。

甘地每绝食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升华一次;每吃一顿牢饭,甘地的形象就高大一分。 1939 年,二战爆发后,甘地再度看到了印度自立门户的希望,于是发动要求撤离印度的运动,又再度遭到残酷镇压。甘地深知英国言而无信的德行,但依然对英国抱有美好的憧憬,所以他再度遭遇英国的无情耍弄。

不过,甘地却在这一次的捉弄中看到了希望。除了钱德拉鲍斯失败的武装反攻唤醒了印度人民的斗志,更重要的是,二战彻底将英国打回了原形。而美苏作为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为防止殖民帝国死灰复燃,积极推动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印度终于看到了自立门户的曙光。

1947 年,在经过一年多的扯皮后,英国蒙巴顿方案横空出世,英属印度最终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虽然最终印度成功独立,但这根本不是甘地的本意。更尴尬的是,印度独立从来不是因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而是英国综合国力的盛极而衰以及美苏的落井下石。 对于英国殖民者而言,甘地是最好的合作者。

他那温和的反抗方式让英国体会到了按摩的快感。他提出退出英属印度政府、拒绝英国产品,甚至提倡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口号,便利了英国殖民者的强权豪夺。可以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但没有加速英国殖民统治的衰落,反而成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帮凶。

毛主席早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很明显,甘地不懂,即使懂了也不敢推行。毕竟自我革命需要太大勇气,而甘地明显没有。

所以,泰戈尔吹捧给甘地的“圣雄”称号,并不是一个多么高大上的词汇。西方国家不遗余力的吹捧,恰恰说明了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弱不禁风。 在我看来,甘地不是印度的偶像,却更像是印度的灾难。他没有解决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却把一切困难都留给了下一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依然根深蒂固,社会阶层分化严重,贫富差距巨大。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印度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 印度的独立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这并非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功劳。英国的衰落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才是印度独立的主要原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印度的独立进程,也给印度留下了许多隐患。

印度在独立后,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民族矛盾、宗教冲突、贫困落后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印度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勇敢探索,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温和的反抗方式。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和平的追求,但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它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印度需要的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政治革命,而不是一种看似温和却无力的反抗方式。

只有通过自我革命,打破旧的社会秩序和政治体制,印度才能真正实现崛起。 总之,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它并不是印度走向独立和崛起的正确道路。印度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勇敢地面对现实问题,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印度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成为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国家。

1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