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近代史,黄埔打黄埔,如果论起哪所院校在近代史上影响最大,将黄埔军校排在第二,绝对没有排在第一的存在。
这所军校走出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八成以上的名将,分布在国共两党之中,并且先后在北伐、抗日战争中都有着卓越体现。
在国民党方面,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杜聿明、王耀武这些人以外,其实还有一部分军事指挥能力很强,但却没有受到蒋介石重用的人才。
比如钟松就是这一部分学员中的杰出代表,在解放战争期间,彭德怀曾经带领西北野战军和钟松多次交手。
杜聿明
钟松这个人打起仗来比胡琏还狡猾,比张灵甫还悍勇,甚至气得彭老总大骂:
“打不死的钟松!”
那么,钟松有着怎样的一生?他又为何不受蒋介石重用?
钟松
一 、考入黄埔一期钟松这个人活了95年,可以算是一个老寿星,在长达95年的生命中,可以分为两段来看,一是解放战争以前,从求学,脱离共产党,再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第二段就是跟随国民党到台湾以后,因为没有受到重用,最后选择移民国外,平静的度过了后半生。
钟松
纵观钟松前半生,征战沙场这段经历,也是功过参半的,有功的那一部分是在抗日战争中作战十分英勇,曾被著名学者汤家玉评价为:
“对日作战勇猛,屡立战功!”
有过的那一部分,就是即便不受蒋介石重用,也是在国民党这条船上走到了最后,并且曾在解放战争期间,在西北战场上为我军制造了不小的伤亡。
钟松复杂的一生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的,在黄埔军校成立之前,钟松就读于浙江第十一师范学校,按照正常的规划,就是毕业当老师,平安过一生。
可在学校的时候,钟松通过大量阅读新闻书籍,有着很强烈的报国之志,正好在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人的帮助下开办了黄埔军校,培养军事人才。
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后,钟松直接辞掉了父亲安排的教师工作,乘着火车一路到了广州,想要通过学校的招生考试。
钟松毕竟是上过师范学校的人,对于当时的笔试不在话下,顺利通过了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成为了第一期学员,其中杜聿明、徐向前等人都是和钟松同期入校的。
黄埔军校的学生上课
可惜钟松刚通过考试就发生了一点意外,无缘和这些大人物同窗就读,这个意外就是岭南地区湿气太重,钟松从小就没有在这种地方生活过。
到广州没多长时间,就出现湿疹的问题,全身因为过敏的原因导致病情严重,就连呼吸和正常行走都没办法维持。
所以钟松还没有进行军事训练就被送进了医院,等病情痊愈之后,第一期的授课基本都结束了,无奈只能在黄埔第二期学习,当时所在的是炮兵队第2区队。
最开始黄埔军校里面对于共产党员还是十分尊重的,国共两党因为北伐战争的原因,相处的平安无事,钟松最开始加入的是共产党。
但很快蒋介石就开始进行清党活动,很多共产党员因此离开黄埔军校,钟松则选择退出我党,加入国民党阵营。
后续的几年时间里,钟松在部队里的表现并不亮眼,被蒋介石注意到的时候,就是长城抗战的时候。
二、 抗战有功1933年,钟松担任团长职务,跟随黄杰带领的第二师在南天门和日军展开血战,并且成功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钟松指挥的12团因为阵地修建的很完备,再加上钟松指挥有力,是所有参战部队中战果最好,伤亡又最低的部队,所以受到了国内外记者的好评,成功晋升为旅长。
中间为黄杰
后续淞沪会战爆发,因为杨布飞作为第61师师长,在指挥上有着很大过失,蒋介石一怒之下严办了杨布飞,但部队还是需要人带的,战事还要继续。
蒋介石这个时候就想到正担任20旅旅长的钟松,觉得他是难得的人才,一纸调令将钟松提拔为了61师师长。
杨布飞
钟松作战勇猛,并且指挥能力很强,很快就将61师带成了一支主力部队,在吴淞口作战期间,给予日军重大杀伤。
并且在后续的武汉和兰封会战期间,钟松带领的部队都打出了佳绩,蒋介石就逐步将钟松提拔到了第2军军长的职位上。
等到抗日战争临近结束时,钟松已经是国民党将领中能够独挡一面的存在,担任着新编第7军军长职务,还被蒋介石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
紧接着就爆发了解放战争,蒋介石将钟松调往西北战场,给胡宗南打下手,率领整编36师进攻陕甘根据地,而他的对手就是横刀立马的彭德怀。
钟松和彭德怀的首次交手就在榆林,当时胡宗南想要占领榆林,就电令钟松带领36师火速增援。
但钟松这个人打仗十分狡猾,他对我军的作战方式十分了解,那就是围而不打,继而围点打援,以此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图∣我军进军榆林
钟松料定在胡宗南发电报的时候,榆林外围已经被我军重兵埋伏,所以选了一条极为刁钻的行军路线,通过沙漠地区绕开我军设伏区域,从另一侧直插战场。
彭德怀也没想到钟松的警觉性这么高,眼看设伏失败,没有一点恋战,直接下令部队火速撤离,避免钟松和榆林守军里应外合,导致腹背受敌的情况发生。
第一次榆林战役失利以后,彭德怀在后面又指挥部队发动了第二次榆林战役,虽然在此战中西野歼灭敌军五千余人,俘虏两千余人,但自身也付出了四千多人的伤亡。
而这个伤亡有半数都是钟松造成的,此战过后,彭德怀开始正视起这个狡猾的对手,觉得钟松要比张灵甫和胡琏这些国民党战将更难对付。
榆林城南门旧照(存在大段砖石城墙,异常坚固)
西野在第二次榆林战役以后,撤兵到了榆林东南和沙家店西北地区,钟松一直密切观察着我军的动向。
最后在1947年8月19日晚上,钟松接到前线的侦察情报,沙家店方向有我军主力部队,于是派遣麾下123旅向沙家店靠拢。
这一战彭德怀也是奔着36师去的,在投入五万兵力,激战30个小时以后,虽然歼灭123旅上千人,还是让钟松跑掉了。
双方多次交手,彭德怀都没能打垮36师,因此上气得大骂:“打不死的钟松!”
三 、兵败西北最后真正让钟松遭遇失败的,还是胡宗南送上的一计助攻,在1948年的时候,36师和西野在冯原镇发生激战。
彭德怀让部队佯装败退,却在敌人的追击路上留下伏兵,钟松意识到我军后面会有动作,所以不愿意追击。
但胡宗南却觉得这是钟松怯战了,一连发去多封电报,指责他贻误战机,钟松无奈之下只能让部队前去追击,但兵力部署上很有分寸,追击部队人数很少,大部分兵力都留在后面。
钟松的部队慢悠悠的追击,自然引得胡宗南不满,可这一次不管对方怎么催,钟松就是原地修筑工事,不再往前。
最后彭德怀只能调转枪口,在刘家洼一带向36师发起强攻,钟松一面指挥部队靠着修筑好的工事固守,一边向胡宗南求援。
但胡宗南因为钟松多次违背自己的命令,不仅没有派来一支部队,还让钟松原地固守,显然是想借彭德怀的手解决这个不听话的手下。
钟松在部队死伤惨重的情况下顺利突围,当即找到胡宗南讨要说法,双方爆发激烈争吵,胡宗南凭借职位优势,下令解除了钟松的师长职务。
钟松也厌倦了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索性带着家人去了香港,靠着聪明才智和多年积蓄,在餐饮业混的风生水起。
图∣钟松回松阳故乡探亲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蒋介石又想起了钟松这员大将,许下很多利益让他来了台湾,再加上当时解放军已经兵临香港。
钟松害怕被我党秋后算账,就带着家人去了台湾,最后在“行政院”的委员会任职,后面又移民到了荷兰,最后在荷兰病逝,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