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晚年,对子女千万不要做的4件事

静枫聊趣事 2024-09-08 15:49:03

人到晚年,对子女千万不要做的四件事:

不要去插手子女的生活不要轻易向子女伸手不要介入子女教育孩子不要对外说孩子的长短

年轻人结婚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家庭,原生家庭与新生家庭是有区别的。原生家庭是我们成长的起点,那里有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塑造着我们的性格和价值观。而新生家庭,则是我们成年后自主构建的港湾。

原生家庭中,我们被动接受影响;新生家庭里,我们主动抉择方向。据相关研究表明,约 70%的人在新生家庭中会努力修正原生家庭带来的不足。

所以,千万别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尤其组建新家庭后的父母辈,千万不要觉得哪怕孩子成家了,他的家就是你的家,如果抱着这种认知,可能会给彼此带来很大的烦恼。

1,不要插手子女的生活

不插手子女的生活,并不是冷漠与疏离,而是对新生家庭的一种尊重,尊重年轻人的生活,尊重他们的作息习惯。

不是有句话说:三年一个代沟。

父母子女年龄差最少从20岁算起,差距大的30、40岁也有。我们可以用岁月的经验给予恰当的指导,但是不能去引导他们的思想。

而生活中,之所以鸡毛蒜皮的事多,之所以婆媳关系难处,无非都是定位错乱导致的。

之前有博主发视频抱怨,周日的早晨本想睡个懒觉,结果七点不到,公婆就过来了,给他们采购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又是洗又是涮,起火给他们做早饭,打扫卫生。

客厅厨房的忙碌,小两口实在无法睡下去了,只能打着哈欠爬起来吃老人给准备的早餐。

他们虽然和公婆分开住了,但是住在同个小区,公婆有家里的钥匙,随时随地过来帮忙做饭收拾房间。公婆倒是好意,可是博主却觉得被打扰了。

如今的年轻人,行动上虽然不行,可思想更倾向于独立,父母倒是为他们任功任怨当牛做马的,可是他们更喜欢独处的私密空间,哪怕是饿了叫外卖,可能也更不喜欢被父母打扰。

父母尊重孩子的生活,不越界不打扰,才能得到孩子同样的尊重。因为人与人的一切交往都是有界限的,保持一定的边界,才能和谐相处。

2,不要轻易向子女伸手

手心向上的生活没有尊严,这适用于所有的亲密关系中,不管是夫妻、父母还是子女都一样。

虽然当下很流行一句:我读大学时嫌弃父母给的1500元生活费太少,可是当我工作后,却发现给父1000元都做不到。

这句不知道扎痛了多少人的心。

父母子女的情感自古以来就是向下的,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下一代,再艰难在孩子面前也要保持微笑,再困难咬牙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一个家庭想要越来越好,几乎靠至少三代人的全力托举才有可能成功。

正是这样全力向下的爱才能做到一代更比一代强,因此奉劝一句:人老了,不要向孩子伸手索取。

因为索取的不管是财务还是情感,都会给子女拖后腿。如果《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出身贫寒,哪怕她努力向上,工作后非常出色,但是原生家庭的不公,她辛苦赚的钱都被用来填补家里的无底洞,给她的人生发展带来极大的困扰。

3,不要插手子女的生活

如果说年老后,能够做到不插手子女的生活,那么这肯定是过睿智的老人。

插手子女生活,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夫妻感情,都有可能在父母的监控之下。

就有这样一位强势的婆婆,得知儿子媳妇吵架,儿子没吵过媳妇,在她看来是儿子吃亏了。于是她就气势汹汹上门,要给儿子找场子。

当她进儿子家门,看媳妇在卧室躺着,儿子在做饭,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在客厅一顿闹,就差没把儿媳妇从床上揪起来撕打了。

原本两夫妻都快要和好了,婆婆这一闹,小矛盾变成家庭大战,儿媳妇一气之下收拾东西回了娘家,孩子也不管了家也不顾了。

婆婆开始还很得意,觉得自己有气势拿住了媳妇,可是她却看不到儿子的痛苦。

这种婆婆强横地插手子女的生活,虽然不普遍,但普遍是的,很多的老人不强横却依然会以各种理由过问夫妻之间的矛盾,往往小矛盾积多了,最后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4,不要对外说孩子的长短

如果说前面三条不具备普通性,这最后一条,在外面说长道短却是不少。

老年人退休后,都喜欢搞一些集体活动,他们在一起,无非是聊一些儿女情长的事,东家西家自家,谁家的儿女有出息,谁家的媳妇好谁家的厉害。

在这样群体性的闲聊中,不知不觉,就把家里的事往外说了。

俗话说:家丑不要外扬。八卦之心可不分年龄的,不好的事没人说,坏事可以会所千里。

当你觉得家里的糟心事说出来心里好受一些,孰不知别人却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古人还有句话:积口德,这个德并不仅指不犯口舌之争,不妄言是非也是积口德。

为子女积德积福就是从谨言慎行开始。

人到老年,若是身体健康允许,能帮子女一把最好,如果帮不了,就努力过好自己的老年生活,哪怕是需要儿女照顾了,也尽量不做“老小该”。



0 阅读:11

静枫聊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