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冯晓晖
说明:《JIUJIANG PORCELAIN COMPANIES IN THE CHINESE REPUBLIC ERA 九江瓷民国》由澳大利亚籍中国近代瓷器研究专家Michaela Russell撰写,介绍了清末到民国时期由九江瓷器商店售卖的,带有九江款识的一百余件精美的瓷器,具有很高的资料与考据价值。
编者翻译了全文,并进行了适当的解读与订正。因全文较长(超过2万字),故分四篇发布。
您可点击链接阅读前篇《九江文史 | 民国九江瓷(一)》
【原文】
日期:
根据我对民国时期九江瓷器生产所能发现的所有资料,瓷器生产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大约从1910年到1937年,以及从1945/46年到1949/50年,甚至可能稍后,在解放后。1937年至1945年间,日本侵略和持续的战争几乎摧毁了九江和南昌的小型瓷器制造商及其销售店。许多业主和员工不得不逃离工厂和商店,带着尽可能多的东西逃往中国其他较安全的省份,许多人再也没有回来。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原店铺和工厂主的亲属在九江重新开设了生意,有时还在原址上。店铺的名字可能会有些许或大幅变化,但追踪瓷器在这动荡时期如何演变将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1949年后,某些私人公司更名以反映新政府的所有权或控制。
在开始研究之前,我以为自己对民国早期和晚期瓷器的图案、形状和种类有大致的了解,例如1910-1929年或1930-1949年,可能还包括1937年以前(抗日战争时期)和1945-1949年后的一个小阶段。然而,在研究这些九江瓷器的图案和日期之后,我现在发现这些日期之间或内部没有任何明显的关联。总体上来说,民国早期的瓷器图案有回溯清朝风格的元素,而民国晚期的瓷器图案则失去了这些影响,更多受到晚清和民国初期的浅绛彩和文人瓷画风格的引导。
【解读】
以下有一百多件近百年前九江瓷业商店出品的瓷器,大多相当精美,但其数量仍不足以支撑对清末到民国九江艺术风格和技术变迁的解读,笔者无法胜任,本篇作者也做不到。
后面的篇幅很长,但如果您对陶瓷艺术与收藏有兴趣,就很值得阅读。
编者的水平有限,尤其是对陶瓷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故仅能对部分内容做出说明,对作者一些问题提出修正的看法。
需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
【原文】
图片:
通过下方图片,您将看到大量典型的民国时期瓷器图案,其中一些您会感到熟悉,一些可能是新的,还有一些具有独特风格。希望通过这次视觉游览,您可以想象1920年代、1930年代及其后的九江街道上,工人、艺人、店主和顾客忙碌的场景。
下方按底款字母顺序排列,展示了九江瓷器的例子。所有瓷器都被认为是民国时期的,尽管其中一些可能稍晚。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特别是分析不同公司之间或公司内部图案的相似性,研究底款书法的变化,并探索这些图案是基于传统朝代风格,还是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浅绛彩和文人瓷画的创新。
【解读】
以下将展示100余件瓷器,大多带有九江底款,且画工较为精美。由于编者的能力与时间有限,未能查询这些瓷器的由来及拍卖信息,更无法确定器物的真伪。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近年来古玩市场大量出现造假的江西民国“红店”瓷,大多来自于景德镇。故以下图录中瓷器的可靠性,请读者自行甄别。
九江安记瓷店(2个例子)
这只杯子/马克杯呈现典型的中国造型和主题。尽管没有明确的日期,但根据其椭圆形的三段印记、风景的颜色类型以及杯子的形状,推测其为民国晚期作品,杯高10.8厘米。
一只茶碗,黄色为底,带有黑点的龙盘绕在蓝色云朵中,碗径10.8厘米。带有椭圆形的三段印记。
九江宝记(2个例子)
带有紫红色风景的茶壶,带印章。
带有灰色和绿色风景的小茶壶,高11厘米。上面的文字为铭文,没有底部印记。
九江詹余成 (1个例子)
这是公司名称“詹余成”,曾在Gotheborg讨论区讨论过。带有红色扁椭圆形三段印记,推测为民国早期作品(从脸部特征来看)。
九江陈??(1个例子)
带有紫红色风景和长篇铭文的花盆。艺人/作坊的名字尚未翻译,可能与下面的例子相同。花盆日期为丙子年(1936年)。
九江陈列室(1个例子)
这只碗没有底印,碗径11.1厘米,边缘外翻并带有扇形边缘,上有铭文,翻译为九江瓷业陈列室,署名为邵生氏。
编者注:前一件也是“九江陈列室”,但看不清署名。“九江陈列室”或许是九江瓷业的一个展示机构,并非作坊/企业名称。
九江瓷业公司 (6个例子)
从以下示例来看,这家公司可能设立于民国晚期,因此与著名的景德镇瓷器公司(景德镇瓷业公司)没有太大关联。九江瓷业公司主要生产实用性瓷器,图案大多为标准样式,如蓝地宝相花餐具和苹果绿色刻花龙纹盖碗。
这款高8.5厘米的茶壶,饰有螭龙图案,采用吹制苹果绿色釉面,并带有红色印章。这种装饰类型也出现在九江光华公司的另外四件类似作品中。我还见过一款具有完全相同形状和装饰的茶壶,带有四字楷书“乾隆年制”的红色印章。我们知道,九江光华公司在二战后更名为九江瓷业公司,因此该印章可能来自这个时期,推测制作时间在1945年之后。然而,由于成本问题,这种装饰在1949年后不久便停止生产。这是根据2001年在香港的孔先生提供的信息。
一个小型墨盒,有山水和房屋图案,并带有一个朱红色的“九江瓷业公司”印章,书写者与大多数款识不同。
一个牛奶壶,采用了蓝色底的宝相花装饰,绘制得相当精细。该印记是手写的,形状和装饰风格表明它可能是民国晚期到新中国初期的作品。
大号的长方形餐盘,尺寸为28 x 24厘米,图案与上面的牛奶壶相似。该餐盘的底部没有上釉,这在民国后期的餐盘中较为罕见,因此这可能是一个较早的器物。
一个大的有盖炖锅,直径 26 厘米,有龙纹和珍珠在苹果绿釉面上,这种图案的绿色釉和蓝色釉版本虽然存在,但与胭脂红釉版本相比仍然罕见。
一个白色扇形盘子有花鸟图案,对我来说看起来不太对,釉色过于鲜艳,绘画风格非常僵硬,但我从未见过这个时期有这种 “有棱纹” 浮雕的盘子,所以暂时不下结论,款识看起来与上面的印泥盒相似,如果不是全新的,那就是民国晚期的。
九江瓷业商店(七个实例)
这可能是九江瓷业公司(上面提到的)的分支,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业务。“商店” 意味着 “店铺” 或 “贸易仓库”,出现在九江和上海的瓷器上。一个实例日期为 20 世纪 20 年代,但其他实例看起来年代各异。
一个茶壶,15cmH,图像模糊。图案实际上是一对蓝鸟和蓝色 “勿忘我” 花中的一朵。盖章红色款识。
这是另一件作品图案的一个例子。
一个小茶壶有锦鲤、水草和月亮图案,有手写红色款识和简短铭文,这种图案在有九江标记的瓷器中反复出现。
一个茶壶有粉色和白色牡丹,高 15 厘米,有印章红色款识,铭文表明日期为 1926 年。
一个小的有盖碗有蓝竹和岩石图案,直径 16 厘米,有印章红色标记,有简短铭文。
一个茶壶有蓝地和绘制精美的宝相花图案,高 15 厘米,有手写红色标记。
一个小的有盖碗有精心绘制的龙纹章、一个小的多彩回纹和一个不常见的盖子上的釉上蓝如意边,底部有绿波边,直径 16 厘米,有印章红色款识,不确定 “Ya Zhi” 的意思。
编者注:作者未能看清“特制”,读成了“Ya Zhi”。
一个罐形器物,上面画着精美的粉红色和绿色梅花枝,还有一个铭文,看起来太“旧”了,不可能有一个圆形标记,尤其是那种从左到右的(这个标记在新中国时期大约是1950到1958年间使用的),并且有一个数字——3。这真是个难题。
编者注:作者辨识有误,这只罐子是解放后生产的。上两个字是“景市”,即“景德镇市”,中间一行为“九工业社”。因此它是50年代景德镇市第九工业社用以出口创汇的产品,与九江无关。以下是现存九工业社的瓷器及底部款识。
九江大兴公司(三个实例)
九江大兴公司。一个大的深紫色精心绘制山水图案的有盖碗,直径 25 厘米,有手写红色款识,形状和大小罕见,但在其他一些民国时期的瓷器上也能找到。
一个盘子来自安东尼・J・艾伦的《中国近代瓷器导论》,有手写红色款识,在黄色釉地盘子上有蓝色和红色汉字表意符号,翻译这些表意符号会提供更多信息。
一个有盖碗有胭脂红釉和一个尖顶椭圆形图案,里面有山水和铭文,直径 16 厘米,手写标记,铭文日期为壬申年(1932 年)。
九江德成(两个实例)
一个手写红色标记的单色深珊瑚色碗,直径 12.5 厘米。
一个球形茶壶有绘制精美的紫藤花和叶子,这些紫藤花让人想起邹文侯的绘画方式,见九江华昌和九江雷得茂公司的实例。
九江德记(三个实例)
一个直径 16.5 厘米的松、鹤和粉色牡丹碗,松和鹤象征长寿,加上春天(牡丹可能代表春天),寓意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有红色印章标记,铭文日期为乙亥年(1935 年)并作为礼物。
一个有盖罐有岩石山水图案,有红色印章款识,无铭文。
一个花瓶有鸟和莲花图案,铭文日期为癸酉年(1933 年)并由邹文侯签名,这个实例 2012 年在北京拍卖,据我所知未经过鉴定。
编者注:邹文侯,江西南昌县棠溪人,陶瓷艺术家。馆名:浔阳画馆。20世纪30年代在南昌受聘于丽泽轩瓷店画彩瓷,1939年到景德镇绘瓷数年。擅长粉彩花卉、翎毛、走兽、草虫等,被誉为民国时期花鸟瓷绘的领军人物。惜在1951年逝世于景德镇。因辞世较早,瓷绘作品传世不多。
九江冯庆顺(一个实例)
一个高 9 厘米的茶壶有山水图案和一个红色款识,很难判断是印章还是手写,有两个铭文,一个铭文说 “九江冯庆顺改良品” —— 由冯庆顺公司制造;另一个 “秋影浔阳”,意思是秋天树影下的浔阳。
编者注:作者有误读,编者做了修订。
九江赣华(五个实例)
一个深紫色山水碗,有印章或手写红色款识,山水绘制精美,有一堆圆形岩石。
一个大的有盖碗有绘制精美的菊花和叶子,有 “新” 的釉料,直径 19.5 厘米,有手写红色标记,叶子显示出独特的刮擦技术,使用这种釉料的装饰可能是 1945 - 1950 年的。
一个有盖碗日期为甲戌年(1934 年),有绘制精美的山水和一个注明日期为 1934 年的铭文,直径 20 厘米,有手写红色标记,第三个字可能不是 “赣” 但我在别处找不到。
一个有盖碗很明显是 “拼凑” 的 - 底部(菊花)和盖子(玫瑰或牡丹?)的装饰非常不同,款识也不同,一个款识为九江赣华,盖子来自南昌振华公司,直径 16 厘米,铭文在盖子上有南昌振华款识,日期为 1935 年。
一个小茶壶有蓝色山水和一个印章的 3 分区菱形标记,高 9 厘米,有四字铭文 “韵淡香清”,意思是 “香气淡雅清新”。
九江光华(11个实例)
光华公司(见下文)相当出名。我们确实知道杜重远(20世纪30年代景德镇瓷厂改革者)在景德镇建立了陶业管理局,在九江建立了光大瓷厂(http://en.cnki.com.cn/Article_en/CJFDTOTAL-GNSY201004032.htm)这这个 “光大瓷厂” 是否就是 “光华” 厂还不清楚。
“光大”瓷厂(可能是另一种翻译)成立于 1935 年,但因 1937 年的日本侵华战争而关闭。剩余设备被日本征用,在战争期间作为华中陶器株式会社进行交易。二战结束时,它的名字再次改为九江工业瓷厂(编者注:应为“江西省兴业公司九江瓷厂”),直到1949年后由新中国政府接管。然后公私合营一直存在到1956年,当时在政府控制下更名为九江瓷厂,生产工业瓷器。所以一个 “九江光华” 标记可能很好地表明是 1935 - 1937 年(但见下文关于年代的其他思考)。这家公司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所有者是戴启祥。
编者注:作者将“九江光华瓷社”和“九江光大瓷厂”搞混了。“光华瓷社”是一家传统作坊,编者之前转发的《九江文史 | 九江瓷市史略(下)》中有提及,它是九江光复后由戴启祥开设的,资金3-5万元,在抗战后的九江瓷市中算得上规模较大的,但远不如战前。
“光大瓷厂”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杜重远在九江开设的一家大型现代化制瓷企业,被誉为江西瓷业的希望,因日寇入侵未能开工生产。该厂几经演变,后为九江电瓷厂,作者对工厂历史的讲述基本准确。该厂的历史见编者写的《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6月5日 · 从株式会社到九江电瓷厂》。
一个印章红色标记的注浆板,有卷草纹、回纹和浮雕的蛟龙,施有吹釉苹果绿釉,这种装饰有三个实例,表明这至少是他们的特色之一。这种吹釉工艺相对耗时,1949 年后一般不再使用(尽管我有一个类似制作的碗,有圆形标记和数字,这通常表明是 20 世纪 50 年代的)。
一个茶壶有吹釉苹果绿釉覆盖卷草纹、蛟龙和回纹边框,高 12 厘米,有印章红色标记。
一个奶油器 / 牛奶罐有莲花和卷草装饰,施有吹釉苹果绿釉,有印章红色标记。
一个茶杯有蛟龙图案和浮雕的回纹边框,绿色吹釉,高 5 厘米,有印章红色标记。
一个开口碗,直径 18.3 厘米,有龙纹和花丝边框设计,可能是这家公司另一个常见的实用图案,有印章红色标记。
一个浅汤碗,直径 22.2 厘米,有龙纹和花丝边框设计,有印章红色标记。
一个茶壶有菊花和其他花朵,高 11.5 厘米,图像不够清晰,无法确定这些花是绘制精美还是转印的,不过我认为可能是手绘的,因为这在民国晚期到新中国初期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特色图案,在西方不常见,但在中国很受重视,因为原型最初是由王布(Wang Bu)绘制的,有印章红色标记,有未翻译的铭文。
一个茶壶,高 10.8 厘米,有山水图案,有未翻译的铭文,手写标记,看起来不错,但这件物品的真实性可能有问题,茶壶形状不常见。
四个碗每个都有不同的花,可能是四季花卉,有独特的绘画,有印章红色底标。
一个小茶壶有金鱼和水草以及简短铭文,有印章红色底标。
许多标记中有 “光华” 的瓷器有江西前缀而不是九江(见下文),但它似乎是一家位于九江的公司。
一个手写红色标记的 “马蹄” 杯,有老人(寿星?)、铭文,标记有 “江西” 而不是 “九江” 前缀,这个实例未经过验证,但标记在书法上与上面的实例相似。
一个不太常见的釉上蓝印章标记的江西光华公司。
编者注:江西光华公司与九江光华瓷社不是一家公司。江西光华公司有可能是解放后成立,可能不在九江。
九江华昌(9个实例)
华昌公司似乎生产了相当高端的瓷器。两个有铭文的有盖碗有出色的釉上彩绘画,一个有绘制精美的龙凤奖章的茶壶如下所示,都来自中国瓷器论坛。也有几个实例没有地名前缀,只是在底部或铭文中有 “华昌瓷业商店”“江西华昌出品” 和 “华昌瓷业公司”,后者日期为壬申年(1932 年)。
这件精美的有盖小碗,直径 15 厘米,上有邹文侯手书款,落款日期为 1936 年。这幅画与下图中的九江雷德茂茶壶非常相似,也是 1936 年作,署名邹文侯。目前还不知道这两家公司之间有什么关系。邹文厚的瓷器绘画极其精美,他的牌匾和茶壶等作品都很受追捧。他于 1930 年开始在九江梁滴石的 "丽泽轩 "店工作,直到 1939 年搬到景德镇。他应该画过很多专业作品,对景德镇的其他画家和学徒也有很大影响。
题词翻译为丙子(1936),三月,翰西先生清鉴(一种非常谦卑和尊重的说法),邹文侯。
编者注:作者有误读之处,已修订。
这只盛碗不带盖,以铁红色显示汉字表意图案,有 3 个铭文,无底款,直径 19 厘米。主铭文上的书法与下面的盛碗出自同一人之手,后者的年代为 1932 年。
带有蓝色风景的盖碗,铭文上写着1932年秋天。关于铭文书法的比较,见上面的例子。这意味着碗是在九江华昌公司制造的。
小盖碗,带有黄色菊花和树叶装饰,精细绘画,手写标记,15厘米。
一个大的有盖炖锅,有胭脂红釉和一个尖顶椭圆形图案,里面有详细的山水和一个主要未翻译的铭文。根据铭文,其年代为民国 23 年(1934 年)
一套带有菊花和树叶的盘子,很难分辨标记是手写的还是盖章的,但可能是手写的。
一个糖罐,有精心绘制的徽章,里面有一条红龙和一只凤凰,底部有风格化的波浪图案,手写红色标记
茶碗套装,有黄色釉地和红色和蓝色汉字表意符号,碗直径 10.5 厘米,手写红色标记,可能是九江华昌公司较晚的一个实例。
一个小的笔筒有深紫色山水和详细的人物,高 11 厘米,铭文是黑色的,可能是同一家九江华昌公司但有江西前缀。
编者注:最后的“江西华昌”和“九江华昌”风格相距甚远。一般来说,九江的店铺较少打江西的名号。
编者注:因本文很长,故分四篇发布。下篇明日继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