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美国一张罗布泊卫星图,地质学家的发现,拯救了数亿国人

司空知山海 2024-08-10 04:27:26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1972年,美国卫星拍摄到了一张罗布泊“大耳朵”照片。

中国科学家们看到后,震惊不已,纷纷开始了对罗布泊的探索。

漂移的谜湖罗布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一本权威学术杂志发布了一张由陆地卫星1号捕捉的地球画面。

这张照片聚焦于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其中一处景象尤为引人注目——

形似人类耳廓,不仅轮廓分明,耳轮细腻可辨,还有耳孔与耳垂。

这就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

罗布泊拥有几百万年的悠久历史,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心脏地带。

它汇聚了天山、昆仑山与阿尔金山三大山脉的水流,孕育出一片绿洲。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的剧烈波动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罗布泊日渐干涸。

直至20世纪60年代,这片水域彻底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化为一片干涸的荒漠。

极端的气候条件与严酷的地理环境交织,使得罗布泊成为了一片人迹罕至、寸草不生、风沙肆虐的险地,令人望而生畏。

罗布泊因此得名“漂移的谜湖”。

在那个时代,国内对罗布泊探索研究很少,使得这片神秘之地一直笼罩在迷雾之中。

1980年,中国地理学家夏训诚先生赴美交流。

首次目睹罗布泊那标志性“大耳朵”照片的他,震惊不已。

美国教授询问他这一奇特地理现象的成因,夏训诚先生一时竟无言以对。

“罗布泊在中国,而罗布泊的考察研究却在国外。”

这一说法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中国科学家们的心上,激发了他们对于罗布泊的探索。

彭加木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生物化学家,彭加木不仅学术造诣身深厚,更是一个勇于探索未知的人。

他曾先后三次踏入罗布泊,发现了罗布泊的土壤中富含大量钾盐。

1979年秋天,彭加木到孔雀河下游进行了一次考察。

这次,他不仅穿越了风蚀雅丹地貌的奇观龙城,还踏入了楼兰古城的废墟之中,进行了一系列细致入微的考察。

十几天后,“先遣队”的使命完成,但彭加木的心中却燃起了更炽热的火焰。

他与夏训诚商议,想要组建一支由中国科学家组成的科学考察队,目标直指罗布泊,开展全面的科研探索。

这一提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领导层的鼎力支持。

1980年5月9日,万众瞩目下,以彭加木为队长的罗布泊科学考察队,踏上了征程。

科学家神秘失踪

科考队抵达了罗布泊边缘,那里的气温高达50℃。

经过艰苦跋涉,队员们穿越了错综复杂的雅丹地貌核心区。

随后,科考队自罗布泊的北岸启程,一路向南,深入鲜有人迹的湖盆腹地。

在广袤的湖盆地带,考察队成员们一边克服着极端环境的重重挑战,一边进行拍照记录、数据测量与样本采集工作。

进入干涸后留下的盐包区后,考察队又面临巨大挑战。

湖底的盐壳高约一米,坚硬且形状不规则,车辆难以通过。

他们不得不轮流使用大铁锤砸开盐壳,确保车辆能够继续前行。

一个月的时间,对每位队员而言都是体力与意志的极限考验。

加之湖盆内持续的高温,使得汽车每行驶十分钟左右,就会因水箱过热而停下来。

这无疑大大减缓了他们的行进速度,日行不过十数公里。

白天酷热难耐,到了晚上,寒冷的天气又让队员们备受煎熬。

即便穿上厚重的皮大衣,仍难挡刺骨寒风。

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队员们普遍出现了头晕目眩、恶心欲吐等不适的症状。

尽管如此,考察队还是坚持着完成了任务。

经过七个日夜的艰苦跋涉,终于在6月5日成功穿越罗布泊湖盆的盐壳地带,到达了南岸。

提前完成了预定的考察任务,考察队本可以凯旋而归。

但是彭加木和队员们想到出来一次不容易,已经走到这里,何不再继续就近进行延伸考察呢?

于是他们决定,向东到疏勒河的老河道上去看看。

6月12日,彭加木率领六名考察队员,准备环绕罗布泊一周。

然而,当车队行驶到库木库都克以西那片广袤无垠的荒凉地带,突然迷失了方向。

更令人忧心的是,汽油与水已经快耗尽了。

在罗布泊这片极端环境中,水资源的稀缺超乎想象,而现有的饮用水,只够支撑全队勉强维持两日。

6月17日凌晨,科考队向大本营发出了求救信号。

留守在大本营的科考队员接到他们的求助后,立即求援乌鲁木齐部队,请他们动用空中力量,紧急空运补给。

18日清晨,两架救援飞机被紧急派遣至罗布泊区域,展开救援行动。

在库木库都克附近,一架直升机找到了6位科考队员,便把水、食物和汽油空投给了他们。

然而这六名队员中,包括四位科研人员和两名司机,却不见彭加木的身影。

此时的彭加木已经失踪了一天,考察队的同事们只在车座上发现了一张简短的字条:

“我向东去找水井。彭。6月17日10时30分。”

彭加木的失踪立即触动了各界的关注。

政府迅速动员,不仅调动多架飞机,还派遣地面搜救队伍前往。

以科考队最后的宿营地为圆心,向外辐射搜索。

1980年初冬,第四轮大规模搜寻行动持续了整整41天,却仍旧没能发现彭加木的踪影。

与此同时,民间自发组织的搜寻行动也从未停歇,却始终未果。

众多曾与彭加木并肩作战于罗布泊的同事及科学家,普遍达成共识:

彭加木的失踪,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在极端环境下迷失了方向;

不幸遭遇了肆虐的风沙而被掩埋,或是意外落入了沙地中隐蔽的裂缝之中。

罗布泊的险恶与莫测,让人们对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彭加木已无生还的希望,人们判定他已为中国科学事业光荣献身。

为了纪念他,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了彭加木“革命烈士”的称号

死亡之海成因

数百年来,罗布泊吸引了许多科学家与探险家踏上这片土地。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只为揭开其神秘面纱。

然而,这片险地也无情地吞噬了许多人的生命。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两度带队深入罗布泊,虽勇气可嘉,却也因饮水断绝而死伤惨重。

1906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亦率队涉足楼兰,试图解开古城的秘密,却同样遭遇了水源枯竭的绝境,队伍死伤大半。

那么,曾经生机勃勃的罗布泊,如何成为被冠以“死亡之海”之名的广袤荒漠呢?

而那独特的“大耳朵”地貌,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青藏高原如同一道天然屏障,阻隔了来自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湿润气流,导致罗布泊的干旱状况逐年加剧。

与此同时,人类活动的无序扩张,如过度垦殖等,加速了湖泊的萎缩与干涸,生态危机愈发凸显。

步入20世纪60年代,人类活动的强度升级。

塔里木河下游水库的兴建以及孔雀河上密集堤坝的筑造,更是破坏了罗布泊脆弱的生态系统。

这些工程导致了塔里木河向东部输送的水量大幅减少,罗布泊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水源,最终走向了枯竭的命运。

罗布泊地区极端的气候条件,无疑也加速了其干涸的趋势。

此地夏日酷暑难当,极端高温频频突破40℃。

而年降水量仅勉强达到30余毫米,与3000毫米以上的蒸发量对比鲜明。

正是在这种极端条件下,罗布泊于上世纪60年代彻底干涸。

植被凋零,原来的湖泊被厚重的盐壳覆盖,四周岩石裸露。

在极端干燥、昼夜温差巨大的环境里,岩石反复热胀冷缩,逐渐在风化的作用下分解破碎。

随后,这些碎块在强风的助推下,被搬运、筛选,最终在风力减弱的地方重新排列堆砌,构建起独特的地貌。

由于岩石成分的差异,局部地区的山坡上红、黄、白、绿、黑各色碎石交织在一起。

但这绚烂的景致背后,却是无尽的荒凉与危险。

罗布泊在沉寂多年后,首次公开的非军事活动,就是1980年5月彭加木率队进行的考察。

而在彭加木失踪事件之后,新疆地矿局派出的考察队再次抵达罗布泊。

科研队伍开展了地质扫描工作,还两次深入罗布泊的核心区域“大耳朵”。

罗布泊复活之路

关于罗布泊“大耳朵”耳纹的成因,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

这一独特的地貌特征,是罗布泊湖水周期性消退所留下的韵律性痕迹。

塔里木盆地作为昔日的古海洋遗迹,蕴藏着丰富的钾盐类矿物资源。

源自天山与昆仑山脉的众多河流,尤其是频繁变迁的塔里木河及其支流罗布泊水系,不断溶解并携带了大量的钾盐矿物。

加之缺乏外部水源补给与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这片区域便化身为一个巨大的天然晒盐场。

在此环境下,湖水迅速蒸发,钾盐矿物逐渐浓缩、富集,或以固态形式直接析出覆盖地表;

或以含钾卤水的形态沉积、渗透至湖底地层,甚至填充至地质断裂与裂隙之中。

随着罗布泊湖水的持续游移,这些晒盐场也相应地交替更迭。

历经数千年的自然作用与积累,最终孕育出了规模宏大的超大型钾盐矿床。

钾盐矿作为农用钾肥不可或缺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矿产资源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其储量却显得相对紧缺,属于大宗且急需的矿种之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的工业钾盐矿开采项目成功启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我国钾盐供应的燃眉之急。

然而,尽管察尔汗盐湖年产量可达约200万吨,却仅能满足国内年度总需求的四分之一。

剩余的缺口,不得不依赖进口来填补,每年耗资数亿美元。

鉴于此,寻找新的钾盐矿源,成为了我国地质工作者紧迫的任务。

在众多潜在成矿区域中,罗布泊以其优越的成矿条件脱颖而出。

因此,新疆地矿局的地质工作者们来到罗布泊,将钾盐资源的评价作为了此次考察的核心与重点。

通过挖坑取样工作,科研人员惊喜地发现了固体钾盐矿与富含钾元素的卤水并存的矿藏。

经过化验与鉴定,结果显示固体钾盐中钾的最高含量达到了6%至7%,而卤水中的钾含量也超过了1%,均已达到或超过工业开采的品位标准。

随后,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第二水文地质大队等多个专业团队,相继对罗布泊展开了包括钻探在内的全面实地勘查与调查工作。

其中,第二水文地质大队在钻探深度超过70米的井孔中成功采集到了含钾丰富的水样,进一步证实了罗布泊钾盐资源的丰富性。

随后,国家大量投入资金支持,扩大了对罗布泊地区钾盐资源的普查、详查、科研及开发力度。

经勘探确认,广袤无垠的罗布泊荒漠之下,蕴藏着储量高达2.5亿吨的巨型钾盐矿藏,其中硫酸钾占据主导地位。

2000年,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应运而生,正式拉开了该地区钾盐资源开采的序幕。

同年,一座年产能达4万吨的硫酸钾工厂拔地而起,迅速投入生产。

至2006年4月,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启动了120万吨钾肥生产项目,极大地加速了钾盐的转化利用进程。

从此,罗布泊的丰富钾盐资源被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高效钾肥。

不仅为新疆本地的农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更辐射全国,助力农业生产蓬勃发展,造福亿万国人。

参考文献

[1]裘伟廷.科学家神秘失踪之谜[J].科学大观园,2017,(23):66-69.

[2]段含明,艾里西尔•库尔班,张燕,等.近百年来罗布泊最后干涸时间的评述[J].干旱区研究,2013,30(03):541-549.

[3]“死亡之海”如何创造钾盐奇迹[J].科学大观园,2023,(16):34-39.

[4]王瑟.彭加木:魂归罗布泊[N].光明日报,2006-04-30(005).

0 阅读:32

司空知山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