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号信封
编辑|壹号信封
前言他以《红高粱》《英雄》等作品奠定“国师”地位,用镜头书写东方美学。
是被誉为“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的知名导演。

他担任总导演,设计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一举震撼世界。

他的才华和影响力跨越国界,被中国百姓亲切地称为“国师”。

然而,才子的感情史大多是“不堪入目”的。

从原配肖华的默默付出,到与巩俐的八年纠葛,再到与陈婷的“忘年婚姻”,张艺谋的情史始终伴随着“薄情”“混乱”的批评。
殊不知,他心中最意难平的白月光,是她!

贤妻扶我凌云志,我让糟妻被下堂!
1965年,14岁的张艺谋与初恋肖华在西安相遇了。
对方容貌俏丽、性格温和,让14岁的“老谋子”一见钟情。

为了接近肖华,张艺谋费了不少心思,他利用在美术活动室练习的机会,偷偷看她,还时不时递上小纸条表达心意。
甚至,他还为肖华做了一本专门的影集,记录下了两人的点点滴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
尽管女方的父母并不看好这对年轻人的未来,但坠入情网的少女怎会轻易回头?
肖华不顾一切,瞒着父母放弃了北京户口,追随爱人去农村下乡插队。

在艰苦的日子里,他们相互扶持,蜜里调油,肖华还省吃俭用为张艺谋买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
这台相机成为他摄影事业的起点。
1978年,张艺谋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肖华变卖首饰供其求学,追随他下乡。

但这段始于纯粹的爱情,最终在1987年因《红高粱》的爆红戛然而止。

当肖华在给丈夫洗衣服时,发现了巩俐写给张艺谋的告白信:
“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带走了”。

那一刻,她知道,这段婚姻已名存实亡。
面对质问,张艺谋选择净身出户,但肖华拒绝物质补偿,仅保留女儿抚养权。

肖华无疑是倔强的,当初为了爱情可以背井离乡,如今也决绝离开。
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女儿,还在夜深人静时自学知识。
1990年,37岁的肖华决定考西南大学的作家班。
经过努力,她于1993年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在学校里,她将自己与张艺谋的情感经历以及自己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写进故事中。

她以写作疗愈创伤,2001年出版了自传《往事悠悠》。
在自传中,她虽没有倾诉怨恨却字字锥心。

肖华以知识重塑灵魂,用大爱超越小我,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肖华输了婚姻,但赢了口碑。
多年以来,有关张艺谋将肖华视为“垫脚石”的传言从不间断。
肖华的付出成就了他的艺术,但他成名后抛弃糟糠,暴露人性凉薄。

玩弄影后感情,逼婚也不妥协?
1987年,《红高粱》剧组在挑选女主角时遇到了难题。
直到22岁的巩俐穿上戏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直呼天降好运:
“天助我也,这就是九儿!”

巩俐身材修长、容貌俏丽且有坚韧气质,她的眼神多情而坚强。

《红高粱》的大获成功,让两人自此绑定,成了银幕上的黄金搭档。

此后八年,两人以《菊豆》《秋菊打官司》《活着》等作品缔造影史传奇。

这些电影也见证了他们之间的艺术默契和情感纠葛。

然而,尽管两人在银幕上默契十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面临着诸多困难。
在艺术上,巩俐是张艺谋的“专属缪斯”,但婚姻承诺始终悬而未决。

张艺谋的女儿不喜欢巩俐,总是时刻监视着张艺谋,不愿意让巩俐靠近他半分。
但蹉跎多年,却始终没有得到承诺的巩俐希望爱情能够修成正果。
面对这些难题,张艺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选择了“拖”:
不结婚,也不分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巩俐逐渐明白了自己无法成为张艺谋的妻子。

1995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片场,巩俐携兄长逼婚。
却只得到以“婚姻不过一张纸”的回应,彻底击碎她的期待。

于是,两人合作完《摇啊摇》后正式分手,分道扬镳。
分手次年,巩俐闪嫁富商黄和祥,13年后以离婚收场。

而张艺谋则与小31岁的美女陈婷秘密生子,直至2013年因超生罚款曝光婚姻。
尽管分手了,但张艺谋和巩俐之间的默契和情谊并未消失。

2006年,张艺谋再次邀请巩俐出演电影《满城黄金甲》,这次合作被看作是对他们过去“黄金”般青春和感情的一种告别以及对未来的祝福。

“巩张”这段荧幕CP的结局,让很多粉丝意难平。
有人认为他们是艺术共生体,分手是时代悲剧。

但更多人批判张艺谋消耗巩俐的青春,不愿负责任没担当。
但与肖华的“传统牺牲”不同,巩俐的悲剧源于对“现代爱情”的误判。
她试图以事业绑定情感,却未能撼动张艺谋对自由与掌控的执着。

温顺贤良隐忍十年,才达到张艺谋的“及格线”!
1999年,张艺谋在《幸福时光》海选现场遇到了18岁的陈婷。

张艺谋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尽管两人相差31岁,但他还是热烈而真挚地向陈婷表达了爱意。
与陈婷恋爱后,张艺谋同样没给名分,一直在拖。
而陈婷也没有怨言,她抛下学业为张艺谋接连生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安心地相夫教子。

隐忍十余年,最终她以“温柔顺从”的姿态成为最终伴侣,直到2011年两人才正式登记结婚,2013年因“超生”被罚款而曝光婚姻状态。

尽管“张陈”两人年龄相差悬殊,但他们的感情却十分稳定。
张艺谋曾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自己对陈婷的感激之情。

与巩俐的强势不同,陈婷选择退居幕后,自考北师大研究生,以“完美主妇”形象维系家庭。
张艺谋公开称其“可靠的后方”,这段关系被解读为“父权结构的延续”:
这段关系中,张艺谋作为男性主导,女性以隐忍换稳定。

如今,张艺谋已经70多岁了,而陈婷依然貌美如花、神采飞扬,两人的感情维持25年之久,成为了娱乐圈中的佳话。

隐藏心中多年的未竟之缘,逝去的白月光梅艳芳。
2003年张艺谋正在筹备新片《十面埋伏》,需要一位具有侠骨柔情气质的“大姐大”来出演“飞刀门”大姐的角色。

张艺谋想到了梅艳芳,认为她是最合适的人选。

然而,命运却与张艺谋开了个玩笑,就在梅艳芳准备出演这部电影时,她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彼时的梅艳芳已是宫颈癌晚期,但仍强撑病体与张艺谋会面。

张艺谋得知后十分痛心,他主动修改剧本,试图将梅艳芳的很多武戏改为文戏以减小体力消耗。
尽管张艺谋为梅艳芳提供了许多帮助和鼓励,但命运还是无情地夺走了她的生命。

病情急转直下的梅艳芳最终婉拒合作,并在临终演唱会上穿婚纱告别舞台。

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离世,张艺谋带领同事们默哀一分钟以表敬意和哀悼。

梅艳芳去世后,张艺谋没有另找演员,而只保留了飞刀门大姐的名字和一个遮住脸的身影,缅怀梅艳芳。

在电影的片尾,还能看到字幕“谨以此电影缅怀梅艳芳小姐”。

没能合作始终是他无法忘却的遗憾,张艺谋曾多次公开表示:
“等不到她是我此生最大遗憾。”

在许多次电影界谈话中,他都表示梅艳芳是他的“心中女神”。
这种遗憾超越艺术层面,成为情感寄托的象征。
梅艳芳与张艺谋没有真正恋爱,但她身上兼具的江湖豪气与脆弱感,恰是张艺谋作品中女性的终极投射。

与巩俐的“得到后失去”不同,梅艳芳是“未曾拥有却永恒缺失”的遗憾。
完美契合他对完美艺术伴侣的想象。
曾经有人质疑张艺谋借梅艳芳营销深情人设。
但更多影迷认为,这种遗憾恰凸显艺术家对纯粹性的追求。

无论是与肖华的初恋、与巩俐的红颜知己情,还是与陈婷的终身伴侣缘以及与梅艳芳的未竟之缘。
都成为了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抛弃发妻到“父女恋”,在传统伦理观下,张艺谋无疑是背离责任的。

他的三段关系皆以女性牺牲为代价,让不少网友质疑他是否玩弄感情。
但张艺谋的才华却不可否认。
网友对他又爱又恨,只能将张艺谋的作品与私生活分开看待。

张艺谋的情史如同一部未剪辑的电影。
肖华是黑白胶片里的青春纪实,巩俐是浓墨重彩的戏剧高潮,陈婷是商业片的稳妥结局。
而梅艳芳则是永远停留在分镜脚本中的艺术理想。

这种“未完成性”,恰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在艺术与欲望、责任与自由的撕扯中,谁又能真正完美?
答案,恐怕如《十面埋伏》中那片未落的飞刀,永远悬于时空之外。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央视网 [引用日期2014-05-8]张艺谋与肖华.新浪网 [引用日期2013-12-25]巩俐给张艺谋信曝光: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带走了.中新网 [引用日期2023-12-31]张艺谋前妻忆离婚:巩俐把我击垮 她要为他生孩子.人民网 [引用日期2024-06-03]张艺谋谈“超生”:十多年没拉孩子的手出门.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4-01-12]张艺谋:超生是我自己做错了 诚恳向所有人道歉.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4-01-12]张艺谋全额缴清748万多元超生罚款.网易新闻 [引用日期2014-02-7]张艺谋执导的奥运宣传片再获国际大奖.中国网 [引用日期2019-10-11]巩俐情史上《柏林日报》头条,中央车站导演邀请巩俐演戏.新浪 [引用日期2013-11-22]巩俐凭《满城尽带黄金甲》获最佳女主角.新浪 [引用日期2016-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