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视市场上有三个主流显示技术(LCD、OLED和Mini LED)各有各的优缺点。先说说“老将”LCD,技术最成熟,但色彩和对比度差点意思;再来看OLED,画面对比度惊艳,可惜亮度上不去还容易烧屏;Mini LED则综合了前两者的优势——色彩饱满亮度高,对比度能打,寿命也更耐用。不过,它也有自己的“软肋”,那就是光晕问题。
光晕问题到底是怎么来的?
简单来说,Mini LED的背光分区技术是通过控制不同区域的灯珠来调节画面的明暗。理论上分区越多,明暗对比越强,画质就越好。但灯珠的光会扩散——就像手电筒的光会散开一样,如果控光技术不到位,光线就会跑到不该亮的区域。比如这个花朵画面,由于这台电视的控光能力弱,本该纯黑的背景泛出白雾状的光晕,导致画面浑浊。花瓣边缘模糊,粉色的饱和度也不够,整体质感大打折扣。
要解决这个行业难题,关键得把光线锁死在指定区域,海信E8Q Pro用了一个“组合拳”方案来解决:在至高可达 8320 分区的超精细控光、10000nits 超高峰值亮度等顶级画质规格的基础上,推出了全新的超画质U+Mini LED光晕控制系统。这一系统,通过从硬件结构到芯片算法的全链路配合,相当于给每个灯珠都配了精准的"光控保镖",让该亮的地方亮得纯粹,该暗的地方彻底黑得下去,实现纯净通透的画面效果。
超画质U+ Mini LED系统从三个部分精准消除“乱窜”的光线。首先是光源控制,8核LED聚光芯片驱动光线时,会先调节强度和角度,再让光线钻进晶钻天光透镜。这块透镜的曲率和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如同“漏斗”一般,把分散的光收得更紧,压缩散射角度以减少光线扩散,让不该亮的地方绝不发光。
然后是物理防溢光,海信E8Q Pro实现了超微距OD,把背光灯板到扩散板的距离(OD值)缩到极致,更近的OD距离让光束更集中,二次压缩光线散射范围。它的原理和用手电筒照墙类似,离得远光斑大,离得近光斑小。因为OD不拆机是看不到的,所以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个判断它数值大小的技巧,购买机器时,可以关注一下整机厚度,整机厚度小于 60mm 是微距OD,小于50mm才是超微距OD。
最后是像素级控光,晶眸控光芯片把处理好的光信号传给背光模组,1:1点阵控光立马启动。通过物理分区的精密排布,每个背光分区的光域范围与屏幕像素点形成严格对应的点阵关系,确保高光区域与暗场区域的边界完全匹配。
(海信E8Q Pro与其他Mini LED电视光晕控制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E8Q Pro的超画质U+ Mini LED光晕控制系统并非“暴力灭光”,而是“去伪存真”:暂停按钮、字幕周围不该有的亮边,必须彻底清除;月亮的光晕、阳光穿透树叶时自然的丁达尔效应,将完整保留。这样精细的处理让画面既干净又富有立体感。
除了光晕控制外,海信E8Q Pro还在画质芯片、屏幕两大方面实现了硬核升级,让画质表现有了质的飞跃。搭载的信芯AI画质芯片H7,将单一控光升级为光色同控,在图像输出前分别对光色信息进行提取、解析后,再将光色逐点映射拟合输出,使得画面在色彩、清晰度、对比度、景深度和动态表现上更加出色;黑曜屏Ultra则是行业唯一具备双层低反、二次降反”黑科技“的高端低反屏,1.28%的行业超低反射率+4倍黑度+178°广视角设计,带来画面丰富饱满、侧看无偏色的视觉体验。
虽然物理学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光晕无法100%消除,但这没有成为海信在画质上妥协的借口。海信E8Q Pro控制光晕的“杀手锏”就是将每个环节的技术都拉满,再加上硬核的芯片和屏幕“黑科技”,让这电视的画质表现用十年都不落伍。如果你是追求极致视觉体验的影音发烧友,海信E8Q Pro现在就是Mini LED电视里画质最强最值得买的影游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