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枫:良性电商生态离不开买卖双方的共同信任与规则的公正执行

电商中心曹叔 2025-04-28 14:21:40

拼多多、淘宝、京东等平台相继宣布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消费者保护盾”,在四年间逐步异化为“商家绞索”。如今终于“靴子落地”,取消“仅退款”究竟有哪些深远意义?

4月22日,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宣布调整“仅退款”政策,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释放了强烈的信号,明确表示会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造成商户“货款两空”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

事实上,“仅退款”政策不仅存在于这几家知名电商平台。早在去年7月23日,全国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联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起国内首个“电商平台‘仅退款’调查行动”,并上线了国内首个电商商家“仅退款”第三方投诉通道,最终于9月4日发布国内首份《2024年电商平台“仅退款”调查报告》。

不仅如此,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例行发布《2025年Q1中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数据报告》中,有超过17家电商平台均涉及“仅退款”等行为,如拼多多、抖音电商、淘宝、京东、天猫、快手电商、全球速卖通、1688、微信电商、闲鱼、美团、苏宁易购、阿里巴巴、BOSS直聘、万师傅、孔夫子旧书网、小红书等平台均存在“仅退款”等商家投诉。此外,饿了么、temu、中免日上、亚马逊、考拉海购、阿里巴巴国际站、飞猪等平台也涉及类似投诉。

对此,广东省现代移动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文丹枫在接受网经社独家专访时表示,

作为电子商务研究人员,我高度关注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所引发的深层次变化。该举措是对近年来电商生态中“以买家为中心”规则失衡的必要纠偏。过去“仅退款”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但在滥用现象频发的现实中,已严重侵蚀商家的正常运营,甚至出现“货款两空”的困局,破坏了交易公平。

此次取消,是对商业规则理性回归的信号,体现了平台在消费者体验与商户权益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也回应了“两会”上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保护中小企业的政策导向。我们期待在“取消”之外,各平台能同步建立更高效的纠纷仲裁机制、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既防范恶意退款,又保障真正合理的售后诉求。

良性的电商生态,离不开买卖双方的共同信任与规则的公正执行。只有在公平可持续的交易环境中,商家才能安心经营,消费者才能放心购买,中国电商也才能实现长期繁荣。

【专家介绍】

文丹枫,广东省现代移动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0 阅读:0

电商中心曹叔

简介: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电商行业意见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