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没签成,李嘉诚资产损失780亿,中方开始审查,美国公开发声

哀上李金锐 2025-04-03 17:52:33
李嘉诚这回真的是“失算”了!不仅与美国的“港口交易”合同没能签成,而且还连续遭到“暴击”,实在是亏大了。但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美国却突然发声,为李嘉诚“站台出头”,这不仅再一次说明此次“港口交易”确实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同时也有可能会给当前局势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李嘉诚不顾中方官方层面的多次苦口婆心的劝诫,执意要一意孤行推动所谓的港口交易,堪称冒天下之大不韪,终于在近期,李嘉诚也已经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了代价,李嘉诚连遭到“暴击”,不得已吞下了自己亲手摘下的苦果。首先,是由于“港口事件”的发酵,李嘉诚及其下属企业已经让资本市场信心大减,而无情的资本市场也是率先给予了李嘉诚以严厉的惩罚。就在近期,李嘉诚下属的几家企业的市值已经暴跌了780亿之巨,这无疑也让李嘉诚切切实实地被“打疼”了。

不仅如此,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宣布对长和港口交易依法进行审查。这也算是中方官方正式介入此次交易。

在中方官方层面介入这个“港口交易”之后,此次李嘉诚下属长江实业集团与美国贝莱德公司的交易已经被叫停,已经有长和高层消息人士透露:“下星期不会有任何签约,原因大家知道的啦!”那么也就是说,李嘉诚原本计划的,通过此次交易套现将近190多亿美元巨款,目前来看是拿不到了,这也是李嘉诚近期遭受到的又一个“重大打击”。

这还不算完,29日,国务院港澳办再度发声,转发了香港知名媒体《大公报》的题为——《港商须有底气,不应向霸权主义低头》的文章。很显然,这篇文章其实带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字里行间就是在针对李嘉诚及其下属的长江实业集团。

中方在官方层面上再度批评李嘉诚,这无疑也在舆论层面上再度给了李嘉诚一记重击,这有可能会让李嘉诚被资本市场进一步抛弃,对李嘉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在遭受了接连暴击之后,李嘉诚终于还是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换句话说,这位看似不可一世的香港首富,这回很有可能终于开始慌了!有可能是为了“早作应对”,李嘉诚已经着手进行了二次准备,根据相关消息人士的说法,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旗下所有业务已经全部独立于长和。

很显然,这其实就是李嘉诚在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留后路”!毕竟,从目前的情况看,在“港口交易事件”发酵之后,李嘉诚及其集团已经备受打击,并且日后其财团在祖国大陆经商、合作等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李嘉诚故意让自己的儿子“独立”出去,其实就是假意与其撇清关系,那么未来李泽楷就有可能能够成为李嘉诚家族与大陆相关商业合作对接的“中间人”。

综上不难看出,李嘉诚这回是真的慌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美国却突然发声了,并且美国还明显有为李嘉诚“摇旗呐喊”的意思。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消息称,28日,美国务院发言人布鲁斯称,对于中国介入审查“不意外”,随后布鲁斯污蔑称中国不满交易是因为削弱了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美国乐见美国投资者拿下巴拿马港口公司的控股权。

美国的公开发声,无疑已经证明了以下的几点。首先,是此次交易果然不是什么所谓的“商业行为”,而就是中美博弈的一次交锋。试想一下,如果此次交易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商业交易的话,那么美国国务院这样的官方组织有必要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显然,美国早就已经是包藏祸心,而贝莱德公司,不过是美国政府的白手套而已!

其次,美国很有可能还是要夺取巴拿马运河港口的运营权,对对巴拿马运河志在必得。美国国务院一方面大力对中方的正当做法大泼脏水,大肆污蔑,另一方面又表示了对美国财团拿下巴拿马运河港口控股权的支持,这其实已经将美国官方的态度表示的非常明显了。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美国在接下来很有可能也会在官方层面出手,强行夺取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届时,处在漩涡中心的李嘉诚究竟会如何选择,就让我们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吧。

0 阅读:0

哀上李金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