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清廷以浙江兵凶战危、全面告急,命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左宗棠临危受命后,部署楚军东进时,太平军在浙江攻城掠地 ,势如破竹,已经占据了除湖州、衢州等少数地区外的浙江绝大部分州县,并在婺源、开化一带集结重兵 ,图谋西进。
太平军进围衢州时,左宗棠决定暂不救援被围困的衢州,而先顾粮饷来源之地,赴援婺源、景德镇、乐平等地,因这几处既是湘军的重要后勤基地,又是入浙的后路。为此,左宗棠命浙江按察使刘典等军火速驰援婺源。
同治元年(1862)正月,楚军在张村、马店街一带与太平军展开激战,太平军损失颇重,不支败走,楚军趁势攻占开化。收复开化,就可以保证婺源、景德镇一带的安全,巩固了后防,而且使盘踞衢州一带的太平军之北翼也受到严重的威胁。
2月,太平军为了牵制、阻吓左军进援衢州,在遂安集结大批部队,以威胁楚军左路,摆出一副要反攻开化的架势。左宗棠下令各军抢先出击,再次击败太平军,逼迫其撤出遂安。
太平军两次受挫后,转而集中兵力猛攻守衢州的李定太军和驻江山的李元度军,左宗棠亲率楚军主力南下进援,与太平军鏖战至3月,太平军力战不支,溃退至金华。5、6月间,太平军卷土重来,再次围攻衢州,不克后又转攻遂安,但均被清军击退。
经过半年多的转战,左宗棠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终于牢牢地控制了衢州府所辖的大部分地区,楚军也在浙江站稳了脚跟。与左氏遥相呼应的是,浙江沿海的宁波、台州两府的英法雇佣军和当地团练武装也先后展开大举反扑,相继收复了宁波和台州及所辖各县,从而从东西两个方向对太平军形成夹击之势。
与此同时,左宗棠的楚军实力也大为增强,可谓越打越厉害。他从湖南调来魏喻义、刘培元两军,从江西调来杂牌湘军王德榜部和李定太部,经过改编整训,虽然裁汰了大部分羸弱兵卒,却仍然保留了4000余精壮,士气、战斗力反而提高了。与之相反的是,太平军因招募了大批天地会 成员以及从广东来投的花旗军残部,鱼龙混杂, 战士素质与战斗力迅速下降,因内部矛盾错综复杂,其裂隙也在迅速扩大。
原属天地会的广东花旗军一部首领陈荣,拒不服从侍王李世贤的调遣,甚至还怂恿部下与太平军发生冲突,差点酿成血光之灾;江浙太平军由此陷入越来越被动的局面,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因曾国荃率湘军主力已经进扎天京城下,城内一日数十惊,自当年5月以来,天王洪秀全不断严令催逼李秀成、李世贤率江浙太平军回救天京,李世贤虽万般不情愿,也不得不准备赴援。这就意味着,在浙江战区,左宗棠占据绝对主动,太平军只能采取防御态势,无法也无力组织大反攻。左宗棠的高光时刻即将到来。
能受天磨真好汉,不遭人嫉是庸才——左宗棠
【配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