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能三分天下却不能一统三国,主席点评他有3个优点和2个缺点

趣史談过去 2024-07-26 15:24:52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硝烟不断,人才辈出。既有骁勇善战的武将,又有足智多谋的谋臣。

而说到后者,就有一个不管是三国正史还是《三国演义》中都无法绕开的人物——蜀汉丞相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神机妙算,连康熙都渴望拥有这样的人才。但为何主席却说“诸葛亮能三分天下却不能一统三国”?这其实是与他的3个优点和2个缺点有关。

优点一、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自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以来,他一直为蜀汉事业兢兢业业。在刘备死后,肩负起了振兴汉朝的重任。

他对内治理国家,发展经济,安抚百姓,还多次进行北伐,对曹魏展开了多次斗争。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因为他已经接受了刘备的托孤,要将蜀汉交到刘禅的手中,要把他培养成一代优秀的君主。

虽然刘禅在这方面没有这个才能,但在内外臣子的辅佐下,也能确保蜀汉的平稳发展。其实,《出师表》就很好地表达了诸葛亮的情绪,描绘了他一生的成就和他的不放下,不甘心。

退一步讲,自己就算时日无多了,他也不能放心刘禅,可见诸葛亮一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优点二、“屯田自给,巩固边防”的办法很有效

诸葛亮在汉中地区实行屯田政策,允许士兵在战争期间从事农业生产。这不仅保证了军粮的供应,而且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控制和管理。

他组织士兵“自力更生”实践,不仅有效保障了战争的储备粮食,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驻防在新疆边区的开国上将王震奉命到北京报告工作。

在向毛主席汇报时,他提出了建设兵团官兵的退休和就业安置问题。主席就曾提到诸葛亮,说他当年在汉中就曾经这样做过。

在开垦和就业的过程中,治愈了战争的创伤,培养和养活了自己,同时也稳定了边境。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吗?

因此,毛主席认为诸葛亮的“屯田自给,巩固边防”,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会过时,值得学习

优点三、团结少数民族

诸葛亮非常重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而他实施的这些民族政策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认可,他认为这对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后人对诸葛亮有很多正面评价,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才能有多难得。但毛主席对诸葛亮却有不同的评价,他认为诸葛亮的失败离不开他自身的缺点。

缺点一、选错将帅

马谡被斩,因为他狂妄自大导致街亭丢失。而他对关羽则有些过于“迁就”,在这种迁就之下,关羽也有些飘飘然了。

但诸葛亮却没好好敲打他几分,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缺点二:战略错误

《隆中对》中,当时诸葛亮给刘备的计划是分两条路进攻荆州和益州。

这种安排似乎没有问题,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重要的军事地点,很容易防御,但占领后就易守难攻,可以成为自己的新地盘。

但是,当时刘备的军事力量已经非常空虚,分散兵力都很容易受到攻击。此外,这两个地方相距太远。如果一方遇到意外,另一方将没有足够的时间支持,只能静待失败。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毛主席在作战时的主张,而毛主席也认为他们在这一点上的不同想法,是诸葛亮不能一统三国的最终因素。

1 阅读:32

趣史談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