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储粮山东分公司发布新增库点3家!
10月25日,中储粮北京分公司发布新增库点1家!
10月26日,中储粮北京分公司发布新增库点1家!
10月28日,中储粮北京分公司发布新增库点2家!
10月29日,中储粮北京分公司发布新增库点1家!
10月29日,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发布新增库点3家!
10月30日,中储粮北京分公司发布新增库点1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仅仅一周的时间,北京、山东、安徽三省发布了增储库点12个,特别昨天,北京分公司再次公布了增储库点
中储粮玉田直属库有限公司,收购地点:唐山市曹妃甸区农垦省级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海镇永丰路136号。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4年10月31日,10月的最后一天,小麦市场给所有带来两个好消息,一个消息是增储的再次发力,不管收购多少量级,其意就是在给市场减少压力。
第二个好消息,就是陕西宝鸡今麦郎收购河南小麦价格高达1.275元,不管是因为成本,还是运费等等因素的扣除,最终利润多少,对于当前市场来说,心态上的提振就足矣。
为什么近期的增储频频闪亮登场?华北玉米市场由前期的极速深跌,引发农民惜售,从而又快速的拉涨,当涨至一定节点之后,农民没有恐慌,粮点开始恐慌,这次深加工的快速下跌,可见粮点心态被市场重锤后,已经变成了惊弓之鸟,谁也不想去承担市场风险,选择落袋为安。
我们再看看小麦,虽然行情走势不同,但是整个市场的心态却走着与玉米如出一辙般的道路,为什么?
华北小麦的最大主力不是贸易商和粮点,而是头部企业、面粉企业、饲料企业。
1)由于华北玉米价格深度下跌,已经把市场中所有可能替代的原料,包括小麦统统踢出市场,从而使得小麦变成了一条腿走路,最大的使用方是面粉企业。
面粉企业这些年跟生猪、牛、羊一样,赚得利润后都在无序扩张,而扩张后的结果就是产能过剩,过剩的结果就是大中小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随之又面临宏观一些问题。
企业为了生存,第一要素不是赚钱,而是自保,结果可想而知。
2)新季小麦上市之后,因为玉米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叠加豆粕价格还在高位,使得小麦在饲料方面有着可观的应用。所以上市之初,很多饲料企业也在频频采购小麦。
但随着时间的演变,陈玉米开始极速下跌,小麦的替代优势显得尤为黯淡,新玉米的上市更是直接被重锤,所有主体都在积极采购玉米。
3)从今年最新面粉的消费数据来看,面粉企业的开机率就可以进行佐证,叠加面粉经销商和贸易商受到前几年涨价的冲击,也都改变购销模式。
种种数据都在显示,面粉的销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低和减少。产业链的每个主体都有着明显的变化。
4)头部企业,最大的采购主体就是增储,使用浑身解数一直在保护着小麦,防止出现大跌。但由于各个地区小麦上市时间的不同,导致小麦的收购成本也不尽相同,增储的价格就像是一个“稳定器”横在那里。
导致市场没有较大波动,而此时存有小麦的贸易商,第一反应就是怨声载道——利润微小甚微或无利润。只要有拍卖的动作,就是各种阴谋论,但,这也是没有办法。
所有的大宗商品都在下跌,凭什么小麦会“独善其身”呢?也正因为小麦是口粮,所以给了一层保护外衣。
最近增储库点的频繁发布,真的是因为储备库和地储那点小麦拍卖吗?非也!
大家把眼光放得远一点,现在华北的玉米价格是不是非常之低,小麦似乎变成了弃子,如果增储不进行托举,小麦真不知道要跌成熊奶奶样。同时拍卖的底价,一直“挑”成那么高,为什么?就是在托着小麦。
所以,个人武断的猜想,注意,只是一种猜想,后期华北的玉米肯定要大力的进行收购工作,又为什么?还是小麦。
当下的玉米价格推高并不是因为需求的增加,而是因为农民的惜售,惜售的结果肯定会延长或延迟农民的卖粮时间,非常容易出现扎推卖粮,那时候玉米不知道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如果玉米大幅度的下跌,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小麦给拉下水,为了保护小麦,也要防止玉米过度下跌。
既要保护玉米,又要保护小麦,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如果换作你,你坐在这个位置,如何来调配和理解这个市场?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正确,不作为投资依据,全当胡诌!
2024年10月31日全国面粉企业最新小麦收购价格河北邯郸光牌面业:1.23元,涨3厘。
河北金沙河沙河:1.231元(带票),涨3厘。
河北金沙河南和:1.231元(带票),涨3厘。
山东青岛五得利:1.255元,涨3厘。
山东菏泽华面业:1.247元(带票),落3厘。
山东青岛益海嘉里:1.255元(带票),涨8厘。
陕西宝鸡今麦郎:河南麦1.275元(带票),涨5厘。
河南安阳中粮:大车1.238元,小车1.224元,涨4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