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林徽因,人们往往会将他和大才子徐志摩联系起来。一个是文采斐然的多情诗人,一个是书香世家的名门闺秀,仅是听说就让人觉得两个人如此般配。
只可惜,再般配也只是在错误的世间遇上了对的人,注定不能在一起。
两个人相识时,徐志摩已经结婚有了妻子。可林徽因这样的大家闺秀,怎可能做出破坏他人家庭的事来。尤其是她深知女性在这个世界上的不易,她又怎么忍心去伤害另一个女人呢?
于是她当断则断,立马斩断情丝,和徐志摩彻底划清界限,转头嫁给了梁思成。虽然梁思成外貌上差了点,可对林徽因是出了名的好。
他知女性天生爱美,尤其是林徽因这样见过大世面的女子,所以即使婚后生了孩子,他也鼓励林徽因大胆做自己。
很多女性结婚后,困于家庭,完全丢失了自我。可林徽因却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人,放弃追求自我。
她可以是最尊贵的民国千金,也可以是穿着旗袍爬房梁的建筑工人。她从不畏惧任何人的眼光,只关注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而林徽因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内核,其实和她的家庭密不可分。她的父母十分开明,即使是在封建迂腐的民国时代,林徽因也可以放心胆大的做自己,不必被世俗所束缚,这是父母给她的底气。
她曾在16岁就跟着父亲前往欧洲,在那里父亲不仅为她安排了专门的家庭教师,教她学习英语和钢琴,还鼓励她到各个景点游玩。
那个年代的父母,能对女儿宠到这种地步,真的算得上是“神仙父母”了吧。
有这样的父母,林徽因也活成了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她从小就很喜欢研究各地建筑,父母外出时,也总是带着他四处游走,这也让林徽因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研究不同的建筑风格以及搭建特点。
可能很多父母会觉得,女孩子不要学什么建筑,还是安安稳稳的好。或者是说建筑太辛苦,太累了,不适合女生。就算是现在,也有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想法。
可林徽因的父母却从未对女儿喜欢建筑一事表露过反对意见,相反的,他们鼓励女儿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并且给她创造了很多学习建筑相关知识的机会,民国时期父母能做到这种地步,只能说林徽因真的太幸福了。
后来,林徽因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考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在她入学前,建筑系从未招收过女学生。由此也可以看出林徽因的优秀。
也许正是因为她的优秀,所以父母才会格外放心。只要是她喜欢的东西,父母统统都会满足。尤其是在穿搭方面,林徽因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行走的带货机器”。
早在北京培华女子中学读书时,林徽因就穿上了中西结合的校服。要知道,那个年代的女子读书的都少之又少,更别提穿价格高昂的校服了。
可林徽因却轻而易举就得到了,中式风格的旗袍搭配立领设计,下面再搭一条满满西方风格的百褶裙,展现了少女的生机勃勃,也将林徽因衬得更加青春靓丽。
在学校,她是安静可人的学霸,可出了校门,她却是穿着裙子踩高跷的“假小子”。和同龄人比起来,林徽因的生活总是那么丰富多彩,也让她成为了人人羡慕的“民国千金”。
虽然家境优渥,可林徽因却并没有公主病。在和梁思成结婚后,她也不用像别的女子那般,安心在家做个贤妻良母。
如果说徐志摩的爱是一把火,点的林徽因激情澎湃,那思成的爱就更像是一股清泉,细水长流。
徐志摩的火充满了危险性,林徽因必须要及时止损,才能及时将自己从火光中拉出来。梁思成的水则如高山流水般,静谧无声,却点缀在她生活的各个方面。
结婚后,林徽因先后生下一子一女,可她却并未困于家庭。梁思成给了她足够的自由,让她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连她坐月子时,梁思成在她床边放的都是她爱看的书籍,而非各种婴儿用品。正是梁思成的支持,林徽因才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追求自己的事业。
林徽因在建筑界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一切都是她的辛苦付出得来的。她的儿子曾说,“我的妈妈是个穿着旗袍爬房梁的工作狂”。
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话,是因为林徽因真的做过这样的事。她曾经穿着旗袍爬到房梁上去丈量尺寸,如此“奇葩”的画面,也许只有在林徽因身上才能看到了。
但其实这一幕却十分贴合她的现实,旗袍是生活,爬房梁是工作,能够在兼顾生活的同时,还能做自己热爱的事业,由此可见林徽因的人生是圆满的。
林徽因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每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时,总是端庄得体的形象。而大多数时候,我们见到的林徽因,都是穿着旗袍。
她对旗袍有着近乎疯狂的热爱,因为她觉得旗袍最能展现女性美。在那个封建思想未被剔除的年代,旗袍作为“新兴产物”,代表着自由,而这种自由正是女性自古以来所追求的。
而1936年在陕西留影,林徽因一身皮衣配牛仔裤,帅气逼人,将她的自由和时髦提现的淋漓尽致。
林徽因从小就不被束缚,父母给了她最大的自由,而她也将父母这种开明的教育方式,用在了自己孩子身上。
她总是将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很多衣服放在现代都仍旧十分时髦。每次带着女儿出门,总能收获一众艳羡的目光。
因为她知道,只有在女儿小的时候竭尽所能给她最好的,才能让她长大后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必被任何东西所束缚,也不会给一颗糖就被骗走。
而对于儿子,林徽因也同样放任自由。儿子想要参军,林徽因二话不说就直接同意。他鼓励儿子时,就像她的父母当初鼓励她一样。
人的一生那么长又那么短,一定要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并为之坚持,这样的人生才算是完美的人生。
就像林徽因一样,,她从不被任何东西所束缚,她只做最真实的自己,追求自己最爱的事业。她的一生是令人羡慕的,同时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