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之所以没有记载“高昌吉利”钱,是因为当时高昌吉利钱还没有铸造。因此我们认为高昌国王麴文泰,很可能是在收到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授予他的“颉利发”称号后,铸造了高昌吉利钱币。

高昌吉利
这一推测从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中也能得到一些旁证。
因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沿途经过的焉耆、库车等国使用货币的情况,都有专门的记述。如记载“(库车)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但是唯独对高昌国的货币不见记载。
考虑到玄奘当年曾经在高昌生活过一段时间,因此,高昌吉利钱币很可能是在玄奘离开高昌以后铸造的。即铸造年代的上限应该不会早于玄奘离开高昌的贞观二年(628),下限更不可能晚于贞观十四年(640)侯君集平定高昌。也就是说,高昌吉利钱币应该铸造于唐贞观二年到贞观十四年,即公元628年至640年的12年间。

高昌古城
这一推断与吐鲁番阿斯塔那519号墓葬中,和高昌吉利同时出土的墓志纪年为唐贞观十六年(642)也是一致的。铸造地点应该就在高昌当地,不可能像有的人认为的是铸于中原内地。

高昌吉利
高昌吉利钱币虽然是麴文泰被授予“颉利发”这一称号之后铸造的。但是,联系高昌国的历史,我们发现麴文泰铸造高昌吉利钱,并不完全是为了纪念统叶护授予他“颉利发”这一称号,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政治考量,目的是为了加强王权,这属于他推行的“延寿改制”政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