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扬言伊朗拒谈即战,中俄随即官宣军舰赴中东

星河滚烫梦 2025-03-22 13:48:07

声称:伊朗若与美国就核问题进行磋商,其结果无外乎两种:要么走向军事冲突,要么达成共识协议!目睹美国再度显露霸权行径,中俄伊三国难以坐视不理,毅然联合举行军事演习。尽管三国宣称此次军事演习非针对任何第三方,然而在此情境之下,谁又能明确断言其真正意图呢?

本文素材及图片均搜集自网络,系作者个人见解的体现,部分叙述为保持作品完整性含有虚构元素,若涉及侵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处理。遭遇特朗普如此具有挑战性的谈判姿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同样展现出了极为坚决的立场。3月8日,哈梅内伊发表讲话,坚决表明伊朗不会屈服于“霸权政府”所提出的谈判条件。他强调,诸如美国这样的国家,一味坚持要与伊朗进行谈判,其真实意图并非寻求问题解决之道,而是企图利用谈判平台,将自身意志强加于伊朗之上。伊朗绝不会被恐吓退缩,更不会在威胁之下与美国进行谈判。

伊朗的核项目绝非军事打击所能轻易摧毁,一旦以色列或美国贸然采取军事行动,整个中东地区恐将面临更大范围的冲突漩涡。

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普京有意介入,欲在美伊核谈中扮演调解角色,以促进双方借助对话化解分歧。毕竟,从上一次签署伊核协议时,美国的失信行为就已显露无遗。

2015年,伊朗与包括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及德国在内的六国。历经漫长而曲折的磋商过程,终于促成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诞生,这一协议通常被简称为伊核协议。伊朗将对自身的核计划实施严厉约束,意在向国际社会清晰传达一个信息:其核技术的发展仅限于和平目的,诸如民用核能发电等领域,绝非用于核武器制造。

作为回应,参与该协议的国际社会国家将撤销之前对伊朗采取的经济制裁措施。然而,在 2018 年之际,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毅然决定,单方面宣告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此外,紧接着,美国再度采取了针对伊朗的“极限施压”策略。对于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国家,应同样实施制裁措施。

特朗普政府采取此举,意在利用经济杠杆向伊朗施加沉重压力,迫使伊朗重返谈判桌,按照美国的设想来重新商讨核问题。当下,时至2025年3月,特朗普再度签署一份总统备忘录,此举标志着他重新启动了针对伊朗的“极限压力”策略。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安全联结 - 2025” 联合军演备受瞩目。在3月9日至13日期间,中国、俄罗斯与伊朗三国海军联合在伊朗恰巴哈尔港周边海域开展了军事演习,此次行动在多个核心领域微妙地对美国构成了压力态势。就演习区域而言,恰巴哈尔港口周边海域坐拥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

此处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外围,作为世界石油运输的“关键通道”,每年需承载全球大约20%的石油运输重任。长久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拥有众多战略考量,特别是依靠中东稳定的石油供给,以确保其全球战略部署和经济平稳运行。三国决定在此地进行军事演习,恰似在全球能源运输枢纽“布下战阵”,对美国在中东的能源布局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美国在该区域肆意行动的范围,向美国发出信号,表明其不能轻易破坏中东地区的能源运输稳定。

中国派遣的第47批护航舰队中包含导弹驱逐舰“包头舰”,而俄罗斯则出动了如“阿尔达·齐坚扎波夫”号这样的护卫舰参与行动。三国对海上浮动目标的打击精确度与效能,构成了对美国在中东海域军事部署的一种潜在平衡力量。

总体而言,“安全纽带 - 2025” 联合军事演习,不论是在地点的精心挑选上,还是在武器装备的展出以及演习项目的规划上,均表现出色。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反制了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和军事胁迫,促使美国在中东事务的处理上需重新审视其立场。在面对伊朗相关议题时,我们势必要重审己方立场,周密权衡军事冒险举动可能引发的种种后果。#春季图文激励计划#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