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二年(761年)的端午节,唐肃宗李亨召见山人李唐。
等李唐进宫见到李亨的时候,李亨怀中正抱着一个小女孩,李唐诧异了一下,并没有说什么,倒是李亨主动介绍起了怀中的小女孩。
原来她正是李亨的最幼女,小公主正是玉雪可爱的年纪,乌溜溜的眼睛望着突然多出来的人,倒也没有发出声音,而且乖巧的待在李亨的怀中。
李亨介绍完小女孩,又笑着说:
“朕念之,卿勿怪也。”(出自《资治通鉴·唐纪》)
啥意思呢?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朕很想她,你不要见怪。”
乖乖巧巧的小女娃静静地在那里,倒也并不妨碍任何事,所以李唐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况且说到底小女娃是公主,李亨是皇帝,也不能介意,偏偏李唐介意了。
当然,与其说介意,倒不如说李唐想借此劝谏皇帝,因为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太上皇今日亦当念陛下。”(出自《新唐书·后妃传》)
太上皇今天也很想陛下。
太上皇指的自然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众所周知,李隆基这个太上皇和李亨这个皇帝的关系很尴尬。
所以,李唐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就差直接说李亨不孝了。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李隆基和李亨这对父子也是如此,当初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做太子,不惜害死了包括太子李瑛在内的李隆基的三个儿子。
然而有意思的是,太子死后不久,武惠妃惊惧而死,李瑁不仅没能坐上太子之位,反而赔上了寿王妃杨玉环。
那谁做了新一任的太子呢?自然就是李隆基的第三子李亨。
李瑛做了二十多年太子,一朝被李隆基废杀,李亨这个新太子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每日战战兢兢,不仅有李隆基这个皇帝的忌惮,还有宰相李林甫的敌对。
李隆基很乐意见到李林甫为难李亨,有一次李林甫甚至逼得李亨不得不选择和太子妃韦氏离婚来保全自己。
在长时间的高压下,李亨的发际线后移了不少,甚至不到中年就有了不少白头发,好在他够隐忍,如履薄冰的一日日走了过来。
安史之乱发生后,李隆基弃长安而逃,想要到蜀地避祸,然而这一举动也仅仅是保住了他的命,他最宠爱的杨贵妃没了,他最在意的皇位也没了。
马嵬之变让李隆基几乎失去了一切,被逼着解决了杨贵妃,然后继续南下的途中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成了太上皇。
那一天是756年七月十二。
从此他的人生全是被动,其实从他弃城而逃(756年六月十三日)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余生的被动。
李隆基在蜀地一呆就是一年多,一直到757年的冬天,两京收复,李亨迎李隆基回京。
李隆基在蜀地好歹也是老大,但回到了京城就不是那回事了,回了京就成了地位尴尬的太上皇。
好在李隆基一开始的太上皇生活还不错,他就住在曾经熟悉无比的兴庆宫里,身边有高力士、陈玄礼、王承恩、如仙媛、玉真公主以及梨园弟子等陪着,相对比较自由。
尤其是兴庆宫本身就给了李隆基很大的自由,这座宫殿处在皇城之外,地处长安外郭城的市井坊间,直接能接触到街市人群,也因此,李隆基并不寂寞。
然而他这种比较自由的太上皇生活也只持续了两年半,到了760年的七月就戛然而止。
那么是谁结束了李隆基这种比较自由的太上皇生活呢?这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就是权倾朝野的宦官李辅国,以及当时的张皇后,当然还有唐肃宗李亨。
李辅国在李亨面前说李隆基在兴庆宫与外人交通,与李隆基交通的既有当时的将军郭英乂,又有剑南奏事官。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毕竟李亨本身得位并不正,自然也害怕李隆基会谋划复位。
不管李隆基有没有那方面的想法,都不耽误李辅国在李亨面前这样上眼药,也不耽误李亨多想。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生根发芽不过是时间问题。所以当李辅国提出将李隆基迁到太极宫的时候,李亨沉默了。
沉默本身就是一个态度,于是760年七月,趁着李亨生病,李辅国谎称李亨请李隆基到太极宫游玩,将李隆基强行迁至太极宫。
到了太极宫之后,李隆基基本上就没啥自由了,陈玄礼、高力士、玉真公主等曾经陪在李隆基身边的旧人全部被要求远离了李隆基。
李亨特意拨了百余名宫人服侍李隆基,李隆基真正成了孤家寡人,怎一个凄凉了得。
当初在兴庆宫的时候,李亨还经常从夹城中去兴庆宫问候请安,李隆基有时候也会到大明宫去看望李亨。
等到了太极宫,明明距离近了,但父子俩之间心的距离更远了,李隆基失去了大部分的自由,而李亨也不怎么去看望这个父亲。
所以在761年的端午节,隐士李唐才会说这样的话,那么李亨又是什么反应呢?
《新唐书》中说:“帝泫然涕下,而内制於后,卒不敢谒西宫。”《资治通鉴》中说:“上泫然泣下,然畏张后,尚不敢诣西内。”
也就是说,李亨听了李唐的话后潸然泪下,但是因为畏惧张皇后,不敢去见李隆基。
当初将李隆基强行迁至太极宫,就是李辅国和张皇后在李亨生病期间合谋完成的。
张皇后也是了不得的一个人物,她在李亨成为太子后被选入东宫成了太子良娣,备受李亨宠爱。
安史之乱发生后,张皇后陪着李亨北上灵武,两人是真正共患难的一对帝后,在灵武,张皇后把自己当男人用,关键时刻保护李亨,生子三天后就不顾李亨的阻拦开始给将士缝制衣服,等等。
可以说,在李亨创业期间,张皇后是和李亨并肩作战的,也因此,李亨登基后立其为皇后。
结果她做了皇后之后就和李辅国“持权禁中,干预政事”。
一开始,李亨觉得有李辅国和张皇后这两个得力助手,还挺好,用的很趁手,但渐渐地,两人权势越来越大,变得不被李亨所控了。
他们甚至反过来对李亨多有掣肘,让李亨对很多事包括政事都力不从心,但说李亨畏惧张皇后而不敢去见太极宫中的李隆基,多少有些说不过去,其实更多的可能就是李亨无颜面对李隆基。
毕竟将李隆基强制迁到太极宫这件事,虽然李亨并没有下令,也对当时发生的事情似乎并不知情,但没有他的默许,李辅国和张皇后还真不敢做这件事。
正因为有了李亨的默许,两人才敢背着李亨去做成这件事,李隆基自然也能明白这件事,所以父子俩后来真就是相见不如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