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很多流量明星涌现,粉丝经济很火,可你有没有发现,这些“顶流”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对,就是一种“精气神”,一种能让人一眼就记住的,刻在骨子里的气质。
要说这“精气神”,还得回看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电影。
那时候,物质匮乏,生活艰苦,但银幕上的演员们却个个精神饱满,充满活力。
他们不施粉黛,衣着朴素,却凭借真挚的表演,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70年代的中国,物质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票证时代”的记忆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在那个年代,一张圆润饱满的“富态脸”,无疑代表着衣食无忧,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种审美取向,也直接影响了当时电影演员的选择标准,看看70年代走红的女演员们,几乎都拥有一张标志性的圆脸。
湖北话剧团的张金玲,被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鲁韧看上了。
她身材高挑,长得漂亮,脸上总是带着让人舒服的笑容,很快就成了上影厂的重点培养对象。
即使普通话不够标准,也丝毫没有影响她在银幕上的光芒。
陈冲16岁就被谢晋导演看中,在《青春》里一炮而红。她那时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像个熟透的苹果,青春气息十足。
谢晋导演的《春苗》里,李秀明和张瑜的圆脸,让人印象很深。
不光是上海电影厂,北京电影厂、长春电影厂、八一电影厂,都喜欢用圆脸的女演员。
吴海燕、蔡明在《海霞》中,娜仁花在《战地黄花》中,姜黎黎、洪学敏、祝新运,这些70年代的银幕花旦,都拥有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圆脸。
这种“富态脸”不仅象征着福气,也更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和喜庆感。
除了圆脸,大眼睛也是70年代电影演员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在那个年代,大眼睛被视为心灵的窗户,能够更直接地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也更容易抓住观众的眼球。
在73个演员里,李铁军凭借他那双有神的大眼睛,最终赢得了《平原游击队》李向阳的角色。
资料来源:2015年02月04日 16:55 凤凰卫视
八一厂看中了唐国强俊朗的外形和正直的眼神,让他在《南海风云》里演男主角于华龙。
张连文和张国民凭借英俊的外貌,迅速走红。
女演员方面,杨春霞在《杜鹃山》中,杨雅琴在《侦察兵》中,王苏娅在《决裂》中,都以一双大眼睛著称,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潘虹,更是凭借一双又圆又亮、充满故事感的大眼睛,从上海戏剧学院的考场脱颖而出,成为70年代炙手可热的女演员。
“富态脸”和“大眼睛”,几乎成为那个时代电影厂挖掘新演员的标配。
这种审美取向,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心理需求,也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银幕形象。
70年代的中国电影,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它不仅要娱乐大众,更要反映时代精神,塑造“工农兵”的典型形象。
这就要求演员们不仅要有外形上的优势,更要有与角色相符的气质,能够真实地演绎出“工农兵”的风采。
而70年代的演员们,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工农兵群众打成一片,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到表演中,塑造出一系列鲜活的、令人难忘的“工农兵”形象。
资料来源:人民艺术家杂志 2018-10-29 18:36
为了演好《李双双》里的农村妇女,张瑞芳去河南农村体验了一段时间生活。
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地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最终将李双双这个角色演绎得深入人心。
刘晓庆在《南海长城》里演了个漂亮又勇敢的女战士,浑身都是革命劲儿。
李世江在《决裂》里扮演的江大年,把农村娃的朴实形象演活了。
曹秀山《红雨》和刘晓媚《青松岭》都生动地刻画了劳动人民的形象。
王惠、宋晓英、王馥荔、张力维等年轻演员,虽然缺乏表演经验,但在塑造“工农兵”形象时,却表现得真实可信,这都得益于他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
70年代的演员们,习惯于扎根土地,深入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他们不是简单地装扮成工农兵,而是真正走进了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情感,把这些融入表演里。
他们身上那种朴实、坚韧劲儿,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尊重,是多年艰苦生活磨出来的。
现在,流量和颜值决定一切,那些曾经被奉为圭臬的表演标准,如今似乎已经过时。
放眼望去,娱乐圈里“富态脸”和“大眼睛”的演员比比皆是,但真正具有“工农兵”气质的演员,却几乎绝迹。
他们大多走出校园就直接进入演艺圈,缺乏对生活的深入体验,更遑论对“工农兵”生活的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去演绎“工农兵”形象,无异于纸上谈兵。
更重要的是,在商业化和流量至上的时代,演员们更注重的是曝光度和粉丝数量,而不是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刻画。
他们忙于参加综艺节目,忙于在社交媒体上与粉丝互动,忙于打造个人IP,却很少有时间去体验生活,去琢磨角色。
表演都一个样,没特色,没亮点,70年代的电影,或许在技术层面不如今天的电影先进,但在精神层面上,却更加厚重,更加深刻。
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也折射出一代人的精神面貌,而这些,正是如今的电影所缺少的。
我们相信,只要演员们能够重拾初心,回归真实,未来的电影,依然能够创造出新的经典,依然能够打动人心,依然能够成为时代的印记。
它不仅向70年代电影致敬,更推动了电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电影,下一个黄金时代,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