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修行,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只需人前不魔怔,人后能平静

一只玻璃树苗 2025-04-19 02:41:46

图选自网络侵权联系可删

有位智者曾言:一天不发脾气,就有一天的修行,十天不发脾气,就有十天的修行,日积月累,便会频有好事发生,而天天发脾气,便是火烧功德林。

因此,修行一定要学会养气,切勿生气发脾气。

而弘一法师也向人们劝道:

不要再和你身边亲近的人吵架了,就算日子有多么不容易,天天吵架也吵不来你想要的生活。

除了让自己更加不开心,对方没有丝毫改变,唯一搭上的是自己的快乐。

所以,我们要明白生气发脾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自己愈发崩溃,甚至会气出毛病,使自己得不偿失。

最好的方式便是学会自我调节,平复好自身的情绪,照顾好自己,对于那些无力改变的人和事就选择放弃,从此不再接应。

而往往只要你不接应,那自然也就伤害不了你,使你为之伤心落泪。

届时,那些人和事所具有的负面能量也将会原路返回。

所以,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不要对那些不好的东西建立回应。

一旦回应则就是在与之纠缠,与之纠缠则必然会受其反噬,使自己内心松动,那外贼便会趁虚而入,这也是自己选择为难自己。

只要你内心坚定,不去对接负能量,做到如如不动,那负能量自然也就会无处遁形。

而人生本就是你修行的道场,一切经历都是考验和磨砺,当自己修到一定的境界,生气的次数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少。

只因自己有了耐心,包容心,慈悲心,心性愈发柔软,有智慧。

智慧到达一定水平,也就会愈发通透,不会生出那么多的怨恨,愤怒等负面情绪。

届时,你便能够理解他人的内心,也能看懂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

便不会再将能量浪费在他人身上,而是专心认识和了解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内心。

而你也会因为此种转变,打开本自具足的封印。

因此,你要明白修行的本质并不是让你做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好人,修行的本质其实是让你能够摆脱“相”的囚困。

只因,真正的修行是照见五蕴皆空,能够让心平静,回归本质。

就像莲花生于淤泥却不着泥色,修行者活在尘世却不染尘心。

你若是一直标榜自己要做个怎样的好人时,便会将自己困于某个标准里,分化出善恶两极,也就会被二元对立所牵引,陷入我执,这也是修行最难的地方。

若是你能够放下这种修行相,在赞誉中不飘然,在挖苦时不难过,在诋毁里不动摇,在得失间不动声色……便已然找到了修行的法门,掌握了修行的真谛!

因此,修行便是让你在种种经历中不断破茧脱落,直到照见那颗如如不动的心的过程。

这颗心一尘不染,完好如初,能够指引你走上应走的道路。

所以,你要明白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你本就是本自具足的能量体。

若是,不幸遇到了一个三流的师父,他定会像个巫师一般,经常与你说神道鬼,也会让你想方设法的让你身上挂满他所认为有用的符,美其名曰为护身符,最终使你成了一个疑神疑鬼的人。

若是,遇到一个二流师父,他则会像一个心理咨询师一般,给予你疏导和安慰,但时间长了也将助长你的依赖,让你成为一个被动的人。

若是能够幸运的遇到一位优秀的老师,他通常会十分的善于讲故事,让你能够自主吸收,获得启发的同时领悟真理,也如同一面镜子能够让你照见自我,获得智慧,最终让你成为一个身心自由的人。

只因真正的老师,能够推己及人,在乎你的感受,不会一味的打压你积极性,禁锢你的思维。

但同时也能够以最适合你的方式让你认知得到颠覆,三观得到重塑。

使你得以站在更高的维度认识,理解世俗中的事物的同时,更加清晰的看清自己。

从而使你能够破除我执,激发出原有的内在光明,直到让你自己验证“我本自足,无需外求”。

就像曾经有一位弟子问师父:“您在通过修行得道之前在做什么?

师父说:“砍柴、担水、做饭。

弟子问:“那得道后呢?

师父说:“砍柴、担水、做饭。

弟子又问:“那何谓得道呢?

师父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弟子一下顿悟:同样是对于砍柴、担水、做饭,前者总是顾虑忧思不断,迷雾重重;后者却能安于当下,岁月静好!

因此,自己若是能够安于每一个当下,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便已然是修行得道了。

所以,最好的修行,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只需人前不魔怔,人后能平静。

过好平凡的日子,做好平凡的事,保持正心正念做一盏提灯人,也使得有人能够借着这道光,拨开迷雾,迎来希望。

因此,修行犯不着标榜自己,只需做好自己,在平凡自然而然绽放光彩。

在此也愿每个人都能成为一盏灯,在黑暗中点亮希望,在平凡中修出智慧与慈悲。

1 阅读:38

一只玻璃树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