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为蟑螂正名:蟑螂处处都是宝,吃的、用的都有它!

青史楼兰 2025-04-21 15:24:19

蟑螂这种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人喊打的生物,竟在中科院专家发布的视频里被赋予了“全身皆宝”的赞誉。

更让人震惊的是,专家还透露,我们日常食用的许多食物以及用的东西中,竟都有蟑螂的“身影”,这可让网友们直接炸了锅。

那么,究竟为何蟑螂会出现在这些东西中?网友们又对此有着怎样的反应呢?

——【·大众印象中的蟑螂·】——

蟑螂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往往与阴暗、肮脏和厌恶紧密相连。这种小型昆虫身体扁平、呈黑褐色,常出没于潮湿、温暖且食物丰富的环境,如厨房、卫生间和下水道。

它们昼伏夜出,喜暗怕光,习惯在墙角、缝隙和电器设备背后等隐蔽处活动,这些习性使得蟑螂成为家居环境中不受欢迎的“常客”。

人们普遍认为蟑螂是“害虫”,这主要源于它们杂食性的饮食和极强的适应能力。

蟑螂几乎无所不吃,从食物残渣、垃圾到纸张、布料,甚至同伴的尸体,这种不挑食的习性让人联想到不洁和污染。

此外,它们还能携带多种致病菌和寄生虫,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蟑螂传播疾病的担忧。

但实际上蟑螂可不是只有害处,它的其他用处也不少。

——【·蟑螂的价值·】——

蟑螂作为传统中药材的入药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咸寒,破积聚、喉咽痹”,后被《本草纲目》纳入“主治血瘀癥坚”的范畴。

中医理论认为其性寒味咸,归肝脾肾经,具有散瘀化积、解毒利尿的功效。古代医者常将其焙干研磨,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闭经癥瘕及虫蛇咬伤,如《本草纲目拾遗》所述“拨疔毒、治痧症”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蟑螂体内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黏糖氨酸及抗癌基因等。其提取物展现出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促进组织修复等多重药理作用。

例如康复新液作为蟑螂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既能保护黏膜又能加速溃疡面愈合;心脉隆注射液则利用其改善微循环的特性,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需特别关注的是,蟑螂在免疫调节方面的功能表现相当卓越。其含有的活性物质能够激发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活性,提升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且对癌细胞有着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关实验结果显示,蟑螂体内的抗癌基因能够凭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以及诱导其凋亡的机制,发挥出抗肿瘤的作用。

另外,蟑螂提取物在抗击乙肝病毒、助力伤口愈合、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也成效显著,甚至在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也展现出了辅助治疗的潜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蟑螂体内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经过科学提取之后,正逐渐成为新型护肤配方的重要创新来源。

蟑螂的甲壳中含有丰富的几丁质,经过脱乙酰化处理后得到的壳聚糖,能够形成透气且具有保湿作用的膜层,其抓取水分子的能力是透明质酸的三倍之多。

更令人惊喜的是,蟑螂体内存在的抗菌肽复合物,这种分子量极小的蛋白质片段具备穿透微生物细胞壁的能力,对导致痤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高达93.7%。

在细胞再生方面,蟑螂提取物中的聚壳糖纳米颗粒能够携带表皮生长因子渗透到真皮层。临床案例表明,使用含有该成分的烧伤凝胶后,深二度创面的愈合时间缩短到了传统疗法所需时间的71%。

不过尽管蟑螂有这么多的好处,但大部分人还是无法接受自己用的护肤品里面含有蟑螂,而更让人无法接受的就是我们日常吃的东西里面居然也会有蟑螂。

就比如巧克力,巧克力的是由可可果制成的。然而在制成巧克力的过程中,可可果是要经过发酵和晾晒的,而这个过程中,香味就会吸引像蟑螂这种甲虫。

所以只要是制作巧克力那就避免不了里面含有虫子碎片,只不过这些虫子并不脏而已。

但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蟑螂,最好还是及时处理掉,避免泛滥成灾。那么日常生活中遇到蟑螂,应该怎么解决呢?

——【·处理蟑螂的方法·】——

发现蟑螂后,可先取透明塑料瓶,剪去顶部后倒扣放置,瓶内挂壁涂抹蜂蜜,利用蟑螂趋光性进行诱捕。

对于藏匿在电器散热孔的蟑螂,可用长柄镊子夹取浸透医用酒精的棉球,精准点触其腹部神经节,实现无痛处理。

也可以喷洒含天然除虫菊酯的喷雾剂,药物接触后蟑螂会在30秒内失去行动能力,此时用纸巾包裹投入马桶冲走即可。

注意避免直接踩踏,其尾部喷射的信息素会吸引同类分食尸体,反而加速种群扩散。

处理其虫卵时,可以用镊子夹取至保鲜袋密封,随后放入冰箱冷冻室48小时,低温环境可彻底灭活虫卵。

0 阅读:1

青史楼兰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