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国所造大坝截断世界最长河流,震撼世界,如今怎么样了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2-19 15:35:22

40多度的极端高温曾让苏丹所有学校关闭,泛滥的洪水曾接连数年淹没苏丹近一半的国土,到了雨季苏丹更是交通彻底瘫痪,与外界断联。

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帮助苏丹修建大坝,甚至妄想“斩断”世界上最长的尼罗河,简直是痴人说梦!

美日直言: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话音刚落,中国看后却直接拍胸脯接了下来。

美日更是坐等看好戏,哪知几年后,却被啪啪打脸!

«——【·苏丹困境,中国担当·】——»

高温炙烤与洪水肆虐,是苏丹长期以来面临的严峻现实。

几乎每年,暴雨都如猛兽般侵袭,造成大量房屋倒塌,无数家庭流离失所,更有不少民众因房屋坍塌被压在下面,不幸溺水而亡。

面对如此惨烈的灾情,尽管国家经济贫困,财政紧张,但苏丹政府依然从牙缝里挤出了18亿美元,决心建造一座坚不可摧的大坝,以抵御洪水侵袭,改善民生。

然而,苏丹自身技术和能力有限,根本无法独立完成这一艰巨工程,只能面向国际公开征集合作伙伴。

由于这笔资金相对丰厚,苏丹政府对大坝的要求也颇为严苛,这座大坝必须集发电、灌溉、防洪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美日等发达国家看到苏丹的招标要求后,不仅自己果断拒绝参与,还大放厥词,宣称如果自己都没有能力建成这座大坝,那么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人敢接下这单。

美国专家甚至频频暗示,若苏丹政府能够提高预算,并放宽时间限制,比如延长到十年二十年,他们或许还可以再考虑考虑。

苏丹政府听后,面露难色。增加预算意味着要向阿拉伯国家借贷更多资金,这无疑会加重国家的债务负担,但受灾的民众却已无法再等待下去。

在犹豫不决之时,中国挺身而出,静静接下了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这也是当时中国中标拿下的最大的国外水电工程,消息一出,争议声不断。

美日等国更是等着看中国的笑话,但中国没有与他们争辩,而是选择默默用实力说话。

这座大坝究竟有何难度,让美日等国闻风而逃?中国又将如何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智慧,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艰难工程,中国破局·】——»

要在苏丹建造这座大坝,其难度超乎想象,说它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毫不为过。切断尼罗河,这本就像是天方夜谭般的设想,而苏丹复杂的地质条件,更是为这项工程增添了重重困难。

这座大坝要横跨尼罗河,长度起码要达到三峡大坝的3倍,足有9285米。

不同的河段,河水的流速截然不同,这就意味着坝体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各不相同。而且,要将这些不同设计的坝体完美联合起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湍急的河水,稍有不慎,中间就可能出现裂缝,让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再看苏丹本地的条件,也实在是不容乐观。

苏丹经济本就不发达,交通状况更是糟糕透顶。如果连基本的建筑材料都无法运进来,那一切都将成为空谈。

此外,时不时来袭的沙尘暴,如同恶魔一般,给工程建设带来诸多不便。而工程建设还需横跨几年的雨季,届时河水暴涨,又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更要命的是,这里的气温常常高得令人窒息,达到40多度,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施工,其艰辛程度难以想象。怎么看,这都是一个让人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

然而,中国工程师们却没有丝毫气馁。他们冷静地捋清了所有问题,然后一项一项地去攻克。

材料运不进来?那就发挥中国速度,就地建厂,自己生产最基础的建筑材料。而且,这座厂子在大坝建成后,还能留给当地人继续使用,为当地的发展助力。

不仅如此,中国工程师们还招收了一批苏丹本地人,采用手把手的师徒制,教他们掌握生存技能,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对于不同河段的问题,中国的“黑科技”登场。工程师们将所有数据全部录入,通过计算机模拟大坝构造,对最薄弱的地方进行重点关照,增强其抗压能力,有效避免了裂缝问题的出现。

就这样,中国工程师们迈过了一座又一座看似无法逾越的大山。经过5年半的艰苦奋战,终于在2009年提前建成了麦洛维大坝。

这一成果,震惊了世界各国。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没有什么工程是中国工程师们无法完成的!

«——【·大坝建成,意义非凡·】——»

麦洛维大坝的成功建成,让那些曾经对中国接手该项目冷嘲热讽、等着看笑话的西方国家,不得不收起轻蔑的态度,承认中国的工程水平已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中国用实际行动和卓越成果,有力地回击了他们的质疑和不屑。

在此次大坝的建设过程中,不少阿拉伯国家也积极参与到了发电站部分的建设工作中。

这一合作堪称南南合作的历史性时刻,为国家之间的互利互惠树立了新的典范,让世界对南南合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各国携手共进,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攻克难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当然,要说从这座大坝的建成中受益最大的,非苏丹本地民众莫属。

大坝建成当日,许多苏丹民众自发地举起中国和苏丹两国的旗帜,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感激,那场景无比动人,象征着两国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

从实际效益来看,大坝给苏丹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发电方面,民众今后的发电资金直接下降了约四分之一,大大减轻了生活成本压力;用水方面,也节省了三成左右,水资源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利用。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处愈发明显,大坝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曾经为建设大坝而设立的生产建筑材料的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这无疑是一项惠泽苏丹百年的大好事。

2019年,恰逢麦洛维大坝建成10周年,它凭借着自身的重要意义和卓越成就,成功登上了新发行的100苏丹镑的货币背景。

这不仅是苏丹对大坝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中国在大坝建设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肯定。

对于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它见证了中国工程技术的强大实力,也彰显了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积极担当的大国风范。

参考资料

0 阅读:1

朝史暮今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