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总是不乏才子的。诺大的长安,天才如云,每个求官问道的人都能写得一手好文章。
在这过江之鲫的才子中,只有最出色的、最惊艳绝伦的才能留下姓名,而王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的人生像一簇短暂璀璨的烟花,来过,绽放过,又迅速消亡了。
幼年神童 少年英杰毫无疑问,现代人对王勃的了解都是从那篇无比优美的《滕王阁序》开始的。
不过,王勃人生中的精彩之处,可远不止《滕王阁序》这一件。
王勃生于公元650年,他的祖父是隋朝的大学者,他的父亲也是唐代的官吏。
王勃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了过人的才华,刑部尚书向皇帝大力举荐他,于是他小小年纪便入朝为官。
当朝的皇帝是李治,就是武则天的丈夫。那时的大唐刚刚成立没多少年,是一轮朝气蓬勃的太阳。
王勃沐浴在这轮太阳的光芒下,尽情喷洒着才华。他优秀的文学能力使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后世之人并称为初唐四杰。
同盛唐诗人李白杜甫之流相比,王勃的诗缺少了如日中天的气势,却多了许多让人心旷神怡的东西。那正是写出“三吏三别”的晚唐诗人白居易所不曾拥有的“希望”。
尽管开局形势一片大好,王勃后来的仕途却并不顺遂。
自古文人似乎都不擅长搞政治,王勃也是如此。他写了一篇《檄英王鸡》,被认为是挑拨两位王爷的感情,被李治逐出皇宫。
许多诗人被皇帝贬谪后,都会内心郁郁,王勃却不。这对他来说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收拾收拾行囊,转头就去游历巴蜀了,就是李白诗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那个巴蜀。
地势险阻,对于寻常人家来说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对于王勃这样的文人墨客来说,却是难得一见的绝美风光。
正如同杜甫登上岳山后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勃也想在有奇峰峻石的巴蜀间找到自己的山巅。
那篇被称为千古第一骈文的《滕王阁序》就是王勃在某次行路途中写出来的。
不过,那次行程的目的地是他父亲所在的交趾。
不过,虽然世人皆知王勃写完《滕王阁序》后就出海淹死了,却不知在淹死之前,王勃还写了一篇文章。
比起只是炫技的《滕王阁序》,那篇文章更有内容,其中蕴含了许多他对于政治、历史的思考。
正因如此,这篇文章用词晦涩,无人能懂,以至于名声不显。
小小寺庙 故事颇多这篇晦涩难懂的文章全名是《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这是王勃途经广州时,为庄严寺写的碑文。
说来,这座寺庙本身也是十分传奇的。它始建于南朝,就是晚唐诗人杜牧曾写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那个南朝。因为国内信佛的人太多,耽误了生产,唐朝皇帝曾经下令破坏掉一部分寺庙,这座庄严寺却留了下来。
宋太宗年间,庄严寺已经很破旧了,宋人便将它重新翻修了一番,将其改名为净慈寺。
宋元符三年,又一位诗人来到了这里,他墨笔一挥,写下了“六榕”二字,人们将这两个字刻在石匾上,从此这座寺庙就叫六榕寺了。
而这位题字的诗人是苏轼。
也就是说,如今来到广州的这座小小寺庙,不但可以看到王勃留存于世的最后一篇文章,还可以看到苏轼亲手书写的墨宝。
小小一间寺庙,承载了两代诗人的才思。
王勃是在公元675年南赴交趾探父途中路过宝庄严寺的,当时宝庄严寺正在开法会,寺中的僧侣拜托他写一篇碑文,他便写了。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全文三千余字,是中国文学史上已知的篇幅最长、内容最广的宝塔铭文。
这篇碑文本来是竖立在寺内的舍利塔旁,后来朝代更迭战事兴起,这座碑被烧毁了。
直到1991年,已经更名为六榕寺的寺庙请了一位书法家根据古籍的记载将碑文重新撰写出来,又立在了寺内。
宝塔铭文 字字珠玑“昔者,万人疾疫,神农鞭草而救之;四维凋瘵,夏禹刊木以除之。”在上古时期,万民都在忍受疾病的摧残,神农氏出现了,他尝百草,找出药材,救治大家。尧帝时期,大水泛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大禹出现了,他疏而导之,平息了洪水。
王勃从上古时期讲起,将自己对于人生、官场、政治、社会运作的思考娓娓道来。
这些哲思又被他同佛教经文相连结,形成了一篇极具内涵,引人深思的长文。
可惜这篇文远不及他的《滕王阁序》有名。
其实,《滕王阁序》只是王勃无意中作出了一篇文章。王勃去交趾见父亲,途经南昌,见到了当时的都督阎公正在庆祝滕王阁翻修,邀请大家写序文。
那本是阎公为了捧女婿设的一个局,大家都对此心照不宣。王勃却无所顾忌,直接写成了一篇惊艳绝伦的《滕王阁序》。
写完之后,王勃便同大家推杯换盏,尽兴离去,继续赶他的路,留下一众宾客惊掉下巴。
这样直率不知世故的人,确实很难在官场上平步青云。
不过,这对王勃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见到父亲后,他在乘船回来的途中溺海而亡,当时年仅二十九岁。而更为人所信服的一种说法是,他是在去见父亲的船上溺海的,在死之前并未能见到父亲一面。
王勃死后,他的《滕王阁序》大放异彩,文章甚至传到了京城。李治拜读了《滕王阁序》后,内心复杂,感慨自己真不应该将这样一位人才贬谪出京。
其实,在王勃去见父亲之时,诏他重新做官的命令就已经送到他手里了。只是,他实在太过思念父亲了,便决定先去探望父亲,再作其他打算。
就这样,他怀抱着即将见到父亲的无限期待登上了那艘断送他性命的船。
在海水吞噬他的那一刻,他心中想到了绝不会是自己留在南昌的《滕王阁序》,不是皇帝的诏命,也不会是他写在宝庄严寺里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