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央视一姐董卿现身上海滨江晨跑,52岁背影宛若30岁引发热议。被曝丈夫密春雷曾被执行超7亿债务后,她全面回归家庭,儿子就读年费20万国际学校,与黄晓明儿子同校。独家揭秘董卿转型全职妈妈日常:带娃看展、跑义卖会,去年现身雍和宫疑解心结。
要说主持界哪位女神的退场最让人惦记,董卿绝对排得上号。这位曾经连续13年站在春晚C位的一姐,自从2019年逐渐淡出央视后,江湖上就只剩她的传说了。不过最近有网友在上海滨江道撞见正在晨跑的她,这状态直接惊呆众人——粉色运动上衣配蓝色短裤,腰上晃着个装手机的小黑包,跑起来马尾辫一甩一甩的,这背影说是30岁都有人信!
当年赵忠祥老爷子给她的评价特别精准:"往那儿一站就透着股正宫范儿,说话办事滴水不漏。"这话真不夸张,光是能坐稳春晚主持人头把交椅13年,这业务能力放现在也没几个能打的。不过自从2019年春晚结束后,这位央视门面突然就神隐了。
明眼人都知道,这事儿跟她老公密春雷脱不了干系。这位商界大佬前几年过得确实不太平,光是公开曝出来的强制执行金额就超过7个亿。家里摊上这么大的事儿,董卿倒是果断,直接按下职业生涯暂停键回家稳住大后方。她和密春雷有个正在上学的儿子,现在接送孩子、辅导作业、课外活动,据说全是董卿亲自操办。
上个月22号早上七点多,有健身达人在滨江骑行时来了个双重惊喜。原本是被沿途的樱花海吸引停下来拍照,结果镜头一转,发现站在隔壁樱花树下调整运动手环的,居然是消失许久的董卿!当天她穿得特别清爽,运动bra外边套着防晒衣,戴着降噪耳机沉浸式晨跑,压根没注意到被认出来了。
最绝的是网友偷拍的那几张生图,跑起来的时候肌肉线条若隐若现,腰臀比保持得比很多年轻主持人都好。经过开得正盛的白玉兰花丛时,她还停下拍了十来分钟照片,举着手机找角度那股认真劲儿,恍惚间让人想起她在央视录节目时的专业范儿。
要说当妈这事儿董卿是真上心,现在她的日程表基本围着儿子转。周末不是泡在美术馆给儿子讲解名家画作,就是带着孩子在图书馆挑书。有次在国金中心被拍到,母子俩在乐高店挑了快俩小时,最后抱着半人高的积木出来时,董卿笑得比拿金话筒奖还开心。
孩子读的是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学校,英国百年名校的中国分校,每年光学费就要16-20万。有意思的是黄晓明家的小海绵也在这儿上学,明星家长们在校门口碰上还会互相交流育儿经。前阵子学校义卖会,董卿搬来了压箱底的宝贝——几十本带着名作家亲笔签名的珍藏版书籍,把义卖摊位直接变成了粉丝见面会。
不过要说完全没遗憾那是假的,去年有网友在雍和宫撞见她素颜拜佛,身边跟着位一直在低声开导的僧人。虽然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但看她当时紧锁的眉头,估计心里还藏着些放不下的事。现在她的社交账号基本停更,最新动态还是三年前给《朗读者》做的宣传。
要说董卿这五年转型当妈有多拼,看看她的日程表就知道了。早上六点半雷打不动起床晨跑,八点准时送儿子到校门口,下午三点半又出现在校门口接娃。有家长透露,碰上学校开放日,她永远坐在家长席第一排,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比当年准备春晚台词还认真。
孩子学校搞国际文化周那会儿,董卿直接带着全套茶具到教室展示茶艺。青花瓷茶盏往桌上一摆,行云流水地来了套凤凰三点头,把外国老师看得直竖大拇指。这事儿后来还上了学校公众号,配图里她半蹲着教混血小朋友握盖碗的姿势,那耐心劲儿跟当年在《中国诗词大会》带选手分析诗句一模一样。
去年儿童节被拍到母子俩逛书店更有意思,董卿在古典文学区挑了本《世说新语》,转头看见儿子抱着《三体》两眼放光,当场掏出手机扫码付款。结账时店员认出来要合影,她特意把儿子护在身后说:"小朋友不喜欢拍照,咱们成年人合个影就好。"
要说最让人服气的还是她的身材管理,晨跑路线从滨江道延伸到外滩,全程8公里起步。有健身教练分析过她的跑步姿势,说这核心力量没有十年功底练不出来。怪不得被偶遇时穿的运动短裤都透着小心机,侧边镂空设计刚好露出紧致的腿部线条。
家里遭遇变故后,董卿把社交圈精简到最小。现在能约她出来的除了几位央视老同事,就剩儿子同学的家长。有次家长群里讨论要不要报马术课,她直接甩了份国际学校马术安全指南,还贴心标注出上海几家正规马场,这信息搜集能力不愧是做过调查记者的人。
去年雍和宫那次偶遇其实挺耐人寻味,当天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董卿却特意选了工作日上午去。被拍到时正在跪拜药师佛,手里转着的佛珠是当年采访星云大师时得的礼物。后来有懂行的网友发现,陪同的僧人来头不小,是某位佛教协会副会长的弟子。
现在她的衣柜也来了个大换血,以前那些晚礼服全收进防尘袋,常穿的都是方便活动的运动套装。不过审美品味依然在线,被拍到接孩子放学的ootd,lululemon的瑜伽裤配Theory的针织衫,随手搭的丝巾还是爱马仕经典款,这混搭功力确实厉害。
最让鸡娃家长羡慕的是她家书房,整面墙改成了可升降书柜。下层摆着儿子的英文原版绘本,上层全是《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类典籍。有次家访视频里露出书桌一角,摊开的笔记上用工整小楷写着:"如何向孩子解释魏晋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