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大学樱花树下被雷军带火的SU7 Ultra刷屏时,有个品牌正在经历生死时速。
工厂里堆满积灰的零件,售后中心挤满讨说法的车主,高管亲口承认"工资都发不出来"——这不是段子,是造车新势力曾经的销冠哪吒汽车的真实处境。

三年前还以15.2万辆成绩吊打蔚小理,如今月销量暴跌到三位数。

桐乡工厂保安说现在每天上班就是喝茶看监控,因为流水线已经半年没动静。

最魔幻的是,有车主去年11月被裁员的员工至今没拿到赔偿,供应商在总部大厅打地铺要账,连高管自己都在等工资。

这出荒诞剧怎么演到今天的?

时间倒回2018年,方运舟带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情创立哪吒。

当时新能源赛道冷得结冰,投资人听见"电动车"三个字就摇头。

这哥们硬是拿着7万块的哪吒V横扫网约车市场,2022年直接登顶新势力销冠。

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原本该乘胜追击的哪吒突然调转车头,把赌注全押在轿跑车型,结果小众市场没打开,大本营的中低端市场被比亚迪、五菱抄了后路。

研发部门的老王记得很清楚,公司那会儿天天喊"冲击高端",设计部加班搞出来的概念车确实炫酷,可定价直接飙到20万。

消费者懵了:说好的性价比呢?销量断崖那天,财务总监看着报表直冒冷汗——卖一辆亏14万,这哪是造车,简直是印钞机反着开。

更要命的是三大工厂同时开建,50万产能的蓝图听着霸气,实际利用率不到三成,光折旧费就能拖垮现金流。

今年春节前就有供应商发现不对劲,往常月结的货款开始拖成季结。

做电池模组的李总带着二十号人冲到上海总部,发现讨债队伍从电梯口排到停车场。

高管们憋出个"债转股"的招,说白了就是让供应商当股东抵债。

有老板当场拍桌子:"我要现钱!拿股票擦屁股吗?"可闹归闹,多数人还是签了字——总比血本无归强。

最惨的是车主群体。

北京的刘先生去年买的哪吒S方向盘异响,4S店说等配件等了五个月。

他跑遍全城维修点,发现库存配件早就被抵押给银行。

网上有个段子传得邪乎:现在开哪吒车得会算命,算准哪个零件先坏,提前淘宝下单。

售后经理老张偷偷说,公司现在连物流费都付不起,泰国工厂的100亿泰铢授信听着唬人,折成人民币才21亿,还不够填利息窟窿。

雷军在樱花树下侃侃而谈用户服务时,哪吒的展厅正在撤柜。

北京8家门店砍得只剩密云、平谷两家,卖的还都是半年前的库存车。

销售小陈苦笑:"厂家早停产了,我们现在是汽车界的古董商。

"更黑色幽默的是,哪吒官微一次发销量数据停留在去年9月,评论区成了大型维权现场。

看着小米SU7订单排到明年,再瞅瞅哪吒车间里的蜘蛛网,老方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当初要是稳住基本盘,别搞什么产能大跃进,现在至少还能喝口汤。

你看好哪个倒霉供应商能熬到哪吒翻身?或者你觉得下一个倒下的新势力会是谁?

高速上三名烧死的女大学生没消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