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盛夏的北京西郊,刚毕业的赵明明和英宁蜷缩在8平米煤棚里糊墙纸,搪瓷盆接屋顶漏雨的声音像极了命运埋下的伏笔。这对新婚夫妻不会想到,七年后产房里的离婚协议会成为娱乐圈最唏嘘的剧本,更想不到他们的故事会与宋丹丹的遭遇构成英氏家族的情感罗生门。
煤油灯下研读剧本的日子充满烟火气。英宁用砖头搭的灶台煮面,赵明明裹着军大衣背台词,北漂情侣的艰辛透着甜。当《女人不是月亮》让23岁的赵明明红遍全国时,观众记住了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却看不见她脚上流脓的冻疮。零下30度的拍摄现场,她啃着冻硬的馒头对英宁笑:“咱们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命运的转折总是裹着糖衣。1996年接到《汉宫飞燕》邀约时,刚经历流产的赵明明在导演面前褪去外套,露出83斤的嶙峋身躯。为演活掌上起舞的赵飞燕,她每天只吃水煮青菜,片场两次昏厥,月经停摆半年。当“古装第一美人”的赞誉铺天盖地时,监视器后的英宁眼神开始闪躲——曾经翻墙送糖炒栗子的少年,正在外交官女儿的温柔乡里迷失。

产房里的对峙比剧本更狗血。1999年赵明明阵痛18小时独自生产,英宁带着离婚协议现身时,保温箱里的女儿正在酣睡。协议条款很慷慨,房子存款全归女方,只要她别追问半年前那些“出差”真相。更诛心的是媒体采访,昔日模范丈夫对着镜头叹息:“她太要强了,我在这段婚姻里没有尊严。”这话听着耳熟,三年前宋丹丹在民政局门口接过离婚证时,英达也说过类似的台词。
两位妯娌的人生轨迹在此分岔。宋丹丹把伤痛写成书,在综艺里调侃“丧偶式育儿”,赵明明却带着女儿消失在镁光灯下。有人看见她在少年宫教表演,织毛衣的针脚比台词更密;菜市场讨价还价的身影,比红毯更接地气。2013年客串英达新剧时,她主动要求删光所有与前夫相关的戏份,就像当年拒绝炒作妯娌关系时那般决绝。

沈阳故宫的红墙斑驳了岁月,54岁的赵明明抚摸女儿幼时刻下的“到此一游”,墨绿风衣裹着洗尽铅华的从容。剑桥毕业的女儿搂着她:“妈妈活成了最伟大的女性。”这句话比任何影后奖杯都珍贵。当群众还在争论“女性该不该恋爱脑”时,她早已用二十年独身完成对三个问题的回答:爱情不是宿命,离婚不是失败,为孩子隐忍与果断从来不是单选题。

宋丹丹在脱口秀里自嘲婚姻,赵明明在图书馆重读《百年孤独》,两种应对方式撕开女性困境的AB面。那些说“美人迟暮”的人或许忘了,真正的公主从不害怕变成弃妇,因为她们终将成为自己的女王。就像赵明明影迷代管的微博置顶写的那样:“我的人生,从40岁重新开始。”

【互动话题】

1.如果你是赵明明,会在发现丈夫出轨后为了孩子隐忍吗?

2.遭遇婚姻背叛时,你认为宋丹丹和赵明明哪种处理方式更值得借鉴?

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