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被传移民美国的“和珅”王刚,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近些年来,王刚“移民美国”的传闻不断掀起热议浪潮。他出人意料地把社交账号内容全部清除,还将粉丝群解散,这一举动引得网友纷纷猜测他是不是要前往海外“一走了之”。有人翻出他在早些年收藏的珍稀古董以及位于北京的四合院豪宅,进而质疑他是“在国内挣钱然后到国外消费”,甚至把他和张铁林曾面临的英国国籍争议放在一起比较。
面对舆论带来的压力,王刚颇为无奈地做出澄清:“我人在香港,状态挺好的!”他诚恳表示,自己已经75岁高龄,只是希望能有一份宁静,远离网络世界的喧嚣纷扰。实际上,他并没有退出演艺圈,而是忙着话剧《断金》的巡回演出、为电视剧《老家伙》配音,同时还参与北京卫视的节目录制工作 。
他不再痴迷于在荧幕上频繁露面,而是把精力倾注到家庭以及收藏这一爱好之中。从乾隆时期的御宝到黄花梨材质的家具,他曾讲道:“收藏比演戏更具魅力。”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在他主持鉴宝类节目时的认真态度上也得以展现——哪怕因“砸赝品”这一事件饱受争议,他依旧坚定地守护文物,就连触碰编钟时都极为谨慎,深怕呼出的气息对文物造成影响。如今的他,仿佛从“和珅专业户”成功转变为文化的守护者,以别样的方式让艺术生命得以延续 。
王刚的童年仿若一部“叛逆范本”。1948 年,他在长春的一个工人家庭呱呱坠地,自幼调皮捣蛋得让父亲直称其为“孽障”。在课堂之上,他竟敢公然与老师顶嘴;放学后,他领着伙伴们到处惹是生非,以至于邻居都找上门来告状。父亲气得拿起鸡毛掸子就追着打他,可他却边跑边嬉笑着。这般“混世魔王”般的脾性,一直到他 10 岁那年,才因一封信而发生转变。1958 年,正上四年级的王刚突发妙想,给心中最为敬重之人写了一封信,信里不过是些孩童充满天真的问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对方竟回信勉励他“好好学习”,还额外赠送了一枚爷爷像章。这封信恰似一声惊雷,将那个顽劣的少年给唤醒了。自那以后,王刚便收敛了顽皮性子,发愤图强地读书,甚至还自学大学英语。在周围人依旧把英文视作“洋文”的那个时期,他已然成为了一个能流利进行英语对话的“独特存在” 。
王刚“逃学”并非是传统认知里的厌学,而是对乏味课堂的一种抗争。在小学阶段,他老是感觉课本知识“没什么吸引力”,于是悄悄跑到图书馆去翻阅历史典籍,或者前往古玩市场一待就是好半天。有一回,他逃课去参观文物展览,结果被老师当场抓住。面对老师的斥责,他振振有词:“那些古董可比数学题有趣多啦!”父亲知晓此事后,不但没有对他打骂,反而带着他逛遍了长春的各个古玩摊。这段过往为他日后对收藏的痴迷埋下了伏笔。中学时代,他的行为更“过分”了——以生病为借口逃课,就为了去茶馆听评书。说书人的精彩演绎令他深深着迷,他躲在角落里偷偷学习,回到家后对着镜子进行模仿,就连语气和停顿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段“偷偷学艺”的时光,居然为他日后成为评书大师奠定了基础 。
王刚在评书方面的天赋,在其于部队文工团的那段岁月里就已初露锋芒。1982 年,他凭借播讲《夜幕下的哈尔滨》迅速声名大噪。他未曾接受过专业训练,仅仅依靠对角色声音的悉心琢磨,就把故事讲述得扣人心弦。彼时,守在收音机旁的听众仿若亲眼目睹地下党与敌特展开激烈交锋,就连街头叫卖的小贩都停下手中的吆喝,围聚在一起专注收听。这部评书助力他荣获全国演播一等奖,还引起了央视的关注,1986 年他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他的主持风格诙谐却不失稳重,既能用英文采访外宾,又能临场编出段子把观众逗得开怀大笑。评书生涯不仅成就了他的一番事业,还磨炼出他别具一格的台词功底,为他日后塑造“和珅”这一角色奠定了坚实基础——剧中那些充满韵味的阴阳怪气腔调,正是源自评书对语调的精准把握。
“铁三角”的这份情谊起始于《宰相刘罗锅》。起初,王刚是拒绝出演和珅这一角色的,他认为反派角色“与自身正气形象不相符”,然而导演却坚信他“有着浑然天成的奸臣气质”,硬是软磨硬泡了他长达一个月之久。正式开拍后,仅仅凭借一个眯眼冷笑的神情,他就将那个油腔滑调的贪官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原本剧组的计划中,和珅仅仅是个配角,可由于他演技太过出众,戏份不断增加,最后竟与张国立所饰演的刘墉不相上下。2001年,《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播出,使得这三人组成的组合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在戏中,纪晓岚与和珅智谋交锋;在戏外,王刚时常拿张铁林的“英国国籍”打趣,张国立则笑话他“都70岁了还得努力挣钱养孩子” 。2022年,在时隔20年后,三人在《老家伙》中再次相聚,此次他们饰演的是退休后开启创业之路的老年兄弟。王刚不禁感叹:“我们吵吵闹闹了一辈子,早就如同家人一般了。”
在2012年的《天下收藏》节目里,王刚挥动锤子把被判定为“赝品”的甜白釉杯给砸烂了。持宝人付常勇却始终坚信这是真品,还向王刚索赔2亿,甚至将其告上了法庭。虽然法院最后判决节目组胜诉,明确杯子是现代仿造品,可当时舆论已经一片哗然。有人指责王刚是“文物刽子手”,更有传言称他因为承受巨大压力而退出了圈子。到了2020年,王刚首次对此事做出回应,表示砸掉的确实是赝品,所谓“2亿估值”完全是夸大其词,“就算是真品也达不到这个价格”。他还透露,节目组事先和持宝人签有协议,如果不小心砸到真品,最高赔偿金额为15万,并非像传言说的那样是个天价。
现在回头看,这场风波倒更像是一场闹剧——付常勇九次拒绝退场,王刚经过七次耐心劝说都没有成功,最终那锤子落下,砸毁的不仅是杯子,还有人性中的贪婪与偏执 。75 岁的王刚,宛如化身“老顽童”。虽说他不再发布社交动态,却频繁被人拍到现身古董市场。在那里,他悠然品着茶,细细赏玩着藏品,还偶尔在《国家宝藏》中客串讲解文物。2023 年,他与张国立、张铁林在话剧《断金》中再度重聚,该剧在全国巡演期间,每一场都是座无虚席。当被问到为何选择“隐居”生活时,他笑着回应:“前半生演绎和珅,后半生要做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