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环球网报道,特朗普在白宫办公室举行的简报会上称,“美国不想与中国发生任何潜在战争”,但同时强调,“如果战争真的爆发了”,美国也“完全有能力应对”。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此次表态事出有因。此前,美国《纽约时报》爆料,五角大楼原计划向政府效率部主管马斯克作简报,内容涉及“美国可能的对华作战计划”。消息一出,引发各方高度关注。特朗普迅速撰文辟谣,称这是“假新闻”,编造者“非常不诚实”。美国防长赫格塞思、马斯克本人也纷纷发文澄清。然而,《纽约时报》后续报道称,马斯克访问五角大楼并与防长举行了长达80分钟的一对一会晤,且两人拒绝回应会议内容是否涉及中国机密简报,使得这一事件再度扑朔迷离。特朗普此番表态,似乎是在这一复杂背景下,对中美关系走向的一次明确发声。
从特朗普的表态来看,他不想与中国发生战争或许是真心话。中美两国作为超级大国,同时也是核大国,一旦爆发战争,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对全球而言都将是毁灭性的灾难。但我们也需清醒认识到,特朗普所说的“不想”,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不会发生冲突。中美两国在诸多领域存在分歧,美国在维护其霸主地位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发展多有忌惮。当美国认为自身霸主地位受到威胁时,所谓的“不想”可能就会被抛诸脑后。
特朗普(资料图)
在特朗普表态的同时,中美两军也有大动作。国防部27日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表示,关于中美两军交往,双方已经有了一些初步共识,正在按计划推进。构建稳定的中美两军关系,既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这一消息表明,尽管中美关系面临诸多挑战,但两军层面的沟通与交流仍在持续推进,为避免误判和冲突发挥着重要作用。
回顾近年来中美在军事领域的互动,情况并不平静。自2015年起,美军对中国南沙群岛渚碧礁、西沙群岛中建岛及中沙群岛黄岩岛开展了海空抵近侦察和情报活动。2020年上半年,美军机在南海活动多达2000多次;2022年,美军累计出动600余架次侦察机前往南海进行抵近侦察;2023年,美军陆基大型侦察机在南海出动约1000架次。这种高强度的抵近侦察,严重威胁中国海空安全,是造成中美海空意外事件的重要根源。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南海是世界重要黄金水道和海上交通枢纽,每年全球近三分之一的货运总量,超过一半的石油和三分之二的液化天然气贸易量需通过南海。其重要的经济与战略价值,使得南海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区域。美国频繁在南海开展军事活动,试图维持其在该地区的海上主导地位,这与中国在南海的海上维权、资源开发等权益产生了矛盾。
特朗普(资料图)
如今,特朗普对华态度的转变以及中美两军的动作,都在释放复杂的信号。一方面,特朗普的表态显示出美国内部对中美关系的一种思考,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与中国发生战争的巨大风险;另一方面,中美两军按计划推进交往,也为两国关系的稳定提供了一定保障。但我们不能忽视,美国在南海等问题上的军事挑衅行为仍未停止,未来中美关系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在这一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需保持高度警惕,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积极推动与美国在各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挑战。
特朗普话中有话、专门说鬼话,阳逢阴为、阴谋诡计、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是毫无道德的疯狗,自以为是世界的皇帝。必须要消灭这只疯狂狗,美国必须灭亡!美国一定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