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式副总师:当年从缴获的T62上抄袭很多东西?实则所起作用有限

年轻阿西 2025-04-16 10:47:04

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发生了冲突,当时苏军有辆T-62坦克被我军击中,坏在了冻得硬邦邦的江面上。苏联那边开始炮轰,结果冰面被炸裂了,这辆T-62坦克就直接掉进了江里。但我军后来还是想办法把它给捞了上来。

2011年的时候,99式坦克的副总设计师付宝玉,在接受《兵器知识》杂志记者访问时,聊起了他和T-62坦克的一些过往故事。

付总,T-62坦克那低矮又顺畅的车身和炮塔设计,配上顶尖的车载通讯设备,还有那115毫米的大口径主炮,以及超实用的红外线夜视功能,真是让我们眼前一亮,长了不少见识。

付总回想起那段经历时说:

到了丰台站,大伙儿一拥而上,合力把T-62坦克抬上平板车,还特地把炮筒往下调了个角度,像鞠躬一样,然后在上面挂了个大大的牌子,写着“推翻新沙皇”。平板车慢悠悠地前行,路边的好多老百姓都追着看,一边跑一边喊着口号,场面可热闹了。

T-62坦克被运到军事博物馆后,我们就在不耽误大家参观的情况下,动手对这辆当时在国际上很牛的主战坦克进行了初步的测量和记录。

说实话,真是“不看没啥感觉,一看简直惊呆了”。T-62那低矮又顺畅的车身炮塔、超棒的车载通信装置、115毫米的大口径主炮,还有那红外线夜视设备,都让咱们长了不少见识。

付总师那会儿当上了讲解员,他察觉到,在那些高级将领里头,不少人对于坦克真的是一窍不通:

那会儿,这事儿可是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连好多高级军官都特地跑到军事博物馆来瞧新鲜。他们里头不少人,对坦克这东西完全是门外汉,一钻进坦克舱里,全都惊讶地喊道:“哎呀,这玩意儿构造这么复杂啊!”

那时候,我干上了讲解的活儿,一遍遍给来参观的人们介绍T-62坦克。

付总说了,咱们国家后面造的坦克,有人说是从T-62那儿学了不少,但这种说法不对头。

付总说:

以前有这么个说法,说咱们国家后来造的坦克,好多都是从T-62那儿“借鉴”来的。但作为当事人,我觉得这话不对。

说实话,跟咱们国家后来造的坦克比起来,T-62真正起到的作用并不算大。不过,它的影响力可不小,特别是在坦克的整体设计上,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就连我们研发“122”坦克时,也借鉴了这些设计理念。

老卡说,T-62坦克当年真的让我们心里直打鼓。为啥呢?咱们的56式40毫米火箭筒,就是那个老40火,根本拿它没办法,打不透。85毫米加农炮也不行,82毫米无后坐力炮还是打不穿。这一连串的打不穿,真是把中国陆军吓得够呛。

那么说起来,付总提到的T-62坦克,它在咱们后来坦克研发的过程中,真的就只起了那么一丁点儿作用吗?

没想到啊,竟然是真的!

珍宝岛事件过后,包头那边的617工厂立马动手搞起了新型坦克的研发,这起点可不是一般的高,跟T-62完全是两回事,没得比。

这款坦克采用了相当先进且前卫的液力驱动技术,配备了液力气动悬挂系统和液力辅助操控功能,因此得名“三液坦克”。

瞅瞅上面那台“三液式战车”,性能超出T-62不止两代!

三液样战车装备的是浇铸成型的炮楼,里面装上了一门120毫米的无缝大炮,还有两把并联的12.7毫米重机枪以及4发反装甲导弹......

然而,定的指标太高根本实现不了,这样根本就没法继续研发下去。

我们现在走了另一个完全相反的路子,重新开始搞起了所谓的“三机械坦克”,就是机械传动、机械控制和扭杆悬挂的那种。

到了1971年那会儿,大家发现车辆老出问题,特别是传动箱,动不动就断轴或者齿轮打坏,散热也不行。转眼到了1972年,那个二四会战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其实付总说得对,咱们后面搞的坦克研发,T-62的贡献真没那么大。那些年啊,咱们一会儿折腾“三液坦克”,一会儿又改搞“三机坦克”,到最后啥也没搞出个名堂来。

直接照着T-62坦克的样子做,可能还更靠谱点。

1 阅读:143

年轻阿西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