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发生什么,我都站在你身边。光是想想能有这样的朋友就很幸福!
在熙一直都很做自己,只是世界不太喜欢这样的她。兴秀从来不敢做自己,因为他知道这个社会怎么看他。从21岁到33岁,这段友谊横跨了他们人生中不同的阶段。韩国电影《在熙的男,朋友》说的,就是这样一种存在于爱情之外、却更加深刻的异性友谊——她是率性张扬、总被说“太疯”的女人;他是内敛孤僻、不敢出柜的男同志。从一场意外撞见的秘密开始,他们开启了一段疯狂又温柔的同居生活。
《在熙的男,朋友》是由创下票房纪录的《破墓》制作团队打造,找来《破墓》女主角金高银与《柏青哥》话题演员鲁尚炫首度搭档共演。电影改编自韩国作家朴相映的畅销小说《在熙,烧酒,我,还有冰箱里的蓝莓与烟》,上映后在韩国获得8.5分的高分评价,观众满意度更冲上94%,不少人在网上泪推:“这是我心中最棒的爱情电影”、“想再刷三次”、“没想到从一部商业片里,得到这么强烈的安慰”。
如果你是小说读者,看完电影会特别有感。原作从同志角色的视角出发,笔调内敛偏抑郁,而电影则保留情感核心,让整体线条更清晰,也更轻盈贴近观众。故事中那位藏着秘密、被困在性别与社会期待中的男主角兴秀,是典型在韩国仍属边缘的LGBTQ角色,但电影没让他悲情,而是给了他一段真正被理解、也敢去爱的空间。
比肩的友谊又怎会比爱情差?
很多人说男女之间没有真正的纯友谊,但是看完这部电影,会让人觉得在熙和兴秀之间无微不至的友谊令人感动。剧情讲述个性自由洒脱、不拘一格的女孩在熙,和一心只想低调生活、努力藏好秘密的张兴秀,在一次法语社团里相识。有天晚上,在熙在酒吧门口撞见了兴秀与法语老师接吻,这场突如其来的目击,让原本就敏感的兴秀整个人陷入恐慌——他担心自己会被班上同学议论,甚至无法再回到学校。
就在流言蜚语即将爆发的那刻,在熙主动站出来帮他解围。她不在意那些眼光,也早就习惯别人对她的风言风语。也正因为这样的她,让兴秀第一次在恐惧里感受到被理解。
两人从这个小插曲开始变得熟稔,张扬的她,遇上内敛的他,看似极端的个性却意外合拍。他们从学生时代一路走到出社会、谈恋爱、遇挫折,甚至走过婚礼、走过失落,那段友情一直没有断过。电影说的,就是这段看似不合常理、但又无比真实的关系。
人生有一知己足以对抗世间万难
在熙:“我是贱人”
兴秀:“我是同性恋”
在熙:“我们这样的人很奇怪吗?”
兴秀:“一点都不。”
他们不是同一种人,却在现实的夹缝里活得一样小心。兴秀因为不敢示人的爱,和母亲之间始终有解不开的距离;在熙则因为太过直白、不肯迎合,成了被贴标签的那一种人——情绪化、难搞、不正常。世界不喜欢太过真实的人,而他们,正好都太真实了。
两人相遇在一个谁都不用装的地方,没有白天的规矩,没有社会的眼光。他们从夜晚的街头开始成为朋友,从一句句玩笑与互骂中慢慢懂得彼此。那些一言不合就吵架的瞬间,那些冰着蓝莓冷静情绪的仪式感,那些什么都不说却知道对方现在不好。
在熙总是跌进感情里,跌得满身伤。她渴望真心,却总把自己放在最后。兴秀看不下去,语气狠却是关心:“你不要总是被男人牵着鼻子走。”但他自己呢?在面对爱情时,始终躲在保护壳里,不敢踏出一步。在熙则提醒他:“张兴秀,拆掉保护膜才能去爱啊。”两人刻骨铭心的友情,他们为彼此撑腰,不被理解的他们却百分百以解彼此、认同彼此,为彼此挺身而出!
然而,电影没有用力铺陈同志议题,却在细节中处处点出现实的残酷。那些压抑的选择、无声的忍耐、不敢被发现的自己,全都藏在兴秀的眼神和沉默里;而在熙身边,无论是情人还是职场上司,都让她一次次成为被嘲讽、被排挤的对象。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成为彼此的安全地带,可以暂时喘口气的地方。
接近尾声时,兴秀问:“我们这样的人,真的很奇怪吗?”
在熙不假思索地回答:“一点都不。”
他不希望她因为男人丢掉原本的自己,他们都希望彼此,一直都是本真的模样。
这部电影不乏让人惊艳的点,友情和亲情,现实和梦想,自我醒悟等等。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613552631608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