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爱捣鼓文字,起步是给报纸写新闻报道,最喜欢和崇拜的当属《人民日报》。但在乡下时投稿够不着像这样的中央级大报,投出去也是石沉大海,连个铅印好了的回信便笺都看不到。能够够得上的是地市级报纸。记得发表了一豆腐块文章或是采写了一篇新闻报道,还骑着自行车从县城跑几十里路到市里,隔着玻璃看陈设在报社门口厨窗里的报栏。
后来临时抽调到县宣传部帮助新闻报道。这期间还发生过现在看来简直就是个笑话的一件事 : 北京知青点写了篇新闻稿,开篇写:“新华社某某庄电……”,讲不能这么写,可怎么也讲不通。因为当年,一个时间红遍全国的“河北大寨“何横城村,设有记者站,常驻着新华社河北分社的记者,他们发的稿子开篇都写 : “新华社何横城电……" 知青通讯员不解地说 :“何横城不也是个村庄吗?”
从写报纸稿子到给文学刊物投稿,一直坚持到上大学之前。
命运真捉弄人,我上大学,学的偏偏不是文科而是理科,毕业后专业对口,从事的也不是报社媒体工作,但业余爱好的写作一直没有放弃,只不过是由写报道改成了给报纸刊物写散文、小说等文学题材。以后我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还连续参加了八、九届全国作代会,获得了冰心散文奖等。
所崇拜的《人民日报》社,只闻其声,一直无缘见面,直到大学毕业后,在人民日报社与分在社里做编辑的同学聚会,才有幸走进了这个全国最大的报社(当时社址己从王府井大街搬到了现在的红庙)。
人民日报给我第一印象是报社占地大、机构多、人多。后来去的包括人民日报社的北京大报社多了,对影响大,大报社,大社址也就不以为然了。
八十年代中期我到香港工作,看到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比较《人民日报》等报社,从规模到人员编织都小得多,再看香港的《明报》《东方日报》等规模更小,甚至有的报社连一层楼都占不满,远不比我十几年前去过的地、市级报社规模大。且他们出的报纸加上广告版不比《人民日报》版面少。惊讶和不解油然而生:“他们是怎么搞报纸的?″
尽管有这些疑问和好奇,当属崇拜的还是《人民日报》。以后文字也多次见诸《人民日报》大地副刊等,作品选载过人民日报社、中国作家协会在建国六十年时合编的。《放歌60年》和《人民日报2014年散文精选》等等。
以上是我这个“票友“几十年来与报纸及报社的缘分经历和着法。
进入网络时代之后,我写作的精力一部分放在了网络平台上,不久就获得了网络“大Ⅴ“称号。2017年6月与《今日头条》签了“千人万元“计划,成了签约作者。
退休后,我把今日头条当成重新走上工作的单位。他们过节也有慰问信、赠送纪念品。我有幸也还能重温过惯了的有单位的温暖。
我也把给今日头条写文章当作我的工作的一部分。有的文章阅读逾百万、千万,每当这时我就想,一个报纸不也就发行这么多吗?况且订了的还不一定全看呢!
我的认证是:“典史趣谈,收藏鉴赏,小说散文,轶闻秘档。"我着重于近现代史,尤其是革命史写作,因此,我把这个平台做为知识性,趣味性 ; 服务人和教育人的一个小园地。
网络发文,写丶编、排、发行等一人全干了; 不用纸张,不用印机,不用工厂 ; 家、办公室、候机室、火车上,甚至睡觉前躺在床上,躲进被窝里,任何一个空间都可以发稿。网络一发,不用邮差,不用报亭,瞬间覆盖全国,甚至海外华人众多粉丝和读者,不用电传、电报,一闻知天下。
至今在《今日头条》这个平台上已近十年(今日3268天) ,已近1.8亿(今日1.73亿)阅读量近40万粉丝(今日384,615粉丝)。文章还可评论、留言互动。后来,头条又开辟西瓜视频功能,我的视频己逾数百万次播放。
40万粉丝量并不多,百万以上粉丝的大有人在,但这对一个写近现代史重点是写革命史(非娱乐性)的普通人(非名人)来说己属不易。
如果说这叫发行量和读者人数的话,跟当前一个相关内容的纸面小报(或刊物)也差不多了。且只有我一个人在办着这个“报",因此,我叫我这个平台为 : 一个人的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