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闻人的自白:我是如何X翻总统的

Figure 2022-08-01 16:10:27

今年是「水门事件」被曝光的第50年。在遥远的1972年,几乎没有国人可以想象出这样的情节:美国总统,当时全世界最有权势的人,会因为一桩政治丑闻被踢下宝座。更难以想象,葬送尼克松政治生涯的,是一群调查记者。

该如何评估媒体的力量?多数时候,其实你指望不上;但当你认可了它已经苟延残喘,或许,它正在酝酿着一场石破惊天。

撰稿|许 静

编辑|鲜 于

校对|张 帅

出品|Figure纪录片

我一直觉得会写回忆录的只有总统、首相、探险家或四星上将。

一个新闻人跟风写回忆录,似乎有点厚脸皮。而且还是个土生土长的波士顿人——从小就被教育不要谈论家庭、金钱和性。

但是透过当权者,我拿到了一手好牌,让我有机会在场边观看几个本世纪最重大的事件,让我有机会亲历大萧条、疾病和战争。

多年来,令我深感自豪的是,我拥有别人没有的、挖掘新闻的慧眼,这是我最擅长的事情……而这说来可精彩了!

——本·布拉德利

「水门事件」报道的幕后操纵者,运用媒体的巨大影响力逼迫尼克松总统辞职;

《华盛顿邮报》总编辑,任职期间率团队赢得17个普利策奖;

约翰·肯尼迪的密友,老婆和小姨子却都(主动或被动地)与这位美国总统有了不伦关系……

这些身份和经历都属于美国传奇记者本·布拉德利(Ben Bradlee)。关于他的人生,似乎用再多笔墨都无法完整描绘。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这段评论显得恰如其分:

布拉德利是一个真正的新闻人,把《华盛顿邮报》变成这个国家最好的报纸之一。他掌舵期间,一批记者报道了‘五角大楼越战文件’‘水门事件’等新闻,披露了那些需要被讲述的故事——那些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和彼此的故事。

年逾九旬时,布拉德利仍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帅老头

2014年10月21日,布拉德利在华盛顿的寓所去世,享年93岁。他带走的,是塑造美国记者精神的一生,也是一个不会再回来的时代。

2017年上映的纪录片《新闻记者:本·布拉德利的一生(The Newspaperman: The Life and Times of Ben Bradlee)》,堪称为一部「诚实不欺」的人物纪录片。主人公和同时代关系人亲自出镜,讲述大时代风云变幻下的历历往事,其中很多细节既惊心动魄,又呈现出绝妙的戏剧性。布拉德生前在片中的旁白「盖章认证」:该纪录片等同于本人撰写的回忆录。

纪录片《新闻记者》海报

历史的大幕已经落下,但往事并不如烟。

最危险的记者

1921年,本·布拉德利出生在一个古老且正统的波士顿家族。尽管「布拉德利家族」并不富裕,政治地位也不高,但仍属于被称为「波士顿婆罗门」的美国上层社会高种姓族群。

布拉德利童年和母亲、弟弟的合影

他的母系家族,是法国国王约翰二世的直系后裔,也是维多利亚女王的远房表亲。

他的曾曾伯父做过美国驻英国大使,叔叔是《名利场》创始人之一。父亲弗雷德里克·布拉德利是哈佛的足球明星,后来进入了投资银行做到副总裁。

这些「蓝血」贵族,自美国殖民时代起就有着绵延的世系与显赫的声望,靠血缘、姻亲、商业、宗教等关系织成一张绵密的大网,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历史进程,但本·布拉德利青史留名的方式显然不同于他的同族。

青年时代的布拉德利

青年时期,布拉德利并没有显示出其他超于常人之处——排除掉他13岁时曾罹患小儿麻痹症,但却依靠自己的意志和努力在一年后得以痊愈。

1942年,布拉德利以「相当凑合」的成绩勉强从哈佛毕业,毕业当天就与初恋女友、时任马萨诸塞州州长的女儿珍·萨尔滕斯托成亲。

布拉德利身着海军军装完婚

四个小时后,新郎官被任命为美国海军后备队上尉军衔,随即出发前往南太平洋,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为刺激的40个月军旅生涯。

「海军的历练让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具备某种能力,那就是领袖特质。」大学时代的好友理查·科恩评价,「我想他发现自己无所畏惧。」

在海军服役的经历,唤醒了布拉德利骨子里的反叛精神。从战场平安归来后,他决心投身新闻界。

1948年,布拉德利孤注一掷的带上所有积蓄离开家乡,前往华盛顿,幸运地在《华盛顿邮报》得到了一份工作。

布拉德利为报社工作

负责罪案报道的布拉德利初尝媒体的艰辛与成就,记者生涯混得风生水起。但随着1950年代的到来,欧洲大陆的复苏和共产主义的崛起吸引了即将三十岁的布拉德利的关注,且这份关注似乎来势凶猛。

于是,在《华盛顿邮报》工作三年后,他辞职成为美国驻巴黎大使馆的助理新闻随员。1954年,他成为《新闻周刊》的欧洲站记者。

即使进入暮年,回顾这段海外记者生涯,布拉德利表现出毫不掩饰地兴奋:「我的地盘从英吉利海峡延伸到撒哈拉沙漠,从亚述群岛到土耳其。身为海外特派员的快乐和浪漫,让我难以言喻,即使战争和革命都很危险。」

布拉德利的战地记者生涯

除了工作带来的刺激,布拉德利在浪漫之都巴黎也没能抗拒艳遇的诱惑。

1955年,布拉德利遇到了从美国到欧洲度假的有夫之妇安托尼特·品秋,二人一见钟情。布拉德利因此放弃了十三年的婚姻和年仅七岁的儿子,与品秋进入第二段婚姻。

布拉德利与第二任妻子完婚

1957年,因为采访了在阿尔及利亚与法国统治作斗争的游击队「叛军」,法国政府将他驱逐出境——在纪录片中,布拉德利的说法是,自己因为家庭原因(品秋与前夫的四个孩子),才不得不放弃了在欧洲的海派记者工作,回到美国的《新闻周刊》华盛顿总部工作。

当时没有人可以预料,布拉德利这次重返美洲大陆,对美利坚来说意味着什么。

最尴尬的记者

返回华盛顿后,布拉德利失望地发现彼时的《新闻周刊》暮气沉沉、举步维艰。但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出面斡旋,最终促成老朋友、《华盛顿邮报》总裁菲利普·格雷厄姆买下了《新闻周刊》,令它重新焕发生机。

在布拉德利重返华盛顿之后,有一段特殊的经历不得不提,就是与未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相识。

肯尼迪与布拉德利

在华盛顿,布拉德利夫妇买了一栋房子准备长住,「恰好」和当时还是参议员的约翰·肯尼迪成为了邻居。

同是「波士顿婆罗门」,哈佛校友,也都曾在二战中服役……相似的成长环境,让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好朋友。

「他们有点像兄弟,有相同的价值观,同样都是社交高手。」青年时代的女性朋友蒂娜·布朗评价这段友谊时说,「如果布拉德利从政,或许就会成为肯尼迪。他的内心可能会想:(总统)可能是我。」

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布拉德利夫妇进入总统的社交圈核心,成为白宫常客。在布拉德利之前,从来没有一位记者享受过这样的殊荣。这两对郎才女貌、声名显赫的夫妻把悬殊的政治地位抛到一边,私下里一起聚餐、一起打高尔夫球、一起乘豪华游艇出游,一起去欧洲度假,过着令人艳羡不已的生活。

肯尼迪夫妇与布拉德利夫妇经常「四人行」

不仅如此,特殊的关系还让布拉德利可以收到来自白宫的一手爆料,有时独家新闻甚至来自总统本人。

1962年,在白宫的一场舞会上,肯尼迪向布拉德利爆了一个独家大料:美国政府将在几个小时后,用苏联著名间谍鲁道夫·阿贝尔上校,交换在苏联境内执飞时被俘获的美国空军飞行员弗朗西斯·盖瑞·鲍尔斯。

对于一名记者来说,这样的便利或者说诱惑,是无法拒绝的。但在与肯尼迪总统亲密交往的那段岁月,布拉德利的职业操守备受质疑。他的同行较为公允地评价:「你不能当总统的朋友,同时又兼任记者。他可以辩称:‘这不会影响我的报道。’但是谁会相信呢?」

然而,无论布拉德利和他的同行们怎么想,历史的车轮总能轻而易举碾压过每个人的命运。布拉德利受到的殊荣和质疑,随着1963年肯尼迪遇刺戛然而止。

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后,在杰奎琳·肯尼迪身旁,林登·约翰逊于空军一号上宣誓就任美国第36任总统

在停放肯尼迪尸体的达拉斯帕克兰纪念医院,满身血污的肯尼迪遗孀杰奎琳痛苦地倒在匆忙赶来的布拉德利的怀中,虚弱地叙述着丈夫遇刺的细节。即使在如此悲痛的时刻,杰奎琳仍旧没有忘记提醒这位记者朋友:「这些不要登在《新闻周刊》下一期的封面上。」

布拉德利陷入失去挚友的悲痛中

布拉德利曾经对朋友说,肯尼迪遇刺是自己人生的最大悲剧。但那时的他还不知道,几个月之后,又一桩惨事会发生在自己身边:妻子的姐姐玛莉·品秋被谋杀了。更难堪的是,玛莉的好友曝光了死者生前的一份日记,日记内容清楚地显示,玛莉与肯尼迪有过一段不乱之恋,而她藏起日记,就是为了「防止自己遭遇不测」。

联想到肯尼迪总统另一位知名情妇玛丽莲·梦露蹊跷的死因,玛莉·品秋之死的真相令人不寒而栗。

年轻时的品秋姐妹

其实,妻子安托尼特·品秋也并没有逃脱这位风流总统之手。据身边人回忆,安托尼特与肯尼迪的关系,曾经遭到杰奎琳的怀疑。最终,安托尼特向布拉德利坦白:自己曾在游艇上被肯尼迪暴力侵犯过。

但在当时,布拉德利和他的同行们有意保护肯尼迪的这些八卦猛料不被曝光。一方面是出于对逝者的尊重,而另一方面,是当时新闻界普遍由男性掌控,「厌女情绪」十分严重。在往后的人生中,布拉德利将这些污秽不堪的往事轻描淡写地形容为「总统喜欢冒险」。

作为一生都在追寻真相的记者,却对自己最为熟悉的那位大人物的真实面貌保持缄默。

这或许是这位传奇记者人生中最大的渎职和遗憾。

最伟大的记者

随着肯尼迪总统遇害,美国进入了一段政治动荡时期,越战陷入僵局、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尼克松上台,每天发生在身边的大新闻,让布拉德利重新燃起对报纸的热情,于是他选择回到《华盛顿邮报》。

1968年,布拉德利被任命为《华盛顿邮报》的执行主编,开始对报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布拉德利成为新闻界明星的「水门事件」,正是发生在其主政《华盛顿邮报》期间。

华盛顿邮报位于华盛顿总部的办公室里,挤满了全世界最好的记者

但在此之前,布拉德利已经和尼克松政府结下了「梁子」。

1971年6月,《纽约时报》刊登了一部分关于越南战争的国防部绝密文件。为了阻止文件继续泄露,尼克松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向《纽约时报》发出了禁制令,《纽约时报》被暂时停刊。关键时刻,两家处于竞争地位的媒体《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联手,由《华盛顿邮报》继续刊登未发表的文件内容。

在当时,做出这个决定对于布拉德利来说并不容易。如果刊登这些卷宗内容,《华盛顿邮报》正在筹备的上市路很可能被中断,进而惹来投资者的诉讼;《华盛顿邮报》的两家电视台执照也可能会被吊销;甚至管理者还将面临牢狱之灾。

布拉德利作为媒体人的血性第一次显露无疑。在菲利普·格雷厄姆的遗孀、总裁凯瑟琳的支持下,他强顶压力开始刊登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更多细节。

尼克松政府毫不手软,将《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一起告上法院,指控他们刊登的材料违反《联邦反间谍法》,危害国家安全。两家媒体则以宪法第一修正案为准则据理力争。

在美国联邦高等法院的被告席上,面对国家政府,布拉德利慷慨陈词:尼克松先生无权告诉你们,不能读什么。

第三任妻子莎莉·奎恩回忆说:「宪法第一修正案是本的信仰,他认为若不全力维护宪法精神,我们的自由就会开始被侵蚀。」

最终,最高法院驳回了白宫的诉讼请求——这段故事在2017年由斯皮尔伯格拍成电影公映,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凯瑟琳,而布拉德利则由汤姆·汉克斯扮演。

胜诉之后,布拉德利手握法院的判决书,一只脚踩在了桌子上哈哈大笑的相片成为了当天的新闻头条。

布拉德利与《华盛顿邮报》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

「五角大楼文件」事件标志着尼克松领导的联邦政府名誉扫地的开始,而随后的水门事件直接导致了尼克松政府倒台。

1972年6月17日清晨,5名男子因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办公室安装窃听器、偷拍文件被捕。

这桩本应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不同寻常的盗窃案,在当时却没有其他媒体跟进报道,只有布拉德利和他手下的年轻记者,根据点滴线索进行抽丝剥茧的调查和分析。随着真相越来越接近,《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引发了尼克松政府强烈的否认和抗议。

不仅白宫震怒,普通民众也更倾向于相信总统言之凿凿地辩解,认为布拉德利的团队为了报纸销量蓄意编造政治丑闻。同年11月7日,尼克松竞选连任总统获得了压倒性成功,随即展开了对《华盛顿邮报》的一系列报复行动:禁止《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进入白宫、取缔其新闻牌照、命令国税局严查每位报社员工的缴税记录……

另一边,被打压的《华盛顿邮报》和布拉德利不甘示弱,继续对「水门事件」穷追猛打。在整个事件持续发酵的28个月里,《华盛顿邮报》共刊载大约400篇文章,最终迫使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引咎辞职的总统。

以水门事件为原型改编的电影《总统班底》,为《华盛顿邮报》带来巨大的声望

布拉德利接受采访时曾说,坚持不懈地跟进是「水门事件」报道带给所有媒体人的最大启示。

随着「水门事件」影响的不断扩大,《华盛顿邮报》和布拉德利蜚声国际,成为全世界媒体人践行新闻理想的标尺,媒体监督的「第四大权力」之说从此开始盛行。

但这个一生运气爆棚的男人,也有自己的「滑铁卢」。

1980年,《华盛顿邮报》女记者珍尼特·库克报道了一个8岁小孩吉米被其母同居男友引诱吸毒上瘾受害的故事,这篇报道影响巨大,并获得当年普利策新闻奖。但事后调查,这是一个假新闻,是库克凭空杜撰出的故事,这酿成了《华盛顿邮报》历史上最大的一桩丑闻。

珍尼特·库克不仅编造了新闻,而且杜撰了自己的学历背景

见惯了大场面的老记者竟然被一位年轻女孩耍了,布拉德利对此万分震惊。但作为新闻业德高望重的人物,他没有为了自己的面子和报纸的名声选择掩饰和推诿,而是要求《华盛顿邮报》的调查人员彻查整个事件,还他亲自退回了普利策奖。

面对公众,布拉德利坦陈自己犯下的错误和应该承担的责任,告诫年轻的媒体人「要从羞耻中得到教训:时时当心,无论如何都要追求真相;时时提防,别轻易接受位置信息来源,不要因为真相难得而气馁……」

布拉德利真诚的态度和对新闻理想的执着,重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又一次帮报社度过至暗时刻。

时至今日,各版主编们都会聚集在这间为了纪念杰出总编而命名的「本· 布拉德利会议室」

2013年11月——他去世一年前——布拉德利在白宫接受了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亲手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以表彰他在新闻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这是该国授予公民的最高荣誉。

奥巴马为布拉德利授勋

事实上,以「总统」之名并经由总统之手发出,并不足以代表这枚勋章的价值——或许只有「自由」的称谓,才配得上这位伟大的公民。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