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月份的孩子最难带?恐怕不同的妈妈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是两个月,有的是三个月,有的是四个月,有的是六个月,但总结下来,还是有规律可言的,有句老话说: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攒肚,精准地表达了每个月的特点。
一般来说,很多妈妈会认为这3个“最难带”的阶段,表示带娃心力交瘁。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孩子的自身发育规律决定的,多了解一些孩子的身体状况,新手爸妈带娃也会更轻松~~
第一个阶段:二月肠绞痛
孩子肠绞痛应该能称为多数妈妈的噩梦之首了。孩子进入第二个月之后,开始不明原因大哭大闹,多半在傍晚的时候,也被称为“黄昏闹”。孩子可以一口气哭上两三个小时,怎么哄怎么抱都没有用,让无数妈妈崩溃。
肠绞痛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全导致的。随着宝宝肠道功能发育的完善,在4-6左右自行缓解。
解决方法
按时喂养,每3小时喂一次奶。每侧喂15分钟以上,杜绝零食奶,宝宝大哭时不要给奶,避免宝宝吸入更多气体加重肠胀气;
每喂完一侧奶都要认真拍出嗝(很重要)
每次宝宝睡醒都要给宝宝顺时针揉肚子,做排气操
清醒时多趴,给腹部压力。
第二个阶段:三-四月厌奶期
这个阶段有的宝宝吃奶不专心,甚至对哺乳或者奶瓶有明显抗拒情绪,每次吃奶都吃吃停停。
厌奶期一般持续2-3周,一般宝宝精神状态和发育不受影响。
孩子进入厌奶期,大多是因为以下这几个原因造成的:
孩子生长发育速度减缓。相对于刚出生前三个月,宝宝的发育速度在三个月之后会减缓,宝宝的奶量需求也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宝宝前三个月体重增长的重量约等于后9个月体重增长的重量。
容易被外界所吸引。厌奶期的宝宝,他已经不满足于安静地躺着看天花板了,开始好奇地想要探索更大的世界,这是因为宝宝的大脑在飞速发育,容易被外界所吸引。
有的宝宝准备长牙。牙龈会开始不舒服。
这个阶段宝宝也容易因皮肤干燥出现皮肤问题,日常要给宝宝做好肌肤保湿。
解决方法:
喂奶时候保持周边安静,不要有人哄逗。
适当拉开喂奶间隔,如之前是3小时一次,厌奶期可适当拉长到4小时喂,让宝宝有饥饿感,愿意吃奶。
增加宝宝活动量,醒时多趴,多玩
不要给宝宝穿太多,出汗及时擦干。
日常给宝宝做好保湿护肤,身体及脸部都需要每天保湿,缓解皮肤干燥。选择保湿乳很重要,一定要使用宝宝专用安全的皮肤护理产品。
第三个阶段:四月之后的睡眠倒退期
一般到了这个阶段,哄睡难、夜醒还有短期小觉不规律等问题频频出现,原本睡眠正常的宝宝开始进入恶劣的睡眠质量阶段。
一宝不睡,全家别睡,宝宝可能会经历5个睡眠倒退期,一般在4个月大,8~10个月大,12个月大,18个月大,24个月大的期间出现,对于新手妈妈们来说是一个大考验。
宝宝出现睡眠倒退期主要是这些原因:
1、宝宝大运动的发育:宝宝在三四个月开始练习翻身,即使在睡梦中也会翻过去,这一翻就可能把自己给翻醒了。等宝宝开始学坐或者站的时候,夜间也可能会睡到一半就坐起或者站起,把自己给吵醒。
2、长牙期:一般宝宝在4-7个月时萌出第一颗牙齿,这时期宝宝会出现流口水、牙龈肿痛、食欲下降、口欲增强等现象,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这个时候宝宝喜欢到处咬,喂奶时妈妈稍微小心一点。
3、宝宝睡眠模式的改变:睡眠周期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宝宝的睡眠周期比较短,在一个睡眠周期之后进入下一个周期时,宝宝的感官跟神经比较敏感,这个阶段就很容易醒来。
4、分离焦虑:随着宝宝大脑的发育,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独立的个体,会用哭闹的方式表达自己不愿意分开的情绪。分离焦虑通常在9个月开始出现,10-18个月时达到顶峰。在18个月-24个月之后逐渐消失。
建议:
不过度哄睡,宝宝夜醒的时候,妈妈可以选择等一等不急着干预,有的宝宝自己来来回回翻几圈就会自己入睡。如果宝宝哭闹的话可以选择先拍一拍安抚一下,不用急着抱起来。
多跟宝宝玩捉迷藏游戏,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白天的时间不要让宝宝睡太久,午睡小憩一下即可;可以多让宝宝练习翻身或者爬,多运动,消耗宝宝的精力,促进宝宝发育。
有关预约产检、就诊等问题
可以随时点击【阅读原文】详询在线客服
预约好后直接到院就诊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用于学术交流,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权或违法行为,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