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氢气球材料在网上贩卖,律师:若气球伤人卖家或同担责

重案组37号 2025-03-25 00:10:56

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自制氢气视频中,甚至有家长让孩子在气罐前投放“黑料”“白料”参与制作。

新京报记者 | 彭镜陶 实习生 | 郑雅璇 翟未萌

编辑 | 刘倩

校对 | 贾宁

2025年1月1日0点左右,郑州二七广场附近,人们正在跨年倒数的时候,烟花散落的火星击中了人群中尚未升空的一串氢气球,气球立刻开始燃烧,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2024年12月31日20时22分,河南信阳万达广场入口处,有人自带的氢气球突发爆燃,人们惊慌躲避,场面一度混乱,多人摔倒,还有一些人被轻微灼伤……此类氢气球爆燃事故屡见不鲜。 街头上小商小贩常常售卖的“飘空气球”,由于成本原因,很多使用的是具有可燃性的危险化学品氢气,并非惰性气体氦气。其实早在2006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曾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施放气球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惰性气体取代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作为气球的填充物,并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灌充、施放氢气球及其升空物,严禁在各种场合灌充手持氢气球。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短视频平台搜索“氢气球”“自制氢气”等关键词,就能看到有人分享制作氢气球的教程,并出售材料包,买家购买制作氢气球的材料包后,方被告知具体配比。多数卖家在视频中表示,“是安全的制作方法”“不怕爆炸”,而私自制售氢气的隐患却鲜有人提及。 有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给孩子购买的氢气球冒火星的经历。图源:网络 短视频教人自制氢气球,有人兜售材料包 李颖(化名)去年夏天在上海市一个公园门口给孩子买了一个15块钱的气球。“买的时候知道氢气危险,我问了用的是氢气还是氦气,人家告诉我现在谁还敢用氢气啊,肯定是氦气,氦气安全,所以价格也贵不少,他说那种氢气球的话两块钱就可以卖给我了,我这才买的。” 一天,孩子拿着气球玩儿,和正在运行的风扇发生摩擦,气球冒起火星,把家里人都吓了一跳。“许多人在评论区告诉我,氦气成本高,大街上小商贩卖的气球大多是氢气球,下次不买了。”李颖说。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及二手交易平台输入相关关键词,就能搜到出售自制氢气球材料包和讲解自制过程的视频,视频包含了如何给气球充气、保证气球“飘空”等内容,买家称“性价比高”“创业好方向”。此类账户多在主页上留下了自己的微信号,暗示买家需添加微信后购买材料包。 记者随机添加了多名卖家的微信,通过咨询卖家了解到,自制氢气球的材料包大多在700到1000元之间,通常包括存储氢气的气罐,400元左右,“黑料”40斤,“白料”50斤,卖家解释称也就是铁粉和火碱,平均价格为每斤2到5元。部分还会有封口机、气表枪等辅助工具,同时他们还出售造型各异、未打气的铝箔气球、乳胶气球。 新京报记者搜索发现,电商平台上售卖的实验用铁粉大多要十几元到几十元一斤,相比之下氢气球材料包里的“黑料”便宜很多。不过,在电商平台直接搜索“黑料”“白料”,也有平均每斤2元出头的“铁粉黑料”在售,店铺客服告诉记者用途是冶炼,但这些店铺内销售的商品也都是与“飘空气球”相关的。 购买材料包之后,卖家才会告知制作时的具体材料配比,“收到货之后,联系我问我要比例。”并承诺包教包会,甚至可以打视频电话实时教学。 卖家说,一份40斤“黑料”、50斤“白料”的材料包所制出的氢气,能够充1800至2000个18寸气球,充一个气球,氢气制作成本在0.2元到0.3元。而一罐7L的氦气,价格在50到80元左右,能充20到30个气球,成本接近氢气球的十倍。 新京报记者询问了多位卖家,能否直接购买氢气。卖家回复只能自己制作,“如果想要现成的气球填充气体,直接买氦气就行,我们不卖氦气。” 评论区也有不少人质疑自制氢气的危险性,多数卖家没有回复。新京报记者询问卖家,制作时是否需要防护措施,部分卖家回应不需要防护措施,“非常安全”“不存在危险”。也有卖家回答“只要配料时不见明火就行,配完料随便见明火都没事”。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自制氢气视频中,甚至有家长让孩子在气罐前投放“黑料”“白料”参与制作。 商家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讲解氢气球制作过程的视频。视频截图 消防实验证明氢气球易燃,气球瞬间变火球 此前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救援支队曾做过氢气可燃实验,并与氦气进行对比。 消防人员介绍,本次实验是在公安部门备案后开展,消防部门出示证件及证明后才能够购买氢气。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氢气被列入了《危险化学品目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都需严格遵循许可和备案制度。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如果需生产或储存氢气,则需取得应急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满足《加氢站技术规范》等标准。 实验显示,氢气不同于氦气,具有可燃性,氢气球被点燃后会发出爆炸的轰鸣声,变成一团火球,气球皮爆炸后散落到地面上,仍能持续燃烧。 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西红门特勤站副站长司天崇介绍,氢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氢气球遇到明火、静电、太阳暴晒或压力过高时,甚至是两个氢气球之间互相摩擦,都极易引发爆燃,在公共场所贩卖、携带氢气球等行为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 司天崇提示广大市民,请勿购买氢气球,且肉眼难以观察出氢气球和氦气球的区别,如果无法确定气球填充的是什么气体,也不要购买。 某二手交易平台出售“黑料”“白料”等制作氢气球材料。图源:网络 律师解读:私自制售氢气球,若造成严重后果或要担刑责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根据现有法律规定,若单纯销售氢气球材料包,通常不直接构成犯罪。若涉及无资质生产、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或使用危险物品,可能触犯《刑法》中关于危险作业罪、生产安全事故罪等规定。买家若仅购买氢气球材料包未制作,则不构成生产或销售行为,因此不直接触犯相关法律法规,不需担责。 赵良善介绍,若在无资质、无安全防护的情况下,自行制作氢气球并售卖,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危险物质,可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可依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构成非法制造、买卖危险物质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如果私自制售的氢气球发生爆燃伤人,或涉及民事、行政、刑事三种责任。 从民事责任层面讲,于材料提供者而言,若材料包本身存在缺陷(如易燃气体未标注安全警告),依据《民法典》规定,材料包提供者可能被认定为共同侵权人。于销售者而言,若销售者明知或应知氢气球存在安全隐患仍对外销售,依据《民法典》规定,需承担连带责任。于生产者而言,若气球因使用氢气或设计缺陷导致爆燃,生产者可能被认定为产品责任主体,根据《民法典》规定,被侵权人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 从行政责任层面讲,若材料提供者未履行安全审查义务(如未核实用途、未标注警示),将面临行政处罚。制售氢气球, 使用氢气作为填充气体违反《产品质量法》,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相关部门可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从刑事责任层面来讲,若爆燃导致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相关责任人还涉嫌如下罪名: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明知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仍制售,造成严重后果,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制作者或销售者在生产、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对此,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星标⭐“探针News” 及时接收最新文章 · 往期推荐 ·
5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