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全传:为岳飞舍命的七员武将,其中四人,岳飞看走了眼

王玄陵 2025-04-06 12:21:38

岳飞这个人,为了自己的封侯之志,大肆的交纳人才。

岳飞前前后后结拜了几十个异姓兄弟,然而,岳飞性格多疑,骨子里缺乏安全感,所以真正能被他信任的人没几个。

可岳家军实在是人才辈出、君子辈出,纵然岳飞待人比较凉薄,但在岳飞遇害的前后,有七个人甘心为他舍命而死。

第一位:汤怀

汤怀我们说过多次了,他是岳飞最信任的人,多次替岳飞执掌帅印。

汤怀身上有一些闪光点,但总的来说只是个中平之材,论战力则仅是个三流武将。

然而,在岳飞的赏识和提拔之下,他俨然成为了岳家军中的副元帅,自身的价值和抱负得以实现。

所以,汤怀对岳飞是感恩戴德、死心塌地。

朱仙镇大战之时,岳飞需要一个人送状元张九成到番营借道,此去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有去无回,只有汤怀义无反顾的自告奋勇。

送走张九成以后,汤怀重新回到番营,被番兵团团围住,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汤怀掉转枪头、自刎而死。

汤怀当初自告奋勇,已经是抱了必死之心,他之所以会这么做,完全是在报答岳飞的知遇之恩。

第二位:王横

王横武艺高强,岳飞对他没什么恩情,他之所以心甘情愿服侍岳飞,不为名利,完全是因为仰慕岳飞的为人。

用《水浒传》中的话来说,是为了“义气”。

王横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汉”,他在岳飞的手下,仅仅是一个下人,岳飞待他谈不上多好,也没有什么提携、知遇之恩。

岳飞被骗回临安的时候,只有他和四名家将跟随,途中秦桧派人宣旨,将岳飞押解进京问罪。

王横闻言以后,抄起铁棍替岳飞辩白,在使者意图动武的时候,王横本来想要反抗,却被岳飞以死相逼。

王横跪在地上苦劝时,一众宵小之辈向他乱刀砍来,王横却丝毫不反抗,眼睁睁的被乱刀砍死。

王横之所以肯为岳飞舍命,不存在任何复杂的动机,完全是为了义气,这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

第三位:张保

张保不如王横那么纯粹,他多少是有些功利之心的。

然而, 岳飞对他也谈不上有多大恩情,拿他也是当下人来看待。张保对岳飞的感情,完全是出于一片忠心,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是一个“燕青式”的人物。

岳飞入狱以前,张保本来已经被保荐为濠梁总兵,他是岳家军将领中最有前途的人之一。

然而,听说岳飞可能出了意外,他毅然辞官不做,带领全家回汤阴岳飞老家。

得知岳飞被陷害入狱以后,张保只身前往探查,本来想劫狱救出岳飞,奈何岳飞抵死不从,张保便一头碰死在了监狱的围墙石上。

张保殉难以后,岳飞连声叫道:“好张保!好张保!”

直到此时,他才彻底了解了张保的为人。

第四位:余化龙

岳飞遇害以后,施全、牛皋等人率领大军南下为岳飞报仇,大军行至江心之时,突然遇到了岳飞的阴灵显圣,在江面上掀起滔天巨浪,制止大军的前行。

余化龙知道岳飞的意思,大喝一声道:

“大哥不许小弟们报仇,何颜立于人世!”

说罢,横剑自刎于船头。

余化龙之所以要为岳飞殉节,一来是感念岳飞的知遇之恩,二来是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

第五位:何元庆

余化龙在江面上自刎以后,何元庆也跟着大叫一声道:

“余兄既去,小弟也来也!”

说罢,举起银锤,将自己的头颅打碎而死。

何元庆这个人,颇值得费一点笔墨,他的自杀是一点都不出人意料的。

何元庆是《说岳》中少有的忠贞之士,当初在栖梧山时,两次被岳飞设计擒获,却始终是宁死不降,后来不惜要以身殉节。岳飞对他两擒两纵,晓之以理,又感之以情,才最终把他感化。

可以说,岳家军收降任何一个人时,都没有费这么大的工夫。

当初跟着曹亮、曹成兄弟,他都能以死相报,就更不用说对岳飞了。

但是平心而论,岳飞对他却谈不上有多信任,何元庆的综合素质挺高,却仅仅被岳飞视为一个武夫而已。

倘若岳飞真的有灵,看到这一幕,相信也会后悔自己看走了眼吧!

第六位:牛皋

余化龙、何元庆自尽以后,牛皋大哭一场,自己也跳进滚滚的江水中去。

可牛皋不愧是个福将,他运气太好,没死。也幸亏他没死,后来跟随岳雷扫北,又立下了汗马功劳。

牛皋之所以要殉节,一来是为了报答岳飞的知遇之恩,他是岳飞生前最信任的三个心腹之一;其次,牛皋本人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当初高宠战死以后,牛皋也是痛不欲生,独自一个人睡在高宠的坟前。

第七位:施全

施全是岳家军的最后一位殉道者。

当初兴兵报仇受阻后,岳家军基本都散伙了,只有施全等人没有解散,重回太行山当了山大王。

施全是岳飞生前的三个心腹之一,岳飞曾两次让他代掌帅印,在岳家军中的地位仅次于汤怀。他感念岳飞的恩情,独自一人下山,到临安刺杀秦桧,为岳飞报仇。

可惜失败被杀,死前骂声不绝,算是有始有终,无愧于“知己”之名,报答了岳飞对他的知遇之恩。

岳飞生前,最信任的人只有三个,分别是汤怀、施全、牛皋。这三个人忠心耿耿,能力平平,没有野心,且和岳飞相识最久,所以让岳飞感觉不到威胁。

至于其他的人,不管是结拜兄弟,还是能力超群之人,岳飞对他们都心生防备之心,所以岳飞给人的感觉是很薄情。

然而事实证明,岳家军中人才济济,更是不乏大忠大义之士。

以个人恩情而论,王横、张保、余化龙、何元庆对岳飞达不到以死相报的程度,岳飞生前对他们多有防备,然而,他们却是真正忠义无双之人。

说句难听的话,岳飞多少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倘若岳飞真的有识人之明、用人之智,恐怕也不会一心倚仗和笼络汤怀、施全之流。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