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位幼童凭什么改变中国?他们中出了20位海军将领,21位外交官

孙梓萱说奇闻 2025-01-14 21:45:56

1871年的9月9日,总理衙门正式批复了曾国藩等人的上议,同意了选派中国孩子前往西方深造的主张,当时那120名天资聪颖的孩子,肩负着振兴国家的重任,走出了国门。

那么在这些孩子当中,后来涌现出了哪些知名人物?在留学原计划中途被打断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缘由?

要说起这场巨变,和一个叫容闳的人脱不开关系。

“留学生之父”容闳

容闳成长在广东香山县,那时原属香山县的小岛澳门已经被葡萄牙殖民地所占据了。在那个时候起,容闳就对“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深有体会,并一心想要拯救祖国。

自从1835年起,容闳就一直在马礼逊纪念学校就读,年仅七岁的他便有着很强的救国意识。而且他明白最有用的途径就是努力学习文化,以后希望出国深造增强本领。

直到1846年他才迎来了一个宝贵的机会,那一年时任马礼逊纪念学校的校长勃朗,因病准备返回美国。临别之际他表示十分愿意带几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容闳最后凭借着优异的在校成绩,如愿成为了三名学生中的其中一个。

容闳

到达美国之后容闳才彻底明白了自己的眼光是多么的狭窄,并看到了我国和别国之间存在的差距。那时他便没有把赴美看做是简单的留学,而是想着尽其所能学习本领,以后回去建设祖国。

1950年容闳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一举考入了耶鲁学院,从而也成为在耶鲁学院就读的首位中国人。4年之后,从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的他返回了祖国。

回国之后的容闳便将目标放到了中国近代化的建设上,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他还主动向洪仁玕提过组织军队的种种良策。可无奈迫于当时错综复杂的形势,他很难将想法付诸于行动。

这让有着先进思想的容闳感到非常失望,满腔报效祖国的热情竟一时不知该如何抒发。直到1863年他与曾国藩见了面,才算找到了报国之门。

曾国藩

由于他有着留学经历,曾国藩便委派他去美国采购机器,此项任务容闳完成得非常出色,为江南制造总局的筹建,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容闳自己是留学生,因此有着先进思想的他也十分注重国家的教育问题。可令他十分沮丧的是,清政府当时的教育就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当时的人们通通只有一个思想,那就是只有读“四书五经”才能够参加科举,当上大官。在他们眼里只有这一种途径才能够光耀门楣,否则就是不走正道。

这一想法不仅仅把所有的学生都圈在了同一个封建框架内,而且也极大的压制甚至是埋没了他们自身的才华,以及每位学生所具有的无限潜力。

于是容闳便意识到了此种教育局面与我国的不利性,他主张的学习方法是发散性的。学生们应该走出国门去接受更为先进的思想和本领。

容闳的此番想法正是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梦”开始的时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致力于推动清政府派学生前往西方接受教育的主张。

学生走出国门

容闳十分明白,如果单靠自己是无法完成让中国学生留学海外的相关事宜的。于是在1968年,他就写出了关于出国留学的四项重点条陈,并找到了曾国藩。

可那时的曾国藩没有立马同意容闳的此项主张。并不是他自身不具备先进的思想,更多的则是迫于当时清政府的种种形式,意识到难以促成好的结果。

直到1870年,禁不住容闳反复的劝说和坚持的态度,曾国藩和李鸿章才联名上书向朝廷奏请了此事。整个过程也算是磕磕绊绊,直到一年之后,才算得到了朝廷正式的批准。

于是朝廷便成立了“幼童出洋肄业局”,并决定开始在国内大规模对出国学生进行挑选。

当时朝廷给出的挑选要求是年龄最大不能超过16岁,而且不仅要出身清白,还必须有着远大的志趣和朴实的品格。由此可见,当时朝廷对于留学生的选拔还是极为严格的。

本来容闳以为既然朝廷已经松口并大力促成了此事,往后的诸多事宜应该顺畅才对。可事实并不如此,刚开始他就遇到了一个十分重大且致命的难题——学生招不够。

因为当时很多学生的父母都认为出国留学实在是有辱门风,无论招生人员怎么劝说,他们就是不同意。另外一部分学生父母则不想要和孩子分离,总之招收过程非常困难。

刚开始在上海招收的学生才30名不到,这离120人差的可不止一星半点。这番局面可急坏了容闳,因为他不想看到好不容易促成的大好局势,眼睁睁的给土崩瓦解了。

于是心急的容闳,只能够多次辗转在香港和广东之间,时刻为了招收学生而不停奔走。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番的寻找总算如愿达成了目标。

只不过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于贫苦家庭,因为富贵人家压根儿就不舍得让孩子脱离吃穿不愁的生活。可恰恰是这些穷苦出身的孩子,为中国的未来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幼童的父母还与朝廷进行了签字,大致的内容就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也表明了孩子们学成归来之后,自愿听从国家差遣的态度,所有的学生和父母都被悲伤的氛围所笼罩。

但是这些学生并没有全部赶赴国外,而是分批次的离国。1872年是第一批学生离国之时,小小年纪的他们并排站立,在轮船招商局前进行了大合影。

同年的8月11日,载着30名孩子的蒸汽驱动新式轮船在上海港口启航。他们肩负着振兴国家的重任而前往了千里之外,迎接他们的则是长达15年的留学生涯。

可就在所有事宜都有条不紊的按计划进行时,没想到整个留学行程却没能如愿达成一个好的结果。这一切都与清政府内部人员有着不可分离的责任。

计划半途而废

到达美国之后的留学生们,按照原计划被进行了分组,后来他们便分别住进了美国各大阶层的家庭里。

这些孩子年龄虽小,但他们个个都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重任。他们本身就具备十分远大的理想,所以在美国学习期间都下足了功夫,远超别国的同龄学生。

当时对他们而言最困难的就是语言不通的问题,同时这在生活和学习上也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好在美国校内的老师都对中国来的学生十分照顾,慢慢的他们便逐步突破了语言难题。

第一批学生无疑给接下来入美的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精神支持,到达美国之后他们个个大放异彩,完全摒弃了在国内单板的学生状态。

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飞跃。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年期间,中国学生按照原计划陆陆续续来到了美国。并且在美国学习期间,他们凭借着自身的实力不断攀登着高峰。

在留洋的学生里,有50名留学生进入了美国的各大名校,其中就包括了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等。他们用自己的实力,不断增强着自身的能力。

但是这番好的局面并未维持太久,后来由于清政府的一些顽固派的阻挠,从而破坏了整场计划的进行。

因为中国的留学生在国外接受了先进的文化思想后,拥有了十分独立的人格和追求。他们渐渐改变了自己的装束,大多数人不仅脱下了长衫改换了西服,还将身后长长的辫子给剪掉了。

此现象传到朝廷的一些封建顽固派耳中时,他们便借此大发言论,几乎全都是批判的话语。尤其是对一些中国留学生开始在别国信仰宗教一事,更是感到愤怒不已。

虽然这些在容闳和留学生们眼里根本无伤大雅,可朝廷却对此抵制的厉害。于是在1881年的9月6日,便下达了将全部留学生召回国内的指令。

容闳得知之后就多方找人向朝廷进言,并大举罗列此番现象在西方国家完全是司空见惯的。可无奈最后被顽固派多加阻挠而未能成功。

于是容闳只能够向当地的推切尔牧师寻求帮助,希望他能够出面联络美国各大学院的校长,想让他们联名致信朝廷,从而挽救留学事业。

“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每一位都谨言慎行,作风沉稳”,这是耶鲁大学校长写在信里的内容。可即便如此,也没能改变朝廷想要召回留学生的决心。

同时对这项指令感到无可奈何又悲伤不已的,还有那些留学生们。

就拿那时年轻的詹天佑来说,在美国他不仅学习上有着十分突出的成绩,而且在体育方面也有着过人的特长。在校内他还和其他同学组织了棒球队,这也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棒球队伍了。

不仅如此,大多数的留学生们都能文能武,他们在橄榄球、冰球和划船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中,都取得过显著的成绩,足以证明中国人不输给任何国家的学生,但这一切都随着一道命令,全都成为了过往。

于是在1881年,除了先期因各种原因被遣回国内和病故者以外,总共有94名留学生回到了祖国大地上。可他们虽然没能如期完成学业,但后期对于中国近代的建设却是巨大的。

学业未成 贡献巨大

“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遣诸学徒出洋,其应募而来者多椎鲁之子。”这是赴美留学生归来之后,《申报》中明确写下他们再次回国所遭受的情况。

当初他们离开国家时可谓重任在肩,人人都对他们充满了希望,国人也都认为他们是人中龙凤。可是没想到他们归来后,却被评为了贪图享乐之辈。

这些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想的留学生们,刚一开始朝廷并未对他们多加看重。毕竟在他们回国之前的种种事情,都被一些顽固派人员进行了一无是处的诋毁。

包括当时市井上,还屡次传出对这些留学生谴责的话语,就好像他们真的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一样,受到的冷遇可谓十分严重。反观他们则也有着报国无门之感。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初期,随着晚清政局的不断变化,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们逐渐在社会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而彻底摒弃了原先遭受冷遇而报国无门的心境。

比如第一批留洋学生中的詹天佑,在众多留洋学生中他无疑是佼佼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是众多留学生中,为数不多的正式毕业的一个人。

詹天佑

在晚清时局转变的潮流中,他便迅速找准了自己所要努力的方向,之便凭借着十足的能力,主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除此以外,还有首任清华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等多位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那些不被人看好的留洋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后来随着中国时局的不断变化,这些留学生们也在各大领域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据统计在这120位学生中,其中就有20位成为了海军将领,21位成为了中国第一批优秀的外交官。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当初为了祖国的发展而背井离乡的学生们,最后没有辜负容闳的良苦用心,更证明了教育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他们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兴盛荣辱,更经历了政坛上的跌宕起伏。但时局无论怎样的动荡,他们的爱国情怀在一桩桩、一件件的成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作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他们无疑是传奇的,他们的努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所以他们虽然人数不多,却大多可以说是国家的功臣,也是人们心里的英雄。

同时当我们如今回看这些学生的过往事迹时,会不自觉的发出感叹之声,因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留学活动,更是一个大国为了崛起而做出的自救决策。

这也再次提醒我们,无论任何时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始终愿意接纳更大的世界,才能不落后于时代的浪潮!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