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11 日至 16 日,备受瞩目的瑞昌羽毛球大师赛即将在瑞昌市体育公园体育馆激情上演。这场超级 100 赛事总奖金 12 万美元,吸引了众多羽毛球爱好者的目光。然而,随着参赛名单的公布,围绕着国羽选手徐文婧难以获得参赛机会一事,在球迷群体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家纷纷将矛头指向了 BWF 世界巡回赛的资格赛设置。
从公布的国羽报名名单来看,女单竞争尤为激烈。张艺曼、邬洛愉、戴望、蔡炎炎等选手获得正赛资格,而徐文婧却只能无奈地排在替补名单第 10 位 ,在她前面还有贾之凡、郭心怡、巫雨琪等多位选手。这意味着,徐文婧要想获得参赛机会,需要前面至少 10 位选手因各种意外情况无法参赛,可能性微乎其微。
徐文婧并非籍籍无名之辈。她凭借自身努力通过调赛进入一队,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在日常训练中,她刻苦认真,不断打磨技术,在一些国内赛事中也有过亮眼的发挥,为自己赢得了进入国家队的机会。然而,在世界巡回赛的舞台上,她却因为排名过低,在资格赛和替补的边缘苦苦挣扎。
球迷们对徐文婧的遭遇感到十分不满,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吐槽 BWF 世界巡回赛的资格赛设置。不少球迷指出,目前的资格赛入围规则过于依赖世界排名。世界排名的计算又受到选手参赛频率、赛事级别以及比赛成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对于像徐文婧这样刚进入一队的新人来说,她们参加高级别赛事的机会本身就少,获取高积分提升排名更是难上加难。这就导致她们即便有实力,也常常因为排名低而被挡在资格赛之外,更别说正赛了。这种规则对于新人的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严重打击了年轻选手的积极性。
与乒乓球界 WTT 赛事的资格赛规则对比,羽毛球世界巡回赛的资格赛设置的不合理性就更加凸显。WTT 赛事在调整规则后,奥运冠军樊振东、陈梦虽然退出世界排名,但仍享有参赛权,只是需从资格赛打起。而在羽毛球世界巡回赛中,低排名选手连从资格赛打起的机会都难以获得。这一差异让球迷们不禁发问,同样是世界知名的体育赛事,为何在选手参赛机会的给予上存在如此大的差距?
瑞昌大师赛是众多羽毛球选手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检验国羽后备力量的重要契机。如今,徐文婧等新人选手面临参赛困境,反映出的是 BWF 世界巡回赛资格赛设置深层次的问题。世界羽联或许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资格赛规则,在保证赛事竞技水平的同时,兼顾新人选手的发展,为羽毛球运动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更多有潜力的选手能够在世界巡回赛的舞台上绽放光彩。